晋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征服了不安分的齐国后,下一个目标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抢占霸主之位的楚国。为了应对重振旗鼓的晋国,楚国也在进行临战前的强化训练,包括清查人口、减免欠税、施舍孤老、救济困乏、赦免罪犯等措施,以凝聚人心,众志成城。
鞌之战后不久,楚庄王下达了总动员令,全国军队几乎倾巢出动,连最精锐的王族护卫军也奉命出征,在令尹子重的率领下北上讨伐卫、鲁两国,替新盟友齐国出头。
晋国刚经历一场恶仗,虽大获全胜,但自身损失也不小,因此选择了中立,未与楚国正面交锋。鲁国意识到形势不妙,急派臧孙许向楚军请和。
然而,臧孙许的判断出现了失误。认为楚国远离本本土作战,出来的时间不远了,过阵子就会自己撤退,没必要上赶着跑来跑去求饶,他自己愿不愿意贪图退楚师之名,毕竟无功而受禄寝食难安。
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楚国人没有打道回府的意思,反倒是越打越开心、越打越高兴,让鲁国苦不堪言,于是公孙蔑(公孙敖之孙),主动请缨向楚军送礼请和,并且以鲁成公的弟弟龚恒作为人质。那不久后,他又逃回来了,这是后边的事了。
逼服鲁国之后,令尹子重代表楚共王(因楚共王年幼未亲往)召集诸侯在泰山脚下会盟。据史料记载,有十四个诸侯国参加了这次会盟,创下了春秋以来参会数量之最。其中,鲁、蔡、许、曹、朱、薛、曾七个诸侯国的国君亲自赴会,而楚、秦、齐、宋、卫、郑、陈等国则委派大臣参加。饱受战祸的中原诸侯被迫再次在晋、楚两大国的夹缝中艰难求存。
楚国借会盟之机出尽风头,而晋国却因一次向王室的献俘之举遭遇了尴尬。先前,晋国两度向王室献俘,均得到周定王的褒奖。
鞌之战后的晋景公再次派遣使臣兴致冲冲地前往洛邑献俘,却出乎意料地吃了闭门羹,还替晋景公挨了王室的一顿训斥。周定王命单襄公出面,义正言辞地表明态度:攘夷献俘可以接受,但诸侯内部纷争只需通报即可,献俘太过分了。
尽管态度坚决,但周定王终究忌惮晋国,私下宴请龚硕并赠送彩礼以示安抚,只是特意叮嘱大臣不要记录在史书上以免丢脸。
为了报复晋国在邲之战中的惨败,晋国联合宋、卫、曹等国,于公元前588年兴师讨伐郑国。然而,郑国此次却异常坚韧,公子婴齐设下埋伏,击退了来犯的诸侯联军。
两度受挫的晋景公意识到,长期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晋国的国力。他不敢再轻易与楚国交锋,于是向楚国释放了缓和关系的信号,提出交换高级战俘的提议。
具体来说就是晋国愿意归还受伤被俘的楚军将领公子谷臣,以及夏姬的第三任丈夫、连尹襄老的遗骸,希望能换回被楚国俘虏的晋国将领荀罃。楚国也不愿与晋国彻底决裂,且荀罃在晋国地位显赫,作为顺水人情,楚国欣然同意。
据史料记载,楚庄王亲自前往大牢探望即将被释放的荀罃,两人之间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楚共王问荀罃是否恨他。
荀罃回答说:“两国交恶,我无能成为俘虏,怎会恨您呢?”
楚共王又问:“那你感激我?”
荀罃说:“晋楚两国基于利益的考量,通过交换战俘的方式缓和关系,我并未参与谋划,又何来感激之说?”
楚共王又问:“那你打算怎么报答我?”
荀罃乐了:“我报你什么?你讹我呢?无怨无恩,何来报答?”
楚共王不甘心的说:“这尽管如此,可是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荀罃相当坦荡地回答:“做好以命抵罪的准备,国法也好,家法也罢,我甘受其中。如果君主家父饶我不死,我只有殚精竭虑,尽忠而无悔。除此之外,别无他图。”
听完荀罃的慷慨陈词,楚晋王不由得大发感慨,认为此人真乃不可多得之人才。
回到晋国之后,荀罃矢志不渝地践行自己的庄严承诺,助力晋国霸业冲向巅峰。这是后话了。
不久之后,郤克、孙良夫率领的联军消灭了赤狄的廧咎如氏。
为了全力争夺中原的霸权。晋国进一步的扩充军队,新增三军,组成六军。晋国正在积极地扩军备战,但是通过交换高级战俘,晋楚两大诸侯的紧张关系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缓和。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原诸侯们结合自身的利益和诉求,展现出了不同的姿态。
总的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第一个,在感情上更倾向于晋国,因为晋国是姬姓诸侯,又是老资格的方伯,而楚国最初只是个子爵,始终还贴着蛮夷身份的标签。用季孙行府的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岂能信任南蛮楚国?”
第二种是顾及眼前之忧,选择归附离自己更近的诸侯,避免成为大国的出气筒、牺牲品。卫国大多时候都是依附晋国,陈国、蔡国大多时候都依附楚国。就属于这一类心理作祟。
第三就是身处夹缝之中,仍然不忘四两拨千斤的平衡把戏,在晋楚两大巨头的嘴边抢食,争当二流小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