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借助消灭北狄恢复了元气,晋景公决心重返中原,要与楚国再次一较高下。
然而,前任霸主重新出山尚未与现任霸主楚国交锋,东方的两大诸侯齐国和鲁国却已闹得不可开交,以至于准备重出江湖的晋国也被卷入了这场纷争。
这齐鲁两国,以邻为壑,彼此的恩怨由来已久,始终未能理清。
这次闹僵之前,齐惠公与鲁宣公都是依靠内乱登上君位的,两人惺惺相惜之余,相互利用,开启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时光。然而,突然之间,两国却翻脸了。要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恐怕还得从鲁国的“三桓”说起。
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嫡长子姬同继位为鲁庄公,而公子庆父(庶长子),公子叔牙和公子季友。这三个家族统称为“三桓”,按照排行分别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在鲁国的历史上,三桓一直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三环之间的第一波纠葛发生在大约七十年前。当时,季友毒杀叔牙,在齐国的支持下,扶持鲁僖公,被认定为祸乱的根源庆父自杀。那句“庆父未死,鲁难未已”的谚语,便是源自此事。季友借助册立之功,执政长达十六年之久,直到去世。
随后,由公孙敖——庆父之父继任为相公。
到了鲁文公时期,公孙敖的权势和野心急剧膨胀,有了篡位之势,但却遭到了后起之秀东门氏的制约。东门氏的代表人物是鲁庄公的儿子公子遂,史称东门襄仲。因为居住在鲁国都城的东门附近,所以被称为东门氏。
公孙敖和公子遂既争权又争妻,叔孙氏的公子彭生——叔牙之孙,还帮公孙敖拉偏架。当时公孙敖前往莒国为公子遂迎亲,一看准备嫁人的女子长得特别漂亮,就想纳为己有。虽然莒国没同意(因为公孙敖先前已经娶过两名莒国女子了),但公子遂得知后很生气,打算收拾公孙敖。结果,被公子彭生和了一把稀泥,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周襄王驾崩,公孙敖前往洛邑吊丧。公子遂积极筹备,准备新账旧账一起算。公孙敖不敢回去送死,就选择逃奔莒国,最终客死他乡。
公孙敖的孟孙氏失势后,叔孙氏迅速补位,和东门氏争政权。代表人是叔孙得臣和叔孙彭生兄弟俩。
叔孙得臣因战功卓着地位高,公子遂则资历老声望重,双方势均力敌。鲁文公去世后,公子遂得到齐国的支持,弑嫡立庶,鲁宣公上位。时任太子傅的叔孙彭生不幸遇难,东门氏再度胜出。而三环中的另一门季孙氏,则选择了韬光养晦,依附于东门氏。
公子遂死后,其子归父继续执政。大夫晏弱——着名政治家晏婴之父认为:“公子归父与他爹相比,那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此人留恋权威,贪婪成性,最擅长搞阴谋诡计,必然会得罪光官场上的所有人,最后成为众矢之的。”
事情果然就如同晏弱所料的那样,公子归父逐渐失去人心,从而为季孙氏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到了公元前594年,鲁宣公采纳了季孙行父(公子季友之孙)的建议,全面推行税亩制度,即按照田亩的收入来征税,这标志着井田制彻底被废除。土地私有得到了官方的承认外。
从长远来看,这个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释放,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但是,就改革的动机和眼前的利益而言,这其实是季孙行父争取民心之举。
以至于鲁国上下只知有季孙氏,而不知有国君。执政的公子归父对这样的状况是深感忧虑,打算清除三桓,明为彰显公室,实为排除异己。并且得到了鲁宣公的积极响应。
为了提高保险系数,鲁宣公提议借助了晋国的力量。公子归父奉命出使晋国去接洽,可是公子归父尚未回国,鲁宣公就死了。
季孙行父先发制人,给东门氏扣上了杀嫡立庶的罪名。朝堂之上,大臣们要么同仇敌忾,要么缄口不言,明哲保身。唯独大夫道破了季孙行父的险恶用心,说杀嫡立庶是公子遂干的,当时不追究与后人何干,但似乎他的声音并未起到太大作用。
公子归父逃奔齐国,改由季孙行父执政。公子遂也好公子归父也罢,东门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仰仗于齐国的支持。三桓重新崛起之后,必然会设法摆脱齐国的控制。齐鲁两国岂能继续和平共处?这自然就麻烦了。不能和平共处,就会有冲突。
齐鲁重启矛盾的时候,齐晋的关系也在急剧恶化。这个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鲁宣公先前绕开齐国这个老大哥,找晋国帮助清除三桓,以及后来的东门氏被驱逐,这都让齐国很不高兴,并且迁怒于躺枪的晋国;
第二,齐晋之间本来也是有矛盾的,这矛盾最初起因于一场私怨,争私怨的主角是参加过邲之战的晋国将领郤克。郤克的腿有些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有一回出使齐国的时候,齐景公的母亲躲在暗处观察,看到郤克一瘸一拐的样子很滑稽,便忍不住笑出声来,郤克伤了自尊就发誓必报此仇,尚未完成出使的使命便返回晋国向晋景公请命讨伐齐国。
晋景公就很奇怪,怎么出去一趟回来非得要干人家,就了问清楚。问清原委之后就淡淡地说了一句:“私怨不足以伐国。”他认为这么一点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不值得两国之间大动干戈。
但郤克不肯罢休,提出率领自己家族的士兵出征,不用发动三军。晋景公还是没有同意。——打仗用你的人,旗号还不是晋国的。
接着,齐国派上卿高固出使晋国回访,高固听说郤克怨气未消,担心此行会被收拾,半道上就折返了回去。
齐国使臣如此无礼,晋景公相当生气,不仅拒绝齐国参加诸侯盟会,还逮捕了晏弱等人。只有大夫苗贲皇(楚国令尹斗椒之子逃奔晋国后封苗邑改称为苗氏)替晏弱求情,他认为晋国最大的对手是楚国,没必要树敌于齐国。晋景公这才下令释放晏弱。
苗贲皇想息事宁人,但也有人不希望因此埋下隐患。执政的士会认为,郤克对齐国的怨气如果撒不出,有朝一日必然会泄愤于国内。为了确保晋国的安宁,士会决定告老还乡,将首席执政大臣的位置让给了郤克,以趁其报仇之志。郤克最后如愿以偿,以执政大臣的身份说服了晋景公,在公元前591年联合卫国讨伐齐国。齐国知道自己理亏,主动向晋国请和,还送来了一位公子作为人质。得饶人处且饶人,晋景公就答应和齐国握手言和。
咱们先不论郤克的怨气撒得痛快与否,此时的鲁宣公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本来指望着借助晋国之力收拾齐国,结果他们俩没怎么干架就称兄道弟、歃血为盟了。鲁国这边感到被忽视了。
鲁宣公病急乱投医,派使臣前往楚国请兵,非得收拾齐国不可。不过,鲁国寻求外援之际,恰逢楚庄王去世,年幼的楚共王即位,楚国大权旁落。楚国并没有同意鲁国的请求,鲁宣公没辙,转而投向晋国的怀抱。
齐国人醋劲十足,看到鲁国绕开自己和晋国会盟,心里十分不爽快,于是又背着晋国和楚国眉来眼去、勾肩搭背。楚国人也实在,只要不向我请兵,开会、结盟什么都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背靠大树好乘凉,齐国又找起了鲁国的麻烦。应鲁国的请求,卫国的执政大臣孙良夫率兵增援,结果败得一塌糊涂。也多亏卫国大夫仲孙于奚出手搭救,这才捡了一条命回来。卫穆公想给仲孙于奚赏田封地,仲孙于奚谢绝了上天赐予的封地,却讨要了诸侯国君才能拥有的乐器和装饰马匹用的玉器。
他为什么那么干呢?其实这事有点类似于晋文公当年向周襄王请随葬之礼。周襄王知道轻重,让晋文公碰了一鼻子灰。而卫穆公没这根弦儿,不知道轻重就答应了,惹得孔老夫子后来痛心疾首地批判:“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这规矩一坏,事情可就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