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陈郑,脚踢晋国之后,楚庄王争霸中原的征程就剩下最后一个风向标——宋国。
邲之战大获全胜以后,楚庄王就率师讨伐归附于宋国的弹丸诸侯萧国,就拉开了楚宋两国激烈对抗的序幕。
当时,宋国出兵增援小兄弟萧国,楚国似乎是阴沟里翻了船,熊相宜僚和公子丙被萧国俘获,成为了要挟楚军退兵的筹码。楚庄王当即表示,行没问题,别杀人啊,于是楚军退兵。可萧国人却撕了票,这么一来,事情就热闹了。楚军奋勇攻城,萧国细胳膊细腿儿的,哪能受得了?立即就崩溃了。
眼瞅着中原被熊孩子搅得鸡犬不宁,晋国尽管刚挨过收拾,但依然委派先縠出面,召集宋、卫、曹等诸侯,在青丘(即今天河南濮阳附近)会盟商讨对策。最终达成了讨伐不义分子的基本共识。
应召赴会的诸侯之中,宋国的处境无疑是最危险的,所以执行盟会决议的态度也是最坚决的。一散会就去打陈国去了。可出乎意料的是,一同开过会的卫国,竟然不顾盟约,帮着陈国打宋国。宋国人气得要吐血了:咱们这盟会上都说了什么,怎么就打我来了?”卫
国大夫孔达的解释是,卫、两国先君曾立下过攻守同盟,任何一方挨了大国的收拾,另一方都得誓死相助。这下完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但是晋国终究还是有实力把卫国逼得走投无路,大夫孔达被迫自缢而亡。卫穆公从此也向老领导做出了交代。这回卫国人算是服了软,晋国找到了满血复活的感觉——当霸主的感觉真不错。
在公元前595年,晋国兴师讨伐郑国,晋军主帅依然是在楚庄王手底下的败将荀林父。他在邲之战惨败而归时,曾经向君主请求死罪,但晋景公采纳了大臣的意见,充分吸取了楚成王逼死成得臣的历史教训,不仅没有同意,还让他继续统领三军。
与前一次出兵不同的是,最擅长打口水仗的先縠已经丧命。至于原因:一是他先前挑动窝里斗导致战败;二是后来他私通狄国,做起了卧底,罪上加罪,哪能受到宽容?晋景公就下令把他给处死了,并且灭了他的族。
因此,这次主帅荀林父不再受到掣肘,制定的战术方针执行得也比较到位。为了应对来势汹汹的晋国,郑襄公派出了一名公子前往楚国做人质,将公子去疾替换回来主持大局。
接着,亲自南下与楚庄王商讨应敌之策。楚庄王说:“晋军虽然在邲之战惨败,但是精锐尚存。如今又少了先縠这猪队友,咱们要是跟他硬拼,未必能占便宜,恐怕得找个帮手才行。”
可是纵观天下,谁有意愿和实力联手抗晋呢?楚庄王想了半天,想到了齐国。在晋文公、晋襄公称霸的时候,齐国是晋集团的骨干成员。但时至今日,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今齐晋之间存在着各种微妙和尴尬。
不久之前,齐国对弹丸小国莒国大打出手,理由是莒国仗着归附晋国而不朝齐。晋国召集青丘之盟时,齐国收到邀请却拒绝与会,搞得鲁国也不敢去参加。晋齐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不言自明了。
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楚庄王派大夫申舟前往齐国接洽。申舟先前出使过齐国,当年跟随楚穆王应邀前往宋国孟诸打猎时,还曾将宋昭公的侍臣抽了几鞭子。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申舟途经宋国时,没事先打好招呼,被宋国人逮了个正着。宋文公新账旧账一起算,干净利落地把申舟给处死了。
楚庄王这次北上,志在必得,专治各种不服。宋国人,你自己找死,楚国当然得成全你。于是,楚军如摧枯拉朽一般攻至宋国都城,连鲁国都跑来凑热闹,打了一场太平拳。晋景公想救宋国,却像远水救不了近火。伯宗表示不行,别去,还打了一个比方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成语“鞭长莫及”就是从这儿来的。
说起这个伯宗,出身挺有意思。他那个祖父,叫公子敖,就是宋襄公的弟弟。当年奉命出使晋国,完事儿之后就留在晋国当官了,还改了姓。既然伯宗的身体里流淌着宋国的血液,那怎么主张见死不救呢?
因为伯宗此人性格特点便是喜欢直言不讳,且凡事均求中庸之道,看问题从不掺杂个人情感。后来,他还因此遭遇了杀身之祸。他认为,楚国正值鼎盛,晋国已非其敌手,贸然出战只会自取其辱。倒不如等楚庄王退兵后,再出来收拾残局。晋景公采纳了伯宗的意见,未派一兵一卒增援,只派遣大夫谢阳前往宋国,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
这实则只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去为宋国人加油打气,告诉他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们晋国的援军马上就到了!然而,来势汹汹的楚军并不容易对付,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将宋国的都城围得水泄不通。宋国人翘首期盼援军,但过去数月,却连援军的一丝影子都未见着。城中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析骨而炊的惨状,真是惨不忍睹。
眼瞅着实在撑不下去了,卿大夫华元(华都的曾孙),趁着夜色潜入楚军军营,劫持了公子侧——据说,还是从床上将他抓起的。然后,以此要挟楚国讲和。楚庄王无奈,只得同意放宋国一马,并与宋文公结盟,立誓“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国无大小,两不相欺”。华元也动身前往楚国,充当人质去了。
至此,鲁、陈、郑、宋等国都纷纷认楚国为大哥。楚庄王的霸业大功告成,曾经开会站在墙边二等公民的楚国,终于成功逆袭,坐上了霸主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