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有点儿沉重,任何一部作品,都有作者的影子和思考。而我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生活实苦,直面磨难,看清生活,却更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也说过这样一句:在这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却更热爱生活。和鲁迅的那一句不谋而合,真正的勇士,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
死亡也需要看清,更需要准备。向死而生,才是解锁生命最好的方式。
关于死亡,作者也思考了很多。今天整理思路,借由我们的男主人公赵飞雄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来审视死亡、直面死亡。
小郭,您看这样好不好?″
赵飞雄此时此刻有一种强烈的渴望,他希望能见证这位物理老师的灵魂飞升。
″小郭同学,我和你一起进去,陪着你的老师,一起默默的送这位老人家一程,他唯一的亲人又不在身边,我想我们这样做并不算冒犯。我不说话、也不打扰,绝对不会惊动他,更不会干扰到你老师辅导的进程,你看这样行吗?赵飞雄小声恳切的询问着郭俊。
这个小伙子沉默了一下,现在他的老师正在疏导过程当中,他不能进去请示,但又不想驳了赵飞雄的诚意,他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
两个人悄悄的又进入了房间,并且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他老师的身后。
这一会儿就见病床上的赵老师,眼睛微闭,神态松驰,他的嘴轻轻的蠕动了一下,好像要说什么话。
只见心理疏导老师,把耳朵轻轻的贴在病人的嘴边,轻声的问:赵老师,您看到什么了?
爸…爸…妈…妈…″
病人每吐出一个字,感觉就释放掉一部分气息,马上气息就要没有了,就在这最后时刻,只见病人聚了聚心神,最后一句话竟然说出声了!
爸…爸,妈…妈来接我了!
去吧!去吧!奔向你的爸爸妈妈,奔向他们的怀抱,你们一家人团聚了。在舒缓的音乐里,治疗师轻声的对他耳语。
说完这一句,这个病床上的赵老师,也用尽了他生命当中最后的一口气。松弛下来的病人嘴角含笑,神态安详,肌肉柔软放松。完全没有赵飞雄以前看到过的那种死人,像僵尸一样、全身僵硬、面目狰狞、或者面目痛苦扭曲。
这位一分钟之前刚走的物理老师,真的就像睡着了一样,安详的躺在那儿,永远的睡去了。
赵飞雄站在后面被惊的心神剧跳,他完全被震惊到了!人死的时候竟然能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来接?!如果一个人可以这样子走,那是该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谁还会惧怕死亡呢?!
死的时候由父母来接,像一个婴儿奔向父母的怀抱,那里是温暖和安全。
这么说人死的时候,灵魂出窍脱离肉体,像个婴儿一样,渴望投进爸爸妈妈的怀抱。
如果能够这样,哪里还有什么恐惧?担忧、拧巴、纠结和无妄的执念啊?
这样幸福的死去,不就是我们要修的好死′′吗?!这样的死亡才是人生最大的圆满。心无挂碍,无牵无挂,让灵魂奔向更好的下一程。
赵飞雄突然就想起他之前看到过一篇探讨死亡的文章。当时他看到的时候只觉得是一个学术论文,并没有太大的关注。现在现场亲历这个赵老师的灵魂飞升。他一下子对里面的词句有了新的理解。
他努力的回忆了一下那一篇文章的大概内容。
说是人快要死的一小段时间里,身体会释放出肾上腺素,就是我们经常在战争大片里面看到的,能让人释放出最后力量的物质。
这样说来,刚才赵老师最后那一句话。就是他身体里最后释放的肾上腺素,促使他能聚集能量,把最后一句话说出来。
同时,病人在最后的时刻身体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死亡来临之前,会激活了交感神经系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微弱的生命顷刻间被一种力量照亮了。很多人的回光返照大概就是这样吧!
今天心理疏导师所做的安宁疗护,会在这个时间点发挥一部分止痛作用,让病人感觉舒服,又能恢复到一个比较健全的时点。只有在这一刻,病人才有可能把最后想做的事做完,想说的话说完,而这样的死亡是不太会痛苦的。
因为大脑早就准备好了!
这一句话才是重点!
从生理到心理,对死亡做了充分的准备,死亡的痛苦就消失了。
赵飞雄在心里盘算着,常人的痛苦,就是从来没有为死亡做过准备,猝不及防,太多事情没做完,放不下,所以最后时刻,只能遗憾离世,痛苦而走。
现在赵飞雄脑子像过电一样,重新解读他读过的这一篇文章,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人在快死的时候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人类的大脑是如此的神奇,在弥留之际,它会调动大量的脑细胞去释放更多的色氨酸,让人进入致幻的状态。这个时候,人可能会进入到一个漫长的时光回溯状态,看到了这一生是怎么走来的,抑或看到神佛来接,或者父母亲人来接。
其实这都要感谢自己,你的身体比你更懂得照顾你,这恰恰是人一生所有终极体验的回溯。
向死而生!
看破,放下,重生!
这才是向死而生的意义。
这不是简单的医学所能解释的。
死亡是刻在基因里的程序,是生命这个大程序里面最后一个小程序。
关于生死,这个题目太大,就算我们穷其一生,也只能窥到一、二。生与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古往今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未知领域。因何而生,为何而死,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也没能参透每一个细节。
但须知死亡也是刻在基因里的一行代码,终有一天每个人都会走到终点,都会感受到肾上腺素、多巴胺、内啡肽的喷涌,在「回光返照」的同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欢愉。在与世界作别前,我们更需要正确地理解存在和死亡的意义,建立一个正确的生死观。
是啊,正确的认识生死,才能更好的直面生死,因为了解,所以才能无所畏惧。
这里面还有哲学的问题,传统的医学只能减轻一小部分的病痛。
中医和哲学,让生命形成了一个很好的闭环。
这一刻,赵飞雄又想起了艾医生曾经说的那一句话:中医里面没有癌症,只有淤堵、只有亏欠、只有盈余,病疼,说白了就是内外失衡。死亡,更多的是油尽灯枯。
死亡是一个大命题。
从哲学上来讲,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起源又是什么?作者在这里冒昧整理,做个粗浅的分享。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自然而然思考这个问题,赵飞雄也不例外,借由物理老师今天的离世,他复盘了一下这位学者的研究。
有一些人认为,生命的起源是很偶然的。但其实,生命起源的偶然本身就是一种必然——我们个体的出现可能是偶然,但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是一个必然;宇宙当中地球出现了生命是偶然的,但在宇宙当中出现生命是一个必然。所以生命的「生」,对于个体是偶然的,对于群体却是必然的。
反过来说,死亡也是必然的,我们的死亡是为了让下一代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因为人类归根结底是以种群而不是以个体的方式来延续。
人死去后,基因传递给后代,那么能否认为一个人以基因的形式留在了世间,某种意义上肉体的死亡并不是真正的死亡?
基因是非常固执地在拷贝、前进的。如果一个人繁衍了后代,后代就会携带这个人的基因。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基因得到了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并没有死亡。从文脉的角度看,一个人如果没有后代,他也可以以其它方式留下来,就像孔子的学说经过了几千年后为更多人所认知,正如叔孙豹所说:立德......立功......立言......,此之谓不朽。
这些过程是思想的传递。
实际上,被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网上有人说100年后,根本没有人知道你。但不等于说,被遗忘的生命没有意义,因为每个生命都体验过这个世界。
生命是一个不断觉知和充满体验的过程——这是我所理解的生命的意义。可能没有人会直接说我愿意去寻求死亡,但是大部分人选择了向死而生。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出生后必有死去的一天,但是我们却为了在离开的那一刻无憾,像夏花一样绚烂地用力生活,为了给世界留下些什么而全力打拼,让自己终生处于更好的状态。
其实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不断地认知死亡。
一般人对死亡的认知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时我们已经开始对黑暗感到恐惧,因为某种程度上,视觉是维持人类所有安全性感觉的第一感觉,当人看不见的时候,就会第一次体验到感知被剥离,因而感觉到恐惧,这是我们第一次懵懵懂懂地认识死亡;在我们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经历第二个阶段,即第一次经历身边的人死亡,一般可能是家里长辈的去世——亲人离世带来的死亡冲击,不仅仅出自本能,还来自亲情的联系,因为共享给我们一部分基因的人不在了;最后一次死亡就是在一个人重病的时候,感知到自己有可能会离开人世,因此而产生对死亡的直接恐惧。
为什么人会害怕死亡?害怕,这是七情六欲之中的一种感觉,人会害怕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死亡。只是死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代表和世界分离,人一旦切断了与世界的感觉联系,就会不习惯。我们都不知道死亡以后是什么样子,这种未知也会带来不安和恐惧。
但人类跟所有的物种最大的区别是,人类是第一种演化出了真正利他行为的物种——人可以为了他人而死,为了种群而死,为了国家而死,为了民族而死,为了真理而死。
不害怕死亡不等于要去拥抱死亡,而是要在死亡真正来临的那一刻区别好它的意义,向死而生地过好每一天,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珍惜。
向死而生,其实是一种人类理性与人类基因的本能对抗。用我们无私的人性去克制自私的基因,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如此。
当今人类做的很多事情都与基因相违背,比如说「少吃多动」——基因就希望我们多吃少动,因为在过去人们是以饥饿为主,人体本能也是趋向不动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用基因的自私性诠释了这一切问题的关系,但是对生命科学越来越有觉知的人,会希望基因和人性能达成一种平衡。
从原子层面上看,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都在抢电子,这也是「自私」的。元素「自私」吗?数字「自私」吗?加加减减本身有「自私性」吗?当我们把物性无限地人性化,就会想到这些很有意思的问题。
可能基因确实有自我延续和复制的欲望,它在不停地扩张、传代与延续自己,而人是在延续到了一定层面以上的时候,突然涌现出了无私的人性。我们的存在正是以无私的人性去对抗基因的自私性。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说:「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或许有了向死而生的通透,才不会让我们困于迷茫。天之高,地之广,物之博,还有更多美好等着我们去发现,值得我们去热爱。
与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不如怀揣「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和「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豁达,尽情享受生命的炽热。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但中国人更喜欢谈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如果知道一个新生命要到来,很早就开始做准备了。从婴儿还在母胎里都已经开始各种准备,各种营养,各种维护了。所以中国人有周岁、虚岁的说法,其实孩子一出生就已经一岁了。也就是他在母体的时候就已经享受了一个人所能享受的所有待遇了。
中国人又忌讳讨论死,鲜少为死亡做准备。更没专业的人或者设备为要死的人做心理疏导和身体放松。
所以大多数人的死都是痛苦的、带着执念走的,在我们国家,这一块儿还是个盲区。但这个大山里的乡镇医院却用这么恭敬的方式敬畏死亡,腾出两层楼来做这一件事情,送这些灵魂有尊严的上路。怪不得好多病人到死也不愿意离开。所谓有尊严的死,大概也莫过于如此了吧。
赵飞雄内心的钦佩翻滚着。
告别小郭和他的师父,赵飞雄走出医院。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两个小时。抬起头,天空中繁星点点。不知道那些是不是已经故去的人们。
回酒店的路上,赵飞雄突然想起一句话,如果你不学习,那么你越老就会越固执,如果你不断的学习,那么你越老就会越温柔。这是他创业之前一个导师给他说的。
人越无知越固执!这一句话同样也适合于死亡程序。
这一趟陆远之行,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让他往后的余生能更好的审视自己的工作、亲人、朋友以及自己的生活。
感谢这一场亲历,他心里有一种释然油然而生,这一次不管孟川是什么结果,他都陪她过好每一天。
穿过仁爱广场,他一路走向酒店,但心里的思绪还在翻滚。
死亡,人生的最后一站。
大多数人拼搏一生,奋斗一生。却不知道死了要到哪儿去?去了要面对什么?又要如何面对?
因为无知,所以恐惧。
只能带着执念而走、带着恐惧离开。
赵飞雄没想到能在仁爱医院看到了这么专业、这么温情的死亡辅助,这种安宁疗护,充满了大爱和慈悲,更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
有人问,如果生命的终点是死亡,那为什么要生?
你吃饭,也都知道饭最终会变成什么,那为什么要吃饭?
你活着究竟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为了活着?向死而生,有不一样的意义。
如果没有死亡,那每一个新生都将会是一场悲剧。向死而生是生命最终的华彩,人间值得,是对生命最高的褒奖!
赵飞雄心里一下通透了。
好好的睡一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他必须开始全心全意的寻找孟川了!
如果,孟川还有明天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