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三章 立储风波(三)

    交泰殿外,已经苦等了一上午的众人,见殿内迟迟未有消息传出,个个心急如焚,有那性子急的,更是不时伸长了脖子去探看。

    正在这时,只见殿前传来吱呀几声响,紧闭的殿门终于打开。

    几十双眼睛顿时齐刷刷地看向来人,见是太后之后,众人又忙不迭地跪安行礼。

    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太后平静说道:“陛下已经醒来,暂且无碍,只是十分忧心朝政,今日便不见家人,皇后尔等先行退下吧,过两日陛下自会召见你们。”

    接着太后又看向五位内阁大臣,转达了圣意,“几位大人,陛下有请。”

    “有劳太后娘娘了,臣等惶恐。”

    秦晏等人忙垂首谢恩。

    “陛下刚醒,身体还很虚弱,几位大人尽量长话短说,要劝着陛下多休息。哀家有事先回永寿宫,朝堂之事便有劳几位大人多多为陛下分忧了。”

    太后又叮嘱了一句。

    “此乃臣等份内之事,不敢居功,恭送太后娘娘

    !”

    秦晏等人再次垂首应和,郑重拜别了太后。

    “皇后,你们也跟着哀家走吧,既然皇帝醒了,后宫之事也该另作安排了。”

    走前太后又叫走了皇后和一众妃嫔,剩下的几位皇子公主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没了寒暄争斗的兴致,各怀心事地走了。

    而秦晏等人进了交泰殿,一眼便看见了龙榻上虚弱至极的帝王,五人行了礼垂首立于一旁,心中惊疑不定。

    “扶朕起来。”乾元帝颤声说着,由常盛公公扶着半靠在床头说话。

    “朕这一觉睡了月余,恐是落下了许多朝政,几位爱卿同朕说说这一多月来朝堂上发生的事吧。”

    “臣等遵旨。”

    五位内阁大臣轮流上阵,给乾元帝汇报了他昏迷之后朝野内外大.大小小的事务,显然都是事先经过筛选有必要呈现圣前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当然不会拿来打扰皇帝。

    好在这一个月来,天下太平,朝中虽有些动荡,却也没生出

    什么乱子,可以说是忙中有序,慌而不乱。

    “辛苦众位爱卿了。”

    乾元帝听罢波澜不惊,看来暗中之人比他想象的还能沉得住气。

    “臣等不辛苦,唯愿陛下龙体安康,早日归朝。”

    狄大学士首个出声耿直说道。

    其余四人纷纷附和,扬言陛下有真龙护佑,定能转危为安。

    “朕的身体朕清楚,你们就不必哄瞒朕了。”

    乾元帝扬手轻轻挥了挥,一脸的疲态。

    “朕龙体欠安,不知何时才能好转,归朝之日恐怕遥遥无期。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今天召见众位爱卿便是想商谈立储与太子监国一事。”

    五位大臣见皇帝终于说到了要点,面上齐齐露出急切与凝重之色。

    “立储遗诏朕已经下过了,今日朕便再授一道口谕。三日之后,早朝之上,将由五位爱卿旁证,常盛公公会当庭宣读朕的立储文诏,并传朕口谕,由新立的太子暂领监国之职,统摄百官。烦劳五位爱卿今后要多加辅

    佐太子,助他打理政务,稳固天下。”

    乾元帝气若游丝说道,灰败的脸上愈显疲累。

    很显然,醒来之后的一番折腾让他虚弱的身体颇为消受不住。

    “臣等必鞠躬尽瘁,定不负陛下所托,还请陛下保重龙体。”

    秦晏等人纷纷奏表忠心,为皇帝当前的身体状况担忧不已。

    乾元帝哂笑一声,“放心吧,朕还舍不得这大雍的大好江山,总会努力多活些日头,再多瞧几眼这盛世人间。”

    说罢突然重重喘咳了起来,似要断气一般。

    咳出的痰液中甚至带着血沫。

    一旁的常盛公公吓得魂不附体,锐声喊道:“邹院判,快来,快瞧瞧陛下这是怎么了。”

    这一声叫喊也将秦晏等人吓得心惊肉跳,却依然呆立原地不敢上前围看。

    邹院判急步上前喂皇帝吃下了一颗药丸,又扎了几针,终于将对方的病症稳住。

    “陛下,您沉疴初醒,实在不宜太过劳累,不如好好暂歇一番,稍后醒来再

    召见几位大人商议朝政。”

    诊脉过后,邹院判轻声规劝道。

    “陛下您龙体要紧,臣等先行告退,暂不离宫。您若有要事吩咐,派常盛公公着人来通禀一声便可,臣等随叫随到。”

    秦晏赶忙出声劝阻,上前帮扶着皇帝躺下。

    “理当如此,还请陛下多加歇息,爱护龙体。”

    其他四位大臣也异口同声说道。

    “朕知晓了,众卿退下吧。这几日也不必进宫,自去忙三日后的早朝之事便可。朕将太子与大雍便暂且托付给几位爱卿了,切莫让朕失望。”

    乾元帝精疲力尽地交待完最后一番话,躺在龙榻之上再也无力动弹了。

    “臣等自当尽忠职守,不负圣恩。”

    秦晏等人领命,一脸凝重地离开了交泰殿,并一道去了文思阁商讨三日之后的立储宣诏之事。

    很快,六部尚书也被请进了宫门,共商要事。

    于是“三日之后便要正式立储”的风声便不胫而走,飞快传遍了后宫与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