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章 中越国界围栏项目

    苏宁宁,你要翻天是不是?为了一个臭小子,居然敢和你妈如此说话?”苏池几乎是咆哮着说道。

    “我再说一次,我叫苏宁,苏州的苏,宁静的宁,不叫苏宁宁。他也不是臭小子,他叫余长,不许你这么说他,他很厉害的,年纪轻轻就是道玄科技,红河分公司的总经理。”

    苏池眼神微动,嘴角不屑地撇了撇,哼了一声,道:“没有你老妈2亿资金入股道玄科技,他能升得如此快?不要忘了,上次的事,你还欠老娘一个人情,什么时候还?”

    苏池所指,自然是她出面找李振海,并且以此机会,入股道玄......恢复余长名誉和职务,最后因势利导,余长顺利成为红河分公司总经理,而李振海投桃报李,和苏宁所在的公司,航天广电签订了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是是是,这都是你这个苏大美女的功劳!”苏宁主动拉上了她的手,笑道:“我们是好姐妹,还需要还什么人情?你如此说,倒显得我不是你亲生的。”

    “滚滚滚!”苏池嫌弃地将苏宁的手甩开,道:“谁和你是好姐妹,别没大没小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口罩的事,我藏酒的事,余长上位的事......你给老娘记住了,这些人情,哪怕你是我亲生的,我也给你记账上,迟早有一天,也得给你老娘还回来。”

    “那要怎么还呀?我身无分文,烂命一条,要不要,要的话,你就拿去好了。”苏宁知道,这是苏池和她开玩笑,她又怎么会让苏宁真的将这些东西还回来?

    “呸呸呸,再敢乱说,我真的生气了,我苏池的女儿是这个世界上,最金贵的,独一无二的......比他......还金贵,以后不许这样说自己,记住没有?”苏池突然冷声,脸色严肃而严峻,看着苏宁一字一句说道。

    当然,说到“他”,她的眼中难掩一丝淡淡的落寞,随即,又一闪即逝。

    “知道啦!以后不说就是了,我真的困了,要休息了,你也早点休息吧!晚安,西南第一美的苏池。”

    “我说了,不可以再喊我的名字!”

    ......

    往后的一段时间,都因为疫情的原因,公司的项目施工,处于半停顿状态,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

    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都是如此,谁也没有办法......只是出于对工作负责,这些情况,他都向总部进行了报备。

    这天,瀚海军工集团的苗彦主动联系了余长,道:“余总,暗渠和平召的项目有动作了。”

    闻言,余长微微一愕。

    平召、暗渠两县都和越南接壤,电子围栏的项目,两年前,苗彦就在跟进,只是涉及项目金额较大,本地政府没有经费预算,向上申请的款迟迟拨付不下来,因此这个项目一而再,再而三地拖,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余长问道。

    “疫情给了这个机会。”苗彦道。

    余长有些不明所以,苗彦解释道:“越南也发现了疫情,并且因为封控和防护措施做得没有中国好,因此,传播和感染速度远超中国,目前已经出现大批量感染的患者,并且这些患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和隔离,目前已经流向了全国各省,其中越南老街省和中国的暗渠县以及平召县接壤。”

    “中国已经封锁了平召县的集贸市场,近段时间,停止了两国人民的接触和往来,暗渠县也严格控制甚至隔离入境的越南人,但毕竟人力有所不济之处,出现了一批偷渡者,并且偷渡而来的,都携带病毒,据不完全统计,因为这些偷渡者,被传播和接触的中国人,已经是很大一部分数字。”

    ......

    “当地的武警和边防,现在已经抓住了这些偷渡者,并将他们遣送回国,同时增加了人力物力,严格封锁了边界线。但是,人力毕竟薄弱,也有不及之处,依然做不到24小时无死角封控。”

    “这些越南人,选择凌晨之后半夜从深山老林,无人值守之地,悄悄潜入中国......现在是关键时期,全国上下,对此事都极为关注和重视,采取了强有力的封控和遣送措施。”

    “我刚刚收到通知,暗渠县联合平召县,准备修建边界防控电子护栏,从物理上隔绝。”

    这句话才是苗彦的重点。

    苗彦的话音落下,余长终于明白了她想要干什么,之前针对这个项目,当地政府没钱,而国家又不主动拨款,因此这个项目迟迟没能解决。

    而现在,因为大环境,也就是全球全国性的疫情蔓延,考虑到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国家终于行动了。

    对于商人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遇,成则一飞冲天,败则看别人吃肉喝汤,自己却只能喝西北风。

    只是,对于发国难财,余长始终不感兴趣,非但不感兴趣,从余长的个人情怀而言,他希望在国难当头,能够为国家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在几周前,红河州已经抽调了一批医疗志愿者,也就是四十多人,前往武汉,协助当地医疗人员,进行疫情的控制。

    而红河的蔬菜,作为绿色产品,如红薯、洋葱、莲花白、土豆、阳光玫瑰、甜橙、石榴、枇杷等都已经一批又一批,免费进入武汉市场。

    这些,有部分是政府行为,有部分则是个人行为。

    个人行为是值得表扬和推崇的,因为这集中体现了爱国情怀。

    当然,作为商人,也必须在商言商,有多少光,就贡献多少热,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爱国效应,而置自身安家立命之本不顾。

    余长组织公司之人送口罩,送给客户,为了客户关系,为了以后回报的同时,当然,也是爱国的表现。

    “你预计这个项目会投入多少?”余长想了想,最终还是问道。

    经过这两年的相处,他和苗彦的关系处得不错,同时,苗彦也比较欣赏余长的为人和做事风格。

    “4000万。”

    4000万,听到这个数字,余长微微哑然,那条边防线,余长知道,物理上的长度有48公里左右,如果按这个数字计算,那就是每米的造价850元。

    “会不会太高了?”余长有点疑惑,也有点吃惊。

    余长之所以如此问,是因为,这个方案之前他已经初步计算过,按照高度三米四,铁丝网加刀片网的方式,再通上220V电流,造价也就在500元左右,也就是2500万这个样子。

    而现在,突然增加了1500万的预算,这可是实实际际的利润呀!

    余长作为公司总经理,追求项目,为公司寻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国难当头,他可不想发国难财,正常的,符合市场标准的利润就行,他可不想暴利。

    “不高,因为客户增加了两个东西,应急广播和监控摄像头。”

    闻言,余长明白了!

    如果增加应急广播和边界报警摄像头,那就另当别论了。

    边界报警摄像头,照射范围是200米左右,报警广度在142度左右,也就意味着,一公里,至少与需要5个,那么48公里,就需要至少240个;而已经广播系统,每公里需要两个,48公里,最少就需要96个。

    如果按照这个数量计算,边界摄像头240个,前端设备加上后端设备,总共需要600万左右的预算。

    而应急广播系统96个点,前后端设备加在一起就需要350万的预算。

    再加上这些地段的施工难度很大,光纤铺设,通强电,人工施工,管道铺设,地桩埋设的综合成本,不会低于12%,也就是500万左右。

    如此说来,4000万的预算,倒是属于合理范围。

    并且,刚才说的应急广播点,和监控点都只是余长粗略估计的,数字不一定准确,正常情况,只增不减。

    “这个项目什么时候会动,资金到位了吗?州上负责还是县里负责?”余长发出了一连串的询问。

    苗彦道:“目前还不清楚是州上负责还是县里负责,不过,我觉得县里负责的可能性比较大,进一步的消息,我需要再沟通。至于经费,目前处于申请阶段,我想,因为情况极为特殊,关乎国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笔专款专用的经费就会到账。”

    “这个项目盯的人很多吧?毕竟那么大的项目,如此肥肉,谁不想吃一口?”余长点了一根烟道。

    “你说对了,盯的人非常多,有省外的,省上的,当然,你们本地的公司,我知道的,已经有两家在跟进了。”

    省上和省外的公司,一般而言,他们的关系都比较强,都集中在省上,如此大项目,做一个,少一个,这些公司恐怕不会轻易退缩。

    “不过,你不用担心,如果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我就不可能再去支持其他人,不管成与不成,我都愿意和余总一起联手。”

    苗彦的这句话,让余长心中微微感动。

    一个厂家,一个逐利的商人,能够说出这种话,从某个角度而言,是不理智的,也不符合商人的特性。

    但,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时代,有时候却需要讲感情......当然,所有的感情,都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只不过利益涵盖的范围很广,不好一概而论。

    当然,苗彦完全可以忽悠余长,脚踏两只船,看形式,看局面之后再图利。

    但是,余长知道,苗彦不是这样的人,经过一年多的相处,苗彦的人品和个性,余长已经认可,虽然到目前为止,她和余长之间还没有任何形式的合作,但她不可能为了讨好余长,说出这种违心的话。

    “这个项目金额超乎了我的想象和可控范围,我需要征求一下总部的意见。”余长实话实说。

    虽然现在公司有了2亿元的资金注入,但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新成立了五家分公司,这些新公司成立后,在某一段时间内,都需要烧钱,只有烧钱,才能占领市场,才能培养人才。

    “好,这个项目,还有一定的时间,完全来得及。那我就等你好消息了?”苗彦相信,以道玄科技的实力,一定不会让她失望。

    挂断电话后,余长舒了一口气,想了想,最终还是先打了张天的电话,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这是好事,并且还是转款,只要有利润,完全可以上,不用犹豫,请示董事长去吧,他会同意。”

    有了张天的话,余长放心了。

    后面,向李振海汇报了此事,他果然在了解了项目的综合情况后,答应了,不光答应,为了支持余长的工作,还说了句:如果我能帮上忙,尽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