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4章 咱也是读书人了

    面对杨凡的乐观,雷芳菲无奈笑笑:“搬家不是你想搬就能搬。”

    “这件事且从长计议。我们先解决一下造纸的事。”

    雷芳菲双手一摊:“没水。”

    “我们也不是长期造纸,只需要够做课本就行。等那个什么汴京赋的风头过去了,就有纸卖了。”

    杨凡说的合情合量,雷芳菲便答应了。

    当下叫过头目崔打更,让他另外带五十人,专程去山下挑水;又叫过头目陈三七,让他带三十人,火速砌两个大水池子,一个用来泡料,一个用来打浆。

    山寨里又是阵火热景象,所有人都听说了杨凡要造纸,干完手里的活都过去帮忙,顺便开开眼界。

    萧媚儿和十二个女学生帮不上大忙,就跟在杨凡身后,给他端茶递水揉肩捏腿外带跑腿。

    “媚儿!”

    萧媚儿正跟着杨凡在校场东南方监工。

    砌水池子需要平地,但山上再没有平地,临时整地工程量太大,就暂时占用校场。

    正在这监工的时候,邓氏寻了过来。

    “娘。”

    看到邓氏,萧媚儿有些心慌。

    跟着杨凡回山以后,还没有去见过她娘,不是不想,是有些不敢,怕她娘问她和杨凡的关系。

    邓氏:“你跟我来,家里需要收拾一下。”

    立刻有小学妹说话:“学姐,我去跟你一块收拾。”

    邓氏:“就不麻烦你们了,有媚儿就够了。”

    带着萧媚儿离开校场,往学堂走,路上就问了起来。

    “出去一趟,怎么样啊?”

    萧媚儿装傻:“挺好的,没买到纸,但是跟着杨相公开了眼界。”

    邓氏横了她一眼:“我是说你和杨相公怎么样了?”

    “啊,那个啊……”

    萧媚儿开始撒谎:“他的戒心很重,我根本没有机会靠近他。”

    “那晚上休息的时候呢,我不是教过你给洗脚暖床吗?”

    “我做了,可是杨相公让我打地铺。”

    萧媚儿说的委屈巴巴的,完全看不出来这些都是她编的。

    邓氏皱起眉头,用指头戳她额头:“真是一点事情也办不成,亏我白养你这么大!”

    骂过之后,又教训:“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可不能再错过,我们全家的前程,都在你身上呢!”

    ……

    当第一批水担上山的时候,两个放水的池子也砌好了,但有一个问题,刚砌好的池子得干透了才能放水,现在放水池子会被泡软垮掉。

    杨凡:“唔,看来还得多耽搁几天。”

    雷芳菲给出主意:“要不里面抹层白灰,干得快。”

    白灰就是石灰,是大乾朝最常用的速干方法,同时还能防潮杀菌。

    杨凡想了想:“那行,就抹石灰吧。”

    石灰只能防潮并不能防水,但好在水池也不是长期使用,拿石灰来速干正好。

    山寨里有石灰,都是用来准备正经盖房子用的。

    一层石灰抹上去,水池干燥的速度快了很多,第二天就能用了。

    陈打更又带人去山下挑水,将水池填满。

    这边杨凡另带了一群人去收集原料,这个活比挑水更繁琐,也需要更多的人手,雷芳菲也亲自上阵了。

    山上没有种过麻,野外倒是长了一些麻,但不多,杨凡让一小部人去四处找野麻割麻,带着更多的人一起进了深山,去割树皮。

    也不是什么树皮都能造纸,最适合造纸的当数桑树皮,但是熊耳山地处北方,根本没有桑树,又上哪找桑树皮。

    这个世界还没有被过度采伐过,山里随处都能见到原始森林,或是杨树或是榆树或是松树,也有一些其它种类的树但不多。

    杨凡说道:“大家伙都割杨树皮。”

    男女老幼闻言四面散开,各自开工。

    割树皮需要专业工具,山上没有,杨凡就用长剑代替,操作起来虽然没那么方便,但也颇具效率。

    几个时辰的忙碌,当天色渐黑的时候,杨凡吩咐收队,各人带着割到的树皮回到山寨,一统计,有七八百斤之多。

    找麻割麻的人也回来了,收获的麻不多,仅有三四十斤。

    “有这些足够了。”

    匆匆吃了口饭,杨凡带人连夜将树皮和野麻切碎,淘洗,然后放进泡了草木灰的水池里浸泡,这才去休息。

    次日一早天刚亮杨凡就又起来了,带人将泡了一晚的原料捞出来,架起大锅点起火,开始蒸料。

    这是个熬功夫的步骤,不管是树皮还是野麻都非常的柔韧,蒸的时间短了根本蒸不烂。

    为了缩短时间,杨凡小小改进了一下流程:先上锅蒸,蒸一个时辰,然后拿出来放到石舂里舂,舂上小半个时辰再放到锅里蒸,如此循环往复,等到吃过午饭,所有的原料都被捣成了糊糊。

    “接下来就该打浆了。”

    杨凡也是第一次造纸,指挥着人们将原料糊倒进另一个大水池里,反复淘洗。

    这一步也相当费事,需要不停地搅拌水池,以便让没打碎的植物纤维全部碎开。

    雷芳菲特别叫来山寨里最强健的喽啰们,脱了上衣赤膊轮番上阵打浆。

    中秋已过,山下属于深秋,山上已进入初冬,喽啰们也不怕冷,个个干得浑身冒汗。

    又是近一天的忙碌,等到第三天时,所有的原料都已打得稀碎,也泡了一晚上。

    拿来刚刚编成的竹蔑子,杨凡开始带人抄纸浆。

    比起前面的步骤,这一步是个技术活,关系到纸张的薄厚和质量。

    其他人没经验,杨凡也没有经验,边干边摸索。

    接连失败了三十多次后,第一张薄厚适中的纸浆终于成型,所有人都发出了欢呼。

    雷芳菲的嘴角压都压不下去:“没想到,一个土匪寨子竟然也能做出这种技术活!”

    杨凡笑言:“打铁和酿酒也是技术活,也没见你这么高兴过。”

    “那不一样,那些是粗人的活,这个是读书人的活。”

    雷芳菲没上过学,也没和读书人接触过,但在心里还是觉得读书更高一等。

    杨凡笑:“以后我们山寨也是文化山寨了,你就是榜首。”

    “什么榜首?”

    雷芳菲听过状元榜眼探花,但没听过榜首。

    杨凡解释:“当土匪叫匪首,当文化人叫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