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主动接待的主人翁

    他的坚定和坚决引起了扶苏以及蒙毅的各自思考。在嬴政眼中,他的心意仿佛坚不可摧,如同金城铁壁般保护着他前进的方向。

    蒙毅的话进一步激起了嬴政心中的豪情。“臣以为大势已去,赵高已经被铲除,丞相李斯遭到罢黜,那些修道者因金丹而陨落。

    现在我们只需要等待,未来在仙师的指引下,建立万古基业、开创天地和谐的局面,从而积累超脱凡俗之德行,最终达成道统的修行。”听完蒙毅这番话后,嬴政亦感到无限向往。

    “来了,抱歉让你们久候,你们先享用吧,我再去煮几个小菜助兴,”楚风端上一份酸辣土豆丝。

    听到“先生,您无需客气,虽然我们不是十分饥饿,但是真的很怀念你亲自烹调的仙家风味。”

    “不用担心、没事就好。”楚风招呼大家。“我已经快做好了哦,尝一尝,保证美味。”等他离开了几分钟,秦政三人就已迫不及待,食物的味道 着他们的感官,筷子已被牢牢握住。

    然而,主人并未现身。

    赢政不敢自行举箸尝菜。

    扶苏只能嗅得菜肴之香气,在脑海中尽情想象那份神仙般滋味的味道。

    “不急躁,稍等片刻,等待主人前来。”赢政强行克制自己不去动手。

    蒙毅和扶苏颔首赞同。

    不久后。

    楚风再次端着两个盘菜入场,看到赢政等人尚未开餐,但却听得到口水的吞咽声。

    “无需谦让,来到这里就如同在家一般,请放轻心情享用。”楚风这样说道。

    他又进入厨房取了一个菜品与一大锅米饭。

    “一切就绪,现在开始用膳。”

    “试试这份可乐鸡翅,和这个辣椒鸡,这份茄子和肉丁,风味都不错。”

    赢政赞叹道:“真好吃,太美味了!”

    蒙毅感慨道:“呵,主厨的佳肴确实具有神仙一般的韵味!”

    扶苏也表示赞同。

    楚风拍了一下桌子,吓得嬴政、蒙毅、扶苏一阵愕然。

    他们全都在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我想起来忘记一件事,顾不上请大家吃东西却忘了拿酒来。”楚风边说边急忙起身,“这是纯正的甘蔗酒,酒香醇美,请品尝一下。”

    楚风分别倒了每个人一杯酒出来。

    仙酿?

    赢政看到如清水一般的甘蔗酒,激动不已,连颤抖的手都难以抑制。

    “呵,嘿!”

    入唇柔滑,还带有一些甘甜的口感,紧跟着,便是一股辛辣的气息。

    这种辣意仿佛是从嘴一直延伸到腹部的深处,直达胃部。

    这才是真正的美酒吧!

    “果然是仙酿啊!”

    虽然也有一些传言,说在他父亲离世之后,似乎有一个伪造的遗诏被赵高与李斯宣布,这了他的王权。

    然而这一刻并没有真正到来。扶苏就像李斯一样,面对着这种似梦似幻的“宿命”,只是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但他与嬴政和蒙毅之间的认知略有不同。他们相信那位仙人绝不可能胡言乱语他们。

    于是,扶苏回答:"我遵从先皇教导。"

    当看到他恭敬又稍有些警惕的模样,嬴政内心轻轻叹息,似乎确信扶苏一旦发现伪造的遗诏,将会明白其中的真假。

    接着,楚风提出疑点:"父皇?这是扮演的哪个角色呢?"

    从语气和穿着、年纪分析,扶苏显然参与了一出以秦国为主导的历史剧,能成为嬴政的「父皇」,仅剩几位角色。

    此时嬴政才想起:“本王错矣,尚未为仙师介绍这位。”于是补充:“先生,这是我儿子——扶苏。”

    对此评价,楚风点头称道:“说得有道理,若不是性子温顺得近乎守法有则,完全没有半点野心,恐怕大秦王朝的覆灭会来得早一些。确实如此。"

    通过扶苏的气场和神情,可以看到一个历史上熟悉的身影逐渐清晰。

    至于蒙毅,他更像是那个在楚风记忆中的《步步惊心》中那个形象的角色。

    气氛突然变得紧张压抑,扶苏浑身紧绷,不敢移动,脸上布满苍白,仿佛大秦的败象全在他的手中一般。

    这时,站在一边沉静多年的嬴政开言:“是我的过失。为了维持帝位,我一直警戒着众人。

    如果我不曾这样指导扶苏,他的性格也不可能变成这样,导致在我辞世后大秦便无继位之臣。」

    蒙毅不禁感叹嬴政这一份勇于认错的胸襟与豪情壮志,心中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这才是自己应该追随的方向啊。

    而扶苏,则是在一旁,试图发言但感到不知该说些什么,面对的是自己的生父——秦国的第一任 及充满神秘的强者。

    场景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散发着强烈的真实感和紧张氛围。这是一幅复杂而微妙的历史长卷,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命运,而这其中的波折,则是让故事更为跌宕,充满了未知和变化的气息。

    面对这两位人物,他的那份智慧早已被 了。

    「实际上并不是全部的错误都在你身上。最严重的过失,确实出自始皇帝。」

    正如古语所说:「家教不足是父亲的责任。」

    始皇帝确实教导过您,但却没有将您视为大秦的未来继承人而加以培养。

    虽然始皇帝统一六国,建立了伟大的事业,但打天下容易,守护这江山却十分困难。

    历史上传来的教导,许多人都忽略了守成的艰难,有的人也许有所体悟,但不愿意承认。

    权谋让他们心中的野心膨胀,渴望永生不死,并永久掌握天下。

    这绝不可能成真。」

    当楚风尚看着扶苏的神情时,他不忍让这位儿子受更多的苦楚。「

    毕竟是孝顺之人,又符合太子之位的标准,他又错在哪?」

    「君主听见了始皇自我反省,原本想着替他分忧一些这份责任,

    但他却无法开口说话。「即便在伪诏之下选择顺从而非反抗,

    他有错了吗?」听完楚风的解释,扶苏顿时有种被理解的感觉,

    「但又不愿听见仙师对他父亲过于严厉的责备。

    「先生也犯错了。」扶苏不解于自己犯错的地方是什么,因此话语显得空洞无物。」

    「陛下对此感愧意深沉。」「先生的话语句句话是真理,陛下的过错过于严重。」

    仙师之意指,身为人类之君,在手中握有尊贵的 权利的同时,

    却不愿意放开心怀寻找长久生存之法,这种矛盾的心态绝非常事。

    故此,导致大秦二世之后迅速走向败落。」

    「此时此刻,蒙毅静静地思考着仙师可能传达的意义。

    「历史上,无数的君主」……仙师不只是揭示出大秦 的命运,

    而且更预知了大秦之后的中原王朝会遭遇的挑战。」」

    这是一种多么骇人的神仙技艺呢?」

    「来,为大秦干杯。」

    见到场面气氛有点低沉,楚风赶紧举起酒杯说。 「实际上大秦国始皇帝的功业,也是历史千百年后的回响。

    他结束了一个个战争频发,割据 的时代,

    创立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一统帝国,推行了郡县制度,标准化车辆尺寸,统一测量单位与文字规范,

    令历史留下了秦皇之名!」

    听见夸赞的声音传来,嬴政心中的豪情再次升起。

    就好比当年秦灭诸侯,面临重重内外压力也不放弃宏伟抱负一般。

    多谢先生点拨,」

    答案是对他的赞美之情。

    随着楚风的引导,场中的气氛再次变得融洽起来。

    “前辈,请问之前您提出的强国三策中的最后一策——创立科举考试一事,我不甚理解。”一位听客发问道。

    “对于科举考试应该考查的内容有什么建议吗?”蒙毅感觉到氛围适宜,便抓住时机提出疑问。

    秦始皇赢政和长子扶苏亦迅速转向楚风,等待他的见解。

    "关于大秦国境的情况,在这个时代,这是最佳同时也是相对陈旧的时期。"

    稍微感喟之后,楚风继续阐述道:"这个时候的大秦国正是百家思想争鸣的时候,包括儒学、道学、阴阳学、纵横学、墨学、法学等各种学派齐聚一堂。

    可以认为是最佳的时代,因为儒家提倡「仁政」、道家推崇「顺其自然的治国」、纵横家用「结盟与制敌」的战术、上层政治策略讲究「以智胜人」、墨家主张不攻打友邻且互相扶持的思想以及技艺到达巅峰的地位,而法学提倡国家律法的实施。这个时代人才如云,学术成果遍布各地。

    如果使用得当,秦国有可能构筑起稳固千年的盛世。若是管理不当,则最终会被历史洪流所吞没,形成百年短命政权。”

    秦始皇与蒙毅皆似豁然醒悟,但随即被一个关键的问题阻住了思路——如何将这一复杂体系应用至实处。

    “恳请前辈教导!”

    “对于百家学说应用于一个朝代而言,的确不够稳定。各学派均希冀于占据领先地位,并力求使自家的学说成为国家哲学,成为官方推崇的理念。而矛盾与竞争也随之产生。

    然而,矛盾的背后蕴含机遇——借助诸学派间相互制衡,权力掌控者能够实现权力的均衡。

    例如,儒学可以激发创新 ,一个稳健繁荣的社会需要仁政,也需要懂得诸如礼仪乐曲、射艺、驾御技艺以及读书、计算等基本伦理价值。这样才会形成社会稳定和谐的局面。”

    听完楚风的话后,扶苏心生激动,未尝想到尊贵的仙师竟对儒学赞誉有加,他以为,儒家之学是国邦立业的根本所在。

    而近几年间,他对儒家的关注较多,也曾和权臣李斯产生了争执。于扶苏的看法里,儒家提倡仁义诚信智慧忠心的理论才能确保大秦国长期的安宁稳定。而过分严厉的律法规则是导致人民缺乏感情的根源。

    面对残酷严格的政治制度和律法下长年压迫下的人民,迟早会产生反叛,使得秦国民众无法承受。

    “阁下说的是儒家的学问可以作为科举制度的内容?”秦始皇嬴政询问道。

    实际上,他更倾向于吸收道家的学问。毕竟,仙境与仙人都存在,他的兴趣点在于如何借助这样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国家,增强国力。

    楚风摇了摇头,“不只是儒家。如果一个朝代全盘照搬儒家思想进行治理,到最后很可能沦为士族 的政权,就好比北宋。其奉行‘士君子不当以微过致法责,不致坐累重罪’之传统,导致它被外敌击败,中原大地沦落到蛮族统治的手中。读书人最后变得无法承受重担,只是文弱之人,在朝廷上斤斤计较利益,忽略了国家大计与种族的命运。”

    秦始皇似乎明白了什么,对楚风的看法颇为赞同。“那么,关于长治久安,千秋万祀的策略,请问先生有何妙策?”他对这个问题的迫切性表露无疑。

    秦始皇心中充满了期待,既然楚风能够预见未来的盛况,想必对于实现国家长期稳定有独特而深思熟虑的想法和策略。

    楚风回答道:“关于策略之事,请允许我以酒助兴。让我们且先饮一杯吧。”说着向嬴政投去一视同仁的眼神,希望后者耐心等待。

    看到三位秦国大臣如此急切,楚风内心暗自感慨,看来要重新对演技做出一番定夺——即便是与这些资深演员的演出相比也是相形见拙。

    嬴政回问道:楚前辈是否有什么策略可以让天下太平,国祚永固而不衰亡?”

    这无疑是秦始皇内心最大的期望和渴求,他愿意倾囊而出换取长盛不衰的答案。

    楚风深知未来的不确定性,“世间变数众多,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都可能对国运带来影响。不过,就现有的理论与经验看来。”

    他缓缓道:

    然而关于具体的国策,我们还是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

    就如同现在科举制度和百家争鸣的知识背景一样。”

    一口甜蜜的甘蔗入口,

    扶苏脸上洋溢出淡淡的红晕。

    「对啊,先生提及儒家思想在治世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之时,

    又提到了宋朝及那些知识分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