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1章 这大旱年的,晒谷场一粒米都没有,去那干啥

    听着老族长的安排,胡娟面色冷凝如水。

    是啊,荒灾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死人成堆,没人处理而引发的瘟疫,是水源紧缺,喝了不干不净的水生病后又没有药物治疗的恐慌。

    以及她梦中看到的饿得丧失理智,出现人吃人导致道德沦丧,人间失去秩序的地狱变相……

    老族长以及现任族长王厚德还有村长商量出来的只是现如今村里人能做到的一切自保措施。

    可古代一个村至多不过二三十户的人家,但凡遇到个像水浒传里那样的108位好汉团,都没有反抗之力。

    而且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余钱,能办到老族长提及的所有措施。

    赵春芳,李香草,李二婶跟着她摆摊开店挣了不少钱,不用愁,但村里其他几户人家就没这么幸运了。

    农户人一年到头吃的喝的全靠地里长得,几乎过了冬天,家里就没有什么余粮了,每年开春都会成群结队上山,下河,各种寻摸吃食,熬到秋天有了收成,再吃几天的饱饭,春去秋来,酷暑寒冬,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今年不一样,闹大旱,地里不长粮食,山里也不长东西,大伙儿勒紧裤腰带熬到了五月份,再听要逃荒,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

    只有她们几家有银钱,有粮食,岂不成了全村的大肥肉了嘛?

    胡娟抬头着看向低矮土胚墙外的家家户户,一座又一座的小茅草屋,看着穷苦却安静祥和。

    但她知道,一旦灾难降临,眼前的安静祥和将不复存在。

    只有将村里大伙儿一致对外,才能应对难民流窜来时的安全问题,而要一致对外,至少要保证大伙儿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

    自家吃饱,别人饥荒,不等流民来抢,村里人也得把她们这几户人家端掉!

    帮大伙儿有饭吃,也是为保护自己,毕竟在古代没有完整法律体系的社会里,没有灾难时,都谁都指望不上,有了灾难后,能保护自身的,更是只有自己。

    更别提梦里她已经见识过饿殍遍地,人吃人的地狱景象了,为了保护两个女儿不再遭遇梦中的经历,村里人,能笼络一点是一点!

    经过她深思熟虑后,认真的看向老村长提议:“酒楼掌柜有能耐跟镇外搞粮食,我能借机买些比市面上便宜不少的粮食,只不过酒楼只用大米白面,我也只能跟着买精粮。”

    “但村里大伙儿若是从我这搞些便宜的精粮拿到镇上换糠菽黑面,想来比镇上直接花银钱买粮划算得多。”

    王厚德没想到胡娟竟然还有这样的门道,惊喜万分,只是一想到村子里那些地痞流氓,顿时又愁了起来。

    “大丫娘,你这是大恩,但村里不是人人都有恩就报,再遇到个像你大哥那样,或者王癞子那样的人,见你有门路,知道你家粮食多,眼红去抢可怎么办,你家都是些女娃娃。”

    胡娟点头,随即说出自己的想法:“这问题我也想到了,我不可能什么人都帮,况且,我即便帮了其他人,也要让其他人知道我的恩情,这样一来,他们才能见我有事时,愿意报恩于我。”

    “所以,我不会轻易的让人得到我的帮助,要让他们自己去争,去经历,去努力,只有让他们知道不容易,才能将我的帮助放在心上。”

    “那你打算怎么办啊?”王厚德好奇的问,他自问当了半辈子族长,怎么着也应该比胡娟小自己一辈的个孩子强。

    却不料,他刚才竟没猜出胡娟的打算!

    胡娟不知道王厚德因为自己突然有了挫败感,将她的主意说出。

    “我打算放出消息,就说酒楼的掌柜预备从镇子外面订一批精米,价格比镇上便宜许多,我打算跟着订一些,问村里有没有人一起,愿意的就来找我,每斤只要交三文钱的定金。”

    “我想过了,大伙儿可能一次性拿不出太多银钱,只能付得起定金。”

    “所以可以先让大伙儿交了定金,我垫付剩下的钱,等大伙儿拿上粮食,去镇上换到足够的钱粮,再回来还我银钱。”

    说罢,她看向王厚德和村长:“我这主意如何?”

    既用定金筛选了不信任她的人,又能让信任她的人感受到真实的回报,和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最后提高自己在大伙儿心里的重要程度,让大伙儿记住她的恩情!

    王厚德也觉得这法子极好,最坏的人从一开始收定金就被筛出去了,后面的人不光借她的门路能买到低价粮,还能真切受她一回恩。

    确实不错,见他点头,王金山也不耽搁了,转头去召集村里人。

    因着旱年,家家户户除了腿脚不便的老人,还有年幼的孩童,其余壮年不是在山上挖草根,就是刚从镇上渡口回来。

    恰好是晚饭的时间,省着粮食吃的大伙儿都搭伴儿在村子里瞎溜达。

    刚得了令回家的王金山,一进门不待喝口水,就朝自己的媳妇儿吩咐:“秋丰,快,赶紧把跟着我一起,到村子把大伙儿都叫到晒谷场上。”

    晒谷场?那可是村里除了秋收,只有遇到大事儿才会去的地方!

    林秋丰听到自家男人这么说,连忙照做。

    没一会,大伙儿人传人,都知道村长要人们去晒谷场集合。

    “怎么回事?这大旱年的,晒谷场一粒米都没有,去那干啥?”

    “应该是有大事儿要宣布,咱们赶紧去吧,去晚了,错过消息就坏了!”

    “也对,走,去晒谷场瞧瞧。。”

    一炷香的时间,晒谷场上聚集了差不多除了老人小孩,村里所有人。

    王厚德让王金山仔细清点了一番,发现基本上大伙儿都到了以后,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大丫娘在镇上开铺子,听富贵人家的丫鬟小厮说,北边有难民来咱们汾洲避难,过不了几日,极有可能流窜到咱们村子附近!”

    “为了保证咱们村子的安宁,我和村长俩人商量,决定像战乱时那样,给村里编上巡查队,每天晚上都要坚持巡查,看到不是咱们村子的人,立刻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