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分高低

    听闻今日人人皆有优惠,又有郑松的帮忙,人群重新平静下来。

    郁知秋跟胡莺负责卖,王氏三人包,五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轮到郑松时,郁知秋含笑跟他道了谢,低头交代胡莺多给几个,当作方才他出面帮忙的谢礼。

    胡莺不知郑松的身份,忆起他方才的举动和郁知秋对他的态度,想来是摊子上熟人,笑容里多了三分甜。

    郑松看着老道,实际上还是个单身汉,他整日跟衙门里的汉子打交道,甚少跟年轻姑娘有来往,胡莺笑得越甜,他心里越慌。

    买了粽子顶着一张红脸回衙门,郑松始终忘不掉那张带着甜美笑容的脸。

    今儿只准备了粽子没有卤肉卷,郁知秋想着或许会有熟客来摊子上买早餐,不时煮一些粽子备着。

    若是有熟客来买早餐,便卖五彩粽子给客人,总之不让客人白跑一趟。

    不过摊子上只有一口锅,煮的份量不多,几乎是刚出锅就卖没了。

    好在客人中有不少是出来买菜的妇人,这些人更愿意买回家煮着吃新鲜的,倒也能应付得过来。

    因着是现包的粽子,难免需要客人等一等,若是在别的摊子前等,有些人可能会不耐烦,百味小摊前的客人却没有不耐烦的。

    五彩粽子颜色艳丽,大伙都是头一回见,正觉得新奇,等粽子的功夫,还能看里头的人现包粽子,瞧瞧里头有什么馅。

    不少妇人把馅料暗暗记在心里,暗自琢磨着自己回家是不是也能包来试一试,不说拿出来卖,一家人吃也是不错的,凑在摊子前看得津津有味。

    甚至有些人拿到粽子还舍不得离开,还得跟周围人聊几句才挤出人群,百味小摊的摊前这一上午一直聚着人。

    今天卖五彩粽子比平时费时间,收摊的时辰比平时晚了许多,摊子还没收利索,刘家三兄妹都下学过来了。

    刘三河跟刘百灵在前头蹦蹦跳跳地跑,刘二毛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在后面。

    张氏这个年纪的老人,最喜欢活泼的孩子,笑着道:“三河跟百灵比从前活泼了很多,尤其是百灵,她的变化最大。”

    家里几个孩子的变化,郁知秋最清楚,她眼里溢出温柔:“三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从前是我不好,让他们跟着受苦。”

    郁知秋说的是事实,刘家三兄妹从前的确吃了不少苦,张氏没法昧着良心说假话,安慰道:“都过去了,现在你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一家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娘,那么多馅都卖完了?”刘三河的声音带着惊喜,钻到摊子后不住打量,瞧见只有几个空木盆,忍不住发问。

    郁知秋笑着点点头:“卖完了,大伙挺捧场的。”

    刘三河眼里闪着亮光,暗自在心里算账,五种馅料全卖完了,今天一天卖的钱恐怕能抵平时好几天的。

    摊子上还有其他人在,刘三河只在心里算了算,没有大大咧咧说出来。

    “二毛,你过来一下。”

    郁知秋从摊位底下提出个篮子,递到刘二毛面前:“把这些送到佩兰家去,送了就回来,别在张家吃饭,我们放好东西去镇口等你。”

    王氏笑嘻嘻凑过来打趣:“我说你这当娘的也不知道体谅体谅儿子,二毛难得见一回佩兰,你让他多待会,两人说说话。”

    “小儿女见面的时间少,难得光明正大去一回,不让二毛看够本,他回家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

    刘二毛被王氏的话打趣得面红耳赤,张氏也笑着道:“二毛,你别急着往回赶,我们不着急回村。”

    胡家婆媳俩是过来人,岂能不明白刘二毛的心思,虽有打趣的意思,却也是好意。

    刘二毛内心当然想多待一会,但他不好意思承认,装作没听见,红着脸提着篮子丢下一句:“我早去早回。”

    刘二毛提着篮子脚下生风,王氏眼睁睁看他走得跟跑似的,乐得噗呲一笑:“瞧把二毛给急的,二毛娘,我记得二毛快十八了吧?”

    郁知秋把刘百灵拉到面前搂了搂:“快了,还有几个月满十八。”

    “二毛也该急了,和二毛一样大的后生,家里孩子早满地跑了。”张氏坐着包了一上午粽子,人有些累,坐在凳子上捶腰,胡莺见状忙蹲下给奶奶帮忙。

    王氏看向胡莺的眼神满是疼爱,寻出小凳子放在她背后,让她坐着给奶奶捶腰。

    要等刘二毛回来,郁知秋等人也不急着搬东西,忙活一上午大伙都有些累,索性坐下来歇着聊天,松快松快。

    张氏享受着孙女的捶腰,自己换着手揉手腕,心里感叹都说二毛娘挣钱厉害,她却觉得二毛娘几母子辛苦得很。

    做生意笑脸迎人,嘴上要招呼,手里要做事,不是玲珑人做不来这份事。

    乡下妇人聊的话题来来回回也就是那些,家里的孩子,地里的庄稼,菜地里的菜,圈里养的鸡和猪。

    这些活家家都有,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难处,往外头说一说,大伙互相学一学,也能琢磨出些好方法。

    这不,李秀娥跟张氏说起了今年的猪崽:“王家妹子的眼力真好,她给我们选的猪崽壮实能吃。”

    “哎哟,一到吃食的点,嚎得隔壁两家都听得见。我家春丫说,最近半下午还得加一顿,一天打猪草得跑两趟。”

    张氏在外还是很给大儿媳面子的,笑道:“我家的猪一向是大虎娘在照顾,每年屠夫来杀猪都说我家的猪比别家养得好。”

    王氏捂着嘴乐,奉承道:“我懂个啥,还不是跟娘学的,要说我养得好,不如说娘教得好,我看今年娘喂的猪,比我去年养得还好。”

    “那也不是我的功劳,是你闺女的功劳,今年的猪是她养的。”张氏笑着握住胡莺的手,不再让她给自己捶腰,想让她歇歇。

    胡莺顺势握住张氏的手,祖孙俩相视一笑,能看得出来两人感情很好。

    张氏不像村里其他老太太,一门心思只挂在孙子身上,她疼孙子也疼孙女,都是自家的孩子,分个高低贵贱干啥。

    再者胡莺勤快,嘴巴乖,她小时候张氏带得也多,祖孙之间感情一向不错。

    胡家分家后,张氏被二房寒了心,表面上强撑着,私底下很是难过了些日子,王氏是当媳妇的,有些话不好说,便教着女儿去安慰婆婆。

    胡莺懂事,那段时间常陪着张氏,变着法子哄奶奶开心,祖孙俩一块做事一块聊天,一段日子下来感情越发深厚。

    张氏夜里跟胡老头说私房话,说起孙女时,语气中难掩疼爱,暗自打算着等孙女出门时要多给些压箱底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