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1章 另有玄机

    贾大人再次驾临林府,一边走一边冲黛玉抱怨:“姑丈太过分了,入阁那么大的事情,是我能掺和的么?”

    黛玉笑眯眯的看着贾琏,心里盘算着,表哥有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乱的气度,此刻气急败坏,想来是父亲的错,给人逼急了。

    “大人的事情妹妹不懂,都是一家人,看在母亲的面上,表哥原谅父亲则个。”黛玉为林如海说话的同时,心里想着晚一点找父亲问清楚。

    “你姑父说一起回来的,怎么你先来了?”贾敏出现并好奇的问一句,可见此前林如海派人回来传话了。

    “不想跟他走一起,免得有人说闲话,所以先过来了。”贾琏绝对不会承认,他是提前翘班的事情。

    贾敏何等聪明,立刻意识到有问题了,口中不禁试探一句:“你姑父为官素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林家子弟又不争气,帮手一个也无。”

    黛玉在一旁补刀;“林家人是不争气么?是太争气了,争气到盼着父亲去死好继承这点家业。”

    家丑不可外扬,这事小表妹真不在乎,她姓林不假,当初在扬州林家人干的事情,她可一件一件都记着的。

    这么一说,贾琏也不好意思找林如海的麻烦了,毕竟人家才是一家人嘛。

    端起茶杯,假装喝茶,掩饰一下,顺便借机转移话题:“妹妹秀外慧中,才华勇气不让须眉,可惜不是男儿身。”

    黛玉被夸的脸上发烫,看着贾琏的眼神也有点躲闪了。

    此时外头林如海进门了,家里的仆从一拥而上的伺候,林如海见贾琏在内便笑道;“你们先聊,待我去更衣。”

    换了一身衣服,林如海出来笑问:“你们刚才聊的啥?”

    贾琏看一眼林如海便道:“姑父眼袋有点重,面色也不好看,听说又纳了一房妾室,要爱惜身体啊。”

    话题给一竿子支的八丈远,林如海一阵尴尬,贾敏微微一笑起身道:“你们聊,我去歇着。”

    黛玉看看母亲离开,选择坐在边上没动,反正林如海也不会撵走她。

    等贾敏去了,林如海才开口问:“内阁增补一事,你有何看法,说来听听。”

    看这架势是真的在乎,语气也极为随意,一点都不拿贾琏当外人。

    对此,黛玉的眼珠子盯着贾琏,不灵不灵的闪动,贾琏也不好太过敷衍,想想便道;“此事的重点,不在增补内阁成员,而在陛下意欲何为?”

    林如海顿时愣神,这个角度是他此前没考虑过的。仔细回想一下承辉帝的一贯作风,突然抛出这么个大料,一定有别的目的。

    就增补内阁成员的事情而言,林如海有过全面的考量。法理上内阁多少人,对于皇帝的权力影响不大。当然要看皇帝是否强势,如果是个性格柔弱的皇帝,即便内阁五人大臣足够强势,照样能压制皇帝。这在前朝有过先例,不是想当然的事情。一旦出现内阁与皇帝意见无法达成统一,君臣之间都不肯退让,长期对峙的可能性就会出现。如果像万历那种不负责的皇帝,国家就会出现大问题。

    君臣博弈就是这样,你退一尺,他进一丈。

    “继续说!”林如海决定先听听贾琏的意见,毕竟要说熟悉皇帝,还得是贾琏。

    “要确定一点,今上颇为务实,在朝为官,可不能只看上面,还要学会看下面。也就是说,陛下对于当前的国家现状并不乐观。此举,有两种可能,一者为敲打内阁,二者陛下有事要做,担心群臣掣肘,故而先以加奉安抚群臣,后抛出增补内阁,至群臣不至于联合起来反对该举措。不出意外的话,也就是三五天就能见分晓了。回到内阁增补一事,一动不如一静,越早跳出来争夺的人,可能越是最先出局的那一个。”

    心情躁动了一天的林如海,被这一番话彻底的冷静下来。毫无疑问,现有内阁五人,肯定是要反对增补人员的。如果此事属实,林如海觉得自己机会很大,毕竟最强大的竞争者莫过于户部尚书宁克,以往户部尚书都是内阁大臣兼任。但宁克为京官的时间太短了,这是天然瘸腿啊!两个名额,林如海觉得怎么都会有自己一个,所以才如此的急切。现在嘛,林如海觉得真就未必了。

    冷静下来的林如海忍不住会想,陛下是不是根本不想增补人员,而是为了接下来的要做事情做掩护。

    “琏哥儿,你觉得陛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林如海彻底放弃了架子,真心实意的请教。此前,还是端着一点的。

    “陛下最关心的问题,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财政,没钱皇帝都做不稳,其次是吏治,因为吏治败坏,引发的两次大规模的民变。当然了,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其实是一个问题,巩固皇权。所以,任何不利于皇权的事情,陛下都是反对的。如果民生与皇权之间发生了冲突,陛下肯定选择皇权。这一点毫无疑问。如果我是姑父,一定会好好就吏治的问题做一篇文章,我建议泛泛而谈,不要深入,免得得罪人太多。”

    林如海听罢陷入了沉思,贾琏也不着急,端着茶杯不紧不慢的喝,茶叶是明前的,毕竟是苏州大户,林家的茶叶很不错。

    趁林如海沉思的当口,贾琏起身,不紧不慢的四处走动,东张西望,说起来一直没时间好好看看林家呢。

    黛玉悄悄的跟上贾琏,二人过中堂至后院,一路上看着一个北地宅院里,多有江南风情,还是一些旧痕迹,贾琏都忍不住感慨。林家列侯传了五代的,底蕴深厚,贾家没法比。等一下,林家传了五代,贾家到他这才四代。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琏哥哥,父亲在想什么?”黛玉悄悄的发问,贾琏笑着摇摇头:“不知道!小孩子别多问。”

    “不说拉倒,我还不稀罕呢。”黛玉气的跺脚,最气的还是小孩子三个字。

    走了十分钟左右,贾琏又回去了,林如海应该都想明白了。

    果然见两人前后脚回来,林如海起身道:“一动不如一静,还是什么都不做比较好。争来争去的,别忘记内阁成员是要陛下点头的。”

    “奏折也不写么?”贾琏好奇的问一句,按说写点文章,泛泛而谈,倒是没啥大不了的。

    “这个时候写一份这样的奏折,不合适。”林如海果断的决定,贾琏想了想,点点头:“也是,倒是我想差了。”

    黛玉没听懂,急的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还是林如海心疼女儿着急,解释一句:“此时谈吏治,恐招群起而攻之!”

    贾琏又补一句:“即便陛下确有整顿吏治之心,此举看似先人一步,也有成为众矢之的的风险。姑父位至总宪,没必要冒险。不出意外,姑父卸任总宪之日,即入阁之时。说到底,还是竞争对手不行,姑父即便什么都不做,照样鹤立鸡群。”

    黛玉很好奇的问:“怎么,琏哥哥以为,当朝的阁老能力都不如父亲么?”

    这个问题林如海听着都觉得脸红,你怎么好意思问的。

    好在贾琏没觉得有何不妥,反而很耐心的解释:“不是能力的问题,是想不想和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内阁五个大臣,哪个不是从基层做起?每个人都是做官的好手,做人的人精。他们能进内阁,就一定会有很多官员追随,被众人抬进内阁后,阁臣们肯定要为下属谋福利。还有家族方面,亲朋故旧等等,这些人构成了一个利益群体,导致阁臣们在做任何一个选择时,都要考虑的很周全。也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决断力。当今陛下有刷新吏治及政务的主观要求,意在避免前几年国库空虚民变四起的危机重演。从既得利益集团的角度看问题,任何改变都会伤害到既得利益者。”

    黛玉听的很投入,忍不住问一句:“那皇帝该怎么做呢?”

    “嗯,从目前的情况看,陛下采取的策略,应该是针对某个群体下手,换一批人的同时,警告群臣。当然了,这样做都是短期效果,暂时能起一点作用,时间长了,换上来的人没准比前任更糟糕。陛下心里也很清楚,但他不能什么都不做。这就好比一个病人,只能不断服药来压制病情暂时不会过分恶化,但怎么说呢,治标不治本,还是会一点一点的恶化。”

    黛玉听傻了,聪明的她不难看出,这可能是个死结,还是很不甘心的问:“治乱循环,书上有看到,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么?”

    贾琏很肯定的告诉她:“没有,至少目前没有。将来有没有,不知道。”

    晚饭是在林家吃的,贾敏胃口很不错,吃的比贾琏都多。贾琏注意到黛玉的胃口,一顿也能吃两小碗饭了,甚是欣慰。

    饭后林如海送走贾琏,回到内堂见贾敏还在等着,过来坐下拉着妻子的手道:“我想劝存周外放为官,你觉得如何?”

    贾敏听了摇摇头:“不怎么样,有的事情能不做还是别做,免得落下埋怨。”

    林如海听了这才熄灭了心中的念头,他不是没看出来,贾家大房二房之间的关系不和谐。贾政在京,并没有给贾琏带来太多的帮助。

    次日,户部按照皇帝的旨意,整理出新的俸禄账目,宁克赶着下值前进宫汇报。他很清楚,现在着急没用,埋头做事才是最佳应对。

    宁克也听说了,林如海这个很有资格的总宪也是安如泰山,心里很是佩服。自己是因为没有机会才不活动,他明明有很大的机会,却依旧不活动,选择正常的办公,任凭别人上蹿下跳没看见,真是好定力,反正自己是做不到的。

    承辉帝听取了新的俸禄报告后,突然问一句:“户部存银几何?”

    宁克胸有成竹的回答:“户部银库有雪花银一千三百万两,央行账户上有三千万元。臣拟将户部存银补充到两千万两,今后两年酌情减少提供寸银给央行铸币。今后户部还是要不断的增加存银数量,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的央行就是一个垄断的铸币厂,以及管理全国银行的机构。从户部的角度看问题,央行实际上是分走了户部很多利益。鉴于皇家央行的特殊性,宁克有的担心也是必要的,他还不能明说,只能用通过增加户部寸银来表达态度。

    宁克的担心是什么的,当然是担心银行成为皇族的提款机啊。

    随着太上皇的落幕,央行现在的架构,皇族占据了绝对优势,有必要进行平衡。

    很明显承辉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一时半会的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安抚道:“卿的意思朕明白。”

    然后就没然后了,现在这种不缺钱花的现状,承辉帝爽呆了,就算发现问题,也没有主动去改变的意愿。

    拿着皇帝批下来的方案,宁克回去组织发俸禄了,要在五月端午前发完,别耽误大家过节嘛。

    端午节热热闹闹的来了,承辉帝也过上了登基以来最舒心的一次节日。为此,他还得意去一趟西山皇庄,见了在“荣养”的太上皇。

    父子二人一起喝了两杯后,承辉帝令人撤下酒道:“父皇年龄大了,少喝点对身体好。”

    太上皇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儿子,毫无感情的语气道:“听说你做的不错,朝廷财政问题基本解决了,官员欠户部的银子,你打算怎么处理?”承辉帝没想到太上皇能问这个,想了想才道:“肯定是要追回的,毕竟是国库的银子。”

    太上皇沉吟片刻才道:“缓一缓吧,着急不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