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啊,你快醒醒吧,爸妈都回来了,都回来了。”
“是啊儿子,醒醒吧,妈给你包你最爱吃的抄手!你知道的,我做的抄手最好吃了!”
“儿子出这种事儿都怪你,你个当妈的不好好在家里待着带孩子,一心就想着创业搞钱,这下好了,儿子出事儿你都不知道。”
“你还好意思说我一心扑在事业上,你要是能做出成绩我能那么拼命吗?从原来的滴酒不沾到现在的醒来就喝酒,你知道我为这个家付出多少吗?!”
声音在一个漆黑的空间里回荡着,陆子野揉着脑袋,从一束光里站起身来,听着这熟悉的声音,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从心底里冒出来,他知道,那是老爸和老妈的呼喊声和吵架声。
陆子野是单亲家庭,从小接受的就是放逐式教育,简称留守儿童。
小时候跟着姥姥姥爷,再后面跟着爷爷奶奶,十一岁开始陆子野的心智渐渐成熟,早熟的孩子脾气都倔,受不了一丁点儿委屈,有一次在奶奶家,陆子野被年长他几岁的几个堂哥欺负,他拿着铁锹追着几个堂哥打,吓得几个人满屋子乱窜,打完了,堂哥们没哭,他先哭了。
那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委屈,让他记忆深刻的同时,也给了他一个坚定的信念,从那以后就下定决心:“我陆子野绝不苟活于别人的屋檐之下!”
陆子野倔强的搬回了自己空荡荡的房间家,开启了留守儿童的生活。
和大多数留守儿童一样,为了让父母有机会回来看看自己,为了让爸妈多夸自己两句,拼了命的努力,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儿子有现在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当父母的真的很欣慰,把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家里老人教得好,孩子自觉性高,但他们从来没有关注过孩子究竟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
第一次下厨,为了吃上一口热乎的面,陆子野费劲巴拉的从菜市场买回来大堆食材,各种酱料,各种调味品买了个遍,结果因为失误,猛火把油烧燃了,一个没注意,滚烫的热油直接淋到了脚面上,当时就鼓了个大包。
陆子野忍着痛,流着眼泪吃完了那天炸糊了的面条,没有怨言。
还有次家里漏水,大水淹没了他的床,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三更,陆子野忙了一夜,靠着湿漉漉的枕头睡了一夜,第二天发烧39℃,直接晕了过去,要不是邻居发现的早,留不留得住小命儿还两说。
陆子野父亲是个工程师,常年在外奔波,母亲是个女强人,管理着一家时装设计的公司,时常因为工作忙的焦头烂额,用她的话说:“一心扑在事业上,只为了给陆子野一个美好的未来”。
好在,父母虽说缺席了陆子野的生活,但是依旧经常打电话问候自己,什么都给他最好的,可以说要什么给什么。
对于父母,他甚至了解的不多,但是听到父母的声音或者看到父母的照片,依旧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以至于听到这个声音,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