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章 地段医院

    老段痛风入院的第五天已经痊愈。痛风其实就是尿酸代谢与平衡出了问题。普通市民痛风复发一般不到100块钱就解决问题。像老段这样的人,一旦进入医院,住院要交3000元门槛费用,另外要交2000元押金。形式上2000元属于押金范畴,但实际上这2000元都给你办理了不能报销的自费药品。也就是说,老段痛风从入院到出院前后5天时间,费用一般在一两万元,三分之一费用是检查、化验杂费。对普通市民来说,是极大消费,对老段这样企业家,根本不需要为钱而发愁。

    准备给老段办理出院手续时候,心脏方面主治医生告知,老段心脏瓣膜问题依然需要住院观察候诊。

    段立雅刚刚松弛的心理,又紧张了起来。因为她希望迅速把老段从医院接出来,然后赶紧回家,在把两个孩子接回家。这样给孩子休整的时间,接着去幼儿园和学校上课。老段再次住院,段立雅有些非常为难:不陪护老段吧,她是董事长,自己已经陪护了三天,公司人都认为段立雅是老段最合适人选,老段住院,最佳陪护人自然是段立雅,现在派谁过来都不愿意,不是不愿意巴结老段,而是大家都怕打扰搅黄了老段好事。肯定大家都不愿意来,老段的司机更是这个意思。所以,司机把账结了以后就离开了 。段立雅问多少钱的时候,司机竟然笑笑没有回答。

    现在,有必要对这个医院进行补充说明:老段对这个医院非常熟悉,与贾空有关。因为贾空媳妇曾经是这个医院的总护士长。

    许多市民对这个医院有偏见和不理解。这个医院原名叫:108国道地段医院,位于汉江之滨北方108国道50公里处国道旁,108国道距离汉江之滨城市50公里,处于一个集镇上,这个集镇由两个村组成,只有2000人常住人口。

    过去医院的工资拨款发放。承担108国道来往人员和两千多人急诊,以及周边农村就诊问题。但现实是,集镇上依然有乡医院承担,地段医院属于特殊地理环境的一个医院,因为108国道远离汉江之滨城市,因为特殊地理位置与地段,需要设置这个医院。

    这个医院最大好处,就是在三年疫情特殊期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8国道地段医院,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远超过一个县级普通医院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医务工作者有近百人编制,地段医院属于国家正式事业编制企业管理特殊机构。

    贾空老婆原来就在这个医院,她媳妇学历是大专护理专业。按理大专护理专业在县级和市级医院,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中级职称护工而已,甚至连高级职称还不一定能够聘任上。就因为在地段医院,不但晋升为高级职称,还是地段医院的总护士长。地段医院平时也就几十人入院,每天就诊人数还没有医院编制数多。也就是说,空床率基本上在80%,只有在疫情期间,这里隔离人员最多达时达到500多人,大大缓解了城市压力。

    随着时间推移,这里集镇由于撤乡并镇,除留有兽医站和卫生院外,所有机构全部撤销。集镇也衰败起来。最为明显的就是地段医院,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依然省属由汉江之滨地区代管单位,最后类似医院,统一由省级直管下放到市级直管。

    下放直管之后,发现原地段医院主任医生,副主任医师有一半都在这里,是人才资源极大浪费。最早准备把人员进行调整,地段医院依然在这里保留。划归地方之后,这里只有两个村,不到两千多人。随着集镇人口往城市迁移,这里常住人口只有五六百人,而五六百人的集镇,却拥有近百人的地段医院,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等中高级职称人员60人之巨。

    于是,决定将108地段医院迁至汉江之滨的北郊,名称只去掉了108,依然保留地段医院名称。

    段氏建筑集团是汉江之滨最大的建筑公司,技术力量和设备最为齐全,因此,理所当然的地段医院建设由老段公司中标,两个省级单位竞标,但省级单位明知从外地来汉江之滨进行工程建设,首先是普工和民工聘任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各种设施的转场搬运费用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所以老段集团公司不但中标,而且顺利实施了地段医院建设。

    老段亲自三年建设实施了地段医院,加之有贾空媳妇在这里当护士长,使老段在这里如鱼得水,他对这里的方方面面非常熟悉。

    为什么要把地段医院搬到汉江之滨郊区?因为汉江之滨城市人口有75万人,只有两个区级医院和一个市级医院。其余全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应该说,地段医院的技术实力和新院规模标准为三甲医院,仅次于市医院。

    而市医院头一天挂号,第二天才能就诊看病,两个区级医院也是早上挂号,下午才能看上病,许多人到市医院和区(县)医院去住院,入院在过道加床,还没有搬到病房,就已经办理了出院。原因是一般最短需要在过道住七天,而产妇生产住院时间一般为七天,最长的有15天时间才能搬到病房,一般的住院时间在15天时基本控制住病情,能够出院了。许多人玩笑说:“你又到市医院去住过道了。”这是市医院人满为患最明显写照。

    而新建设的地段医院,总共有500多张床位,技术力量雄厚,医院招聘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就连最基本的护理人员都是本科水平。但地段医院各科室总床位500多个,住院人数不足100人。也就是说,住院的每两个病人有一位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这种奇怪的医疗现象不知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地段医院就医人员少,医务人员多,形成了强烈反差。

    地段医院的档案工资特别高,而实际领到的工资又特别低。比如贾空老婆,她在这里既是高级职称,又是总护士长,她的档案工资应该为12000元,但现实她上班时候,每月只能领到6000元工资,剩下的6000元,是单位扣发的绩效工资,年度、季度奖金,加班福利,补助,以及地方津贴。这些费用都记录在档案之中,医院有钱就发,没钱了只能作罢。医院没有这么多钱,国家又不可能给医院拨付工资,所以,贾空老婆每月只能领到6000元的工资。

    为什么医院扣除福利待遇,津贴和绩效工资,还有近乎一半工资领不上,还乐意在这里干工作?

    这是因为贾空老婆应该承担500人护理管理工作,实际上这里只有近百人的住院人员,像心血管科这样的科室,几乎常年没有住院人员。她只承担了不足1/5的工作量,所以乐于拿着6000元工资在这里工作。贾空老婆退休之后,她的退休金为8000元。大家有些不明白,上班时候工资6000元,而退休以后应该说比上班时候要低,但偏偏出现退休之后养老金高,正是因为档案工资很高缴纳的保险费高,所以退休养老金就相对较高。

    在汉江之滨退休之后能拿到每月8000多养老金补助,也算是一个奇迹。在汉江之滨又有多少人是医院的总护士长。

    许多研究生甚至于博士生,她们应该拿到八九千元的工资,实际上每月只能领到五六千元工资。许多人挤破头的往市医院和两个区医院调。调不进去借调也可以,因为借调过去,由地段医院发五六千元基本基本工资,还可以在新单位领到四五千元的补助津贴费用,这也是合算的。

    老段和段立雅是外行人员,并不知道医院里的这些特殊情况。地段医院留下老段,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外人是不明白的。

    负责老段心脏瓣膜的主治医师,现在已经45岁。现在还是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要晋升主任医师,一是要有重大突破性的临床手术,而且必须保证成功,二是必须要提交一篇国家级发表的医学相关论文,论文是需要临床手术和病例积累总结。

    老段这个病例最为突出,瓣膜出现问题进行心脏手术,在市医院每周要做几例这样的手术,但老段是因为特殊环境恐惧,惊慌和极度疲惫与顽强抗争情况下产生的瓣膜损伤,这种病例在全国不多见。手术总结与分析,以及图片例证和实践,在全国具有指导性和参考性。通过这个病例既完成了手术实践,又完成了全国性的论文发表,副高级的职称可以顺利晋升为主任医师。

    这是老段主治医生个人想法。

    同时,心血管护士站三位护士,在两年前三人私下集资15万元,购得排异“特效药”,今年下半年就过期了,一直存放,过期之后三位护士每人的5万块钱就打了水漂。一旦把这个药物卖给老段,可获得30万元收入,不但平了15万元的个人款项,每人还可获得10万元收入,这样巨额的收入,可以说是工作一年辛苦所得。

    护士站护士更需要老段进行配合,销售这一批药物。

    更主要的是,心血管科每年要完成三千万元收入任务,年底才会有绩效考核工资。

    老段一个手术,便可以获得200万元左右的丰厚收入。这是因为老段是企业老总,而且是汉江之滨最大企业老板。地段医院盯着老段已经有些时间了,他们根据老段的体检报告多次进行分析和论证,认为只有从老段的心脏瓣膜入手,医院这两百万元的收入才会有保证。老段不存在医疗报账,更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甚至于给老段开列胎动检测费都可以列入其中,没有人查账。

    读者认为作者这里胡说八道:老段不是男的吗?怎么会出现胎动监测费用?

    这里必须说明,老段假如正常手术,也就20多万元,要把20多万元,扩大到200多万元,这180多万元各种费用,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切基本费用都可以走医保,唯独像胎动监测,温室胎儿护理,温室保养这样的莫名其妙费用,强加在老段的身上才能作为自费项目。

    老段只注重身体健康,不会看费用清单。也没有任何人审查,没有非医疗专业人员能够看得懂的。所以,这种费用强加在老段身上最为合适。

    把20万元费用扩大到200万元,报销20万元,剩余180万元需要调集新入职的研究生,博士生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完成。

    只有她们完成的病例和诊疗记录,才能顺利报销账务。

    俗话说 ,恋爱时的女人智商为零,现在段立雅和老段关键时候,段立雅能够答应老段做手术,而且能够顺利的签这个字。

    让老段继续住院,倒是无所谓,第一,他信任这里的医生,信任白衣天使对自己身体的负责。但他不知道,这些白衣天使没有为他身体负责,而是看上了他雄厚资金来源,以及对医院的贡献。

    老段征询段立雅意见,段立雅提出这事需要和母亲进行交流和确定。

    段立雅到母亲南坡庙宇见母亲,母亲不同意老段手术。段立雅心里十分纠结,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老段和医院。

    此时,一位年轻的护士走进病房,她是负责老段护理工作的一员。护士微笑着对段立雅说:“段女士,关于您先生的手术,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保障他的健康。”段立雅看着护士,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她不知道是否应该相信这些所谓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