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章 悲哀的太子

    【刘据,大汉武帝刘彻之子,身为刘彻的第一个皇子,备受刘彻的喜爱,年仅七岁,就被刘彻立为太子。

    刘彻甚至为其专门建立了一座博望苑,用以让刘据结交所用。

    刘据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武帝嫌他不像自己。后来武帝所宠幸的王夫人生了皇子齐怀王刘闳,李姬生了燕刺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刘髆,加之时光流逝卫皇后逐渐老去,武帝对皇后的宠爱逐渐衰退,因此皇后和太子经常有不安的感觉。

    但刘据从小便聪明伶俐,深的百官的喜爱,加上其舅舅乃是当朝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刘彻也没有动废太子的念头。

    刘彻感觉到此事后,对刘据的舅舅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说:“我朝有很多事都还处于草创阶段,再加上周围的外族对我国的侵扰不断,朕如不变更制度,后代就将失去准则依据;如不出师征伐,天下就不能安定,因此不能不使百姓们受些劳苦。

    但倘若后代也像朕这样去做,就等于重蹈了秦朝灭亡的覆辙。

    太子性格稳重好静,肯定能安定天下,不会让朕忧虑。

    要找一个能够以文治国的君主,还能有谁比太子更强呢!

    听说皇后和太子有不安的感觉,难道真是如此吗?你可以把朕的意思转告他们。”

    卫青听完后叩头感谢,并转告卫皇后。

    皇后特意摘掉首饰向刘彻请罪。

    后来每当刘据劝阻征伐四方时,刘彻就笑着说:“由我来担当艰苦重任,而将安逸的事情留给你,不也挺好吗?”

    可以见得,此时的刘彻是十分信任刘据的,晚年的刘彻经常出游四方,一旦出门,朝堂上的事全都交给了刘据处理。

    刘据也慢慢的学会了很多东西,但是就怕小人构陷。

    刘彻一生致力于攻击匈奴,年轻时英姿勃发,晚年却也与众多皇帝一样,糊涂了,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刘彻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

    而江充此人本身就是阴险小人,只因太子刘据和他有仇,眼看刘彻年迈糊涂,随即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刘据得到消息后便动身准备面见刘彻,可是被阻拦,刘据始终无法见到刘彻,就这样双方的误会越来越大。

    直到江充率人在刘据的宫中挖出了诅咒的木偶,刘彻大怒,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诅咒自己,刘据也没想到自己的宫中会挖出这样的东西,旁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赤裸裸的诬陷,但是此刻盛怒的刘彻听不进任何谏言,身在甘泉宫养病的他谁也不见,而且想见也见不到,身为太子的刘据都见不到刘彻,更何况百官呢。

    若是刘据和扶苏一般,说不定此刻只会等死,等着刘彻的一纸诏书下来拔剑自刎。

    但刘据不是扶苏,平日里的刘据有着和扶苏一般的性子,宽厚待人,但此刻被逼到绝境,身体里属于汉武帝的血脉觉醒了。

    刘据无法向刘彻证明自己的清白,便招来少傅石德询问对策,石德害怕自己因为是太子师傅的关系被一起处死,于是对刘据说:“在这之前丞相父子、两位公主以及卫氏一家都被此事牵连治罪,现在胡巫和来调查此事的官员掘开地面找到了证据,不知道是胡巫故意放在那里的,还是真的就有,我们自己无法明辩,可以伪称诏令用符节把江充等人收捕入狱,把他们的奸诈阴谋追查清楚。再说皇帝正在甘泉宫养病,皇后以及太子的属吏去请安问候都得不到回复,皇帝的生死存亡都不得而知,而现在奸臣干出这种事,太子您难道不记得从前秦朝太子扶苏被害的事吗?”

    刘据十分着急却无上策,便采纳了石德的意见。

    刘据召集了门客矫诏抓捕江充,韩说怀疑有诈不肯受诏,于是刘据派遣的宾客仿窃符救赵的朱亥,将韩说格杀。

    而协助江充办理此案的御史章赣逃出,去往甘泉行宫见武帝。

    已犯下矫诏之罪的刘据因不知武帝是否在世,便决定起兵。

    因太子能指挥到的车马有限,所以刘据派舍人持节连夜入长秋门将自己的计划报告卫皇后。

    皇后支持后,发动了中宫的中厩车马,取武库兵器,调长乐宫卫队,告令百官江充谋反,太子亲自监斩江充。

    骂道:“赵国的奴才!扰乱你的国王父子还嫌不够吗?又来扰乱我们父子!”

    又在上林苑中的烧死一众胡人巫师。

    苏文逃出长安,来到甘泉宫,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很不像话。

    刘彻此刻还是不相信自己的儿子造反,于是说道:“太子肯定是害怕了,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发生这样的变故。”

    随后又派使者召刘据来甘泉宫当面对质。

    可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派出去的使者因为害怕,连城都没进去,在周边晃了一圈便回到甘泉宫,对刘彻谎称太子造反要杀自己。

    刘彻勃然大怒,彻底相信了自己的儿子,大汉的太子真的造反了。

    于是下令赐死刘据。

    如扶苏当年面对赵高手中伪书的情势一般,刘据面对刘屈氂手中这道不知真假却要置自己于死地的皇帝玺书,向文武百官发出号令:“皇上因病困居甘泉宫,我怀疑可能发生了变故,奸臣们想趁机叛乱。”

    刘彻听闻消息从甘泉宫返回,来到长安城西建章宫,率先掌控兵权,颁布诏书征调三辅附近各县的军队,部署中二千石以下官员,归刘屈氂兼职统辖。

    在失去卫青、霍去病这两大外戚后,刘据在朝堂再无威望如此之大的支持者。

    手中并无正规军队,三辅军队又调遣不得,刘据便派使者假传圣旨,将关在长安中都官的囚徒赦免放出,命少傅石德及门客张光等分别统辖;又派长安囚徒如侯持符节征发长水和宣曲两地的胡人骑兵,一律全副武装前来会合。

    汉武帝时期最大的动乱爆发了,因为太子刘据宽厚待人,在民间名声很好,长安百姓纷纷跟随。

    然而此刻却迎来了军队镇压,百姓知道太子是无罪的,军队认为自己是奉命,双方就这样厮杀一夜。

    最终刘据率领的百姓还是不敌正规军,刘据兵败,在失败后也没有自刎,反而逃出城外。

    皇后卫子夫得知兵败的消息,面对刘彻派来收回皇后玺绶的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卫子夫无法解释自己的清白,选择了自尽以示清白。

    而刘据在出逃后,刘彻责问御史大夫暴胜之擅自阻止丞相斩杀释放太子出城的田仁,暴胜之因惶恐而自杀。

    任安因怀二心,与田仁同处以腰斩之刑。

    莽通捕获反将如侯,以及长安男子景通抓获太子少傅石德,功劳最大,分别被封为重合侯与德侯,商丘成力战张光封为秺侯。

    刘据的众门客,曾经出入宫门的一律处死;凡是跟随刘据发兵的,一律按谋反罪灭族;官吏和士兵有趁乱抢劫的,全部流放到敦煌郡。

    又因为刘据逃亡在外,所以开始在长安各城门设置屯守军队。

    一连串的诛罚使得群臣忧心惧怕,不知如何是好。

    刘据向东逃到隶属京兆尹的湖县,隐藏在泉鸠里的一户人家。

    此地西距潼关三十里、长安三百里,东距函谷关八十里,紧靠当时贯通关内关外的交通驿道,又隐藏在峡谷中,位置非常险要。

    主人家境贫寒,经常织卖草鞋来奉养刘据。

    后来刘据听说有一位富有的旧相识住在湖县,便派人去寻找他,却导致消息泄露。

    八月辛亥日,地方官围捕刘据。

    国储辅君三十八载的刘据不愿被陷他至此的佞臣捉拿受辱,自尽而死。

    前来搜捕的兵卒中,有一山阳男子名叫张富昌,用脚踹开房门。

    新安县令史李寿跑上前去,将太子抱住解下。

    主人与搜捕刘据的人格斗而死,二位跟随太子出逃的皇孙也一同遇害。

    卫太子败后,其妻史良娣、长子刘进、子妇王翁须、女儿(皇女孙)皆在长安遇害。

    事后,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刘彻在遭遇到政治生涯中最大的挫折后,心烦意乱之下来到功烈乡,这里居住的都是征战匈奴的将士,此时的他们已经都变成迟暮之人,刘彻来到这里时受到所有人的欢呼拥护,刘彻看着这些人,不禁想到卫青、霍去病,这些人曾经跟着他们驰骋草原,如今却连马都上不去了。

    刘彻强忍着泪水和乡亲们打着招呼,关心的询问着他们的生活。

    刘彻绕着村子走了一趟,看着乡亲们苦难的生活,又站在为这些功勋们建立的石碑,上面记录着他们的战绩,刘彻想到死去的几十万将士。

    此刻所有的百姓跪倒在刘彻身后,即使生活在不如意,这些朴实的百姓也在发自内心的喊着:皇上,我们还愿意跟着您打匈奴。

    因为身前这位伟大的帝王,让他们不在向匈奴卑躬屈膝,是这位伟大的帝王,让他们挺立了脊梁。

    可这位不可一世的汉武帝终于幡然醒悟:不能再打了,该停下了。

    征战了一辈子,整个大汉已经摇摇欲坠,昔日充盈的国库此刻所剩无几,百姓吃饭都成了一个难题。

    随后,回到宫中的刘彻发布了历史上第一个被记录在案的罪己诏——轮台罪己之诏。

    诏书中明确说明刘彻一生中的诸多过错,公开承认并加以改过,这在历史中是十分少见的。

    汉武帝与秦始皇是很像的人,两人都是改变了国家的局势,拥有超强的政治手段,威望十分惊人,常年征战,为人暴虐,晚年又都在寻仙问道,祈求长生。

    而汉武帝与秦始皇不同的是,汉武帝在晚年遭遇一系列挫折后幡然醒悟,清醒过来安排好后事,而汉武帝的臣子遵循着汉武帝的遗命,成功将汉朝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

    大汉-武帝。

    刘彻看着视频,又看了看旁边的卫子夫,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黑着脸想着什么。

    卫子夫也不敢相信,自己一直勤小慎微,生怕被人抓住把柄,没想到到了最后还是落得自尽的下场,年幼的刘据看着光幕只是很疑惑,不知道什么情况。

    卫青看着视频心中很是悲凉,战场上舍生忘死,可是到头来却连自己的姐姐和外甥都保不住。

    刘彻低下头思考着,所有大臣都不敢说话,整个大殿安静的可怕。

    过了好一会,刘彻抬起头说:“朕决定了,朕会在太子能掌握大局的时候自动退位。”

    这一句话吓的大臣们浑身一激灵,不知道这位汉武大帝是真心还是假意,面对皇帝的权利,是不是真的能放下。

    刘彻转头看着卫子夫说道:“子夫,朕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你们绝不会因我而死的。”

    刘彻摸着刘据的脑袋,郑重的说着。

    卫子夫看着刘彻,笑着说:“臣妾相信陛下。”

    不管是真心假意,卫子夫只能这样说,毕竟她没得选择。

    而卫青看着这一幕心中的不悦彻底消散,他也相信刘彻的为人,更何况他是皇帝,君要臣死臣不想死也不行。

    只有霍去病在旁边一直环顾四周,嘴上不断的询问着江充是谁。

    那模样哪还有一点英俊潇洒的少年将军,活脱脱的一个混世小魔王。

    大秦-始皇。

    嬴政没好气的一巴掌拍在扶苏的头上。

    “你看看你,丢人都丢到后世了,你好好学学人家朱标、刘据,朱标那是命不好,早逝了,可人家刘据呢,人家没兵还敢造反呢,你呢,身边就是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好家伙,一张纸几个字就让你自杀,没出息。”

    扶苏原本就低着头,听着嬴政的训斥,羞愧的将头深深的埋进自己的胸膛,简直像个鸵鸟一样。

    心中忍不住的想:“后世儒家都是怎么教的,合着圣旨都没用了是吧,想怀疑就怀疑,想抗旨就抗旨是吧。”

    大明-洪武。

    “这位戾太子实在是太可怜了,想见自己的父皇一面都见不到,还因为一个误会弄得父子相残。”朱棣感慨着。

    朱元璋一只鞋直接砸在朱棣的身上:“叔侄相残就很好是吧。”

    朱棣此刻倒是嘴硬:“还不是我那好侄子先动的手。”

    朱元璋脱下另一只鞋,想了想,说的也对,于是扔向了朱标:“看你教的好儿子。”

    朱标不是朱棣,硬气是常态,一个闪身躲了过去:“爹,我都没来的及教啊,现在教就允炆那么大,说话都不会说,咋教啊。”

    朱元璋脸色涨红,又无可奈何。

    “那建文三傻呢,找到了没有,咱先抽他们一顿再说,把咱孙子都教坏了,幸好雄英保下来了,要不然咱非砍了他们。”

    随后落寞的说道:“标儿,咱不想像刘彻那样晚年糊涂,不行你直接登基吧,我去陪着你娘。”

    百官的心一下子提起来,心中不断的呐喊:“太子,答应他,答应他。”

    可是朱标嘴角抽搐:“爹,关于你的一生大家都知道,晚年虽然杀人如麻,但是也不糊涂,除了选允炆当继承人都挺好的,我现在可还当不起大明的皇帝,这个家还需要您来做主。”

    朱元璋无奈的说道:“行吧,行吧,人家都是迫不及待当皇帝,怎么到你这都不想当了。”

    朱标微微的笑了笑,百官的心一下子又跌进谷底:“怎么还除了杀人如麻呢,太子真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