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欲求,但是她放心不下这三个人,这就是阻碍她突破第三境的“魔”。
这种温暖的心魔,即便她真的察觉了她也未必能放下,所以王遥故意说了反话。
这个反话就是,她太过懒散,不想突破,所以才迟迟没有突破。
王遥劝她离开自家酒楼,走出舒适圈,实际上是想让她远离修罗门、远离逍遥城。
只有暂时放下她心中时时牵挂的感情执念,她才能认识到自己是个生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精灵。
没错,王遥说钟灵是精灵也不是随便说的,而是确实有这个定义。
王遥在地球上也见过跟钟灵、路漫漫一样先天无欲无求的人。他们四个认为这种人是秉持先天精神而生,灵智未泯之人。
所以他才会说钟灵是“精灵”。
这个精灵可不是像成梨花认为的雍州方言,更不是随口说的无意义词汇。
精灵这个词除了他们定义的这个意思以外,本身也可以发散出很多意思。
比如两个字眼本意构成的词语本意。
精锐的精是优秀的意思,精明的精是聪明的意思,精的意思就可以理解成“更加优越的”。
机灵的灵是活跃的意思,灵验的灵是神圣的意思。因此,灵也可以理解成“显现”。
精是隐含着比较的优越,灵是隐含着静动转换且包含有奇迹性质的凸显。
所以精灵这个词用来形容人的时候,就可以大概理解成,难得一见的奇迹之人。
成梨花毕竟是个仙人。就算这个世界没有出现过精灵这个词,只要组成这个词的两个单独的字眼及其常用词还在,王遥就能保证自己描述的字眼通过大道之音的方式准确传递给成梨花。
到时候成梨花只需略作思考,便也能理解精灵这两个字眼组成的词的含义。
不过看成梨花的样子,她很明显是听说过精灵这个词,所以王遥也就没有用其他方式将这个词具体写法告知给成梨花。
成梨花和钟灵,甚至华丰都知道精灵这个词是雍州方言,这主要是因为有一些话本小说传播的非常广、影响力非常大。
他们三人作为仙人以及势力话事人,对于这些流传甚广的话本小说肯定是要过目的。
有一些写的比较深的隐喻,他们也不会追究,但是如果话本小说中出现了对他们自己或者他们所在势力赤裸裸的污蔑或侮辱,他们也不会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放任不管。
正因如此,所以他们三人都认为王遥的那句“精灵”只是在夸钟灵聪明机敏,完全没有想到这个词拆分字眼后的抽象本意和王遥对精灵这个词定义的深层含义。
“吃饱了。”
王遥慵懒地靠在并不宽大的椅子上,像失去了骨头一样。
“要去结账吗?还是等他们过来再结账,我们先休息一会儿。”
钟灵看王遥的样子,感觉他像是一时半会儿都无法休息好了。
他们俩刚刚每个人都吃了差不多四两面,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量的多少倒还是其次,关键是他们两人做的面是真的很好吃。
王遥这个圣人做的食物很美味倒也没有超出钟灵的预期,关键是她自己这次做的麻将拌面也是异常的成功。
或许是因为她超凡脱俗之后对食材的理解和掌控能力提高,种种微小的量变终于引起了质变。
也或许是面宗提供的食材就是要比问道那种物资稀缺的三省交汇之地要好。
也有可能是王遥跟她心灵交流之后,残留在她心中的平静与安宁使她品尝到了食物不同侧面的美味。
总之钟灵这顿饭吃得很开心。
她看向了王遥迷迷糊糊像是要睡着,却整个人都挂在椅子上的奇怪状态,露出一个很少见的微笑。
也说不定是因为跟他这个圣人一起吃饭才会这么开心。
宗门典籍中记载,意识到圣人有随形好的人,都会在内心中抵触圣人的存在,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持自我,不被圣人潜移默化地影响。
可是钟灵没有感觉到她正在失去自我,所以也就没有在心里抵触王遥的存在。
她非但不抵触王遥,反而感觉王遥越来越亲切了。
钟灵不确定这是不是异性之间的恋爱感情,因为她没有经历过、体会过这种感情。
她只通过话本小说中的恋爱故事总结过一套“恋爱流程”。
首先是女方看上男方的容貌,然后在逐渐接触、了解之后,被对方显赫家世、地位、权力、实力带来的种种特权所打动。
最后就是你爱我,我爱你,男女双方喜结连理。
钟灵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不符合这套恋爱流程,所以她内心的亲近感大概率不是男女之间的恋爱感情。
她最先看上的可不是王遥的容貌,而是他圣人境界的实力。然后她才逐渐被王遥的一些细节举动所打动,不断增加好感。
这种感情应该更接近于敬仰、尊重,而不是恋爱吧。
钟灵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又笑了出来。
王遥刚刚听到了钟灵的问话,也只是懒散地摇了摇头表示等下再说结账的事,可他听到钟灵的笑声之后还是忍不住睁开了眼睛。
虽然王遥没有开口,但是他那略显无辜的眉眼,很明显就是在问钟灵“你在笑什么?”。
“你能告诉我什么叫做爱吗?”
“噗——”
原本躺在座椅上的王遥听到钟灵的话不由得发出了一道奇怪的声音,整个人也像是被瞬间充满气的气球,一下子就变得立体起来了。
“你说的是名词吧?”
“是啊,我想知道爱是什么。”
钟灵换了种方式陈述自己的疑问。
“这个问题我可以为你解答,但是当你知道的我的回答的时候,你可能就很难突破心五境成为圣人了。”
王遥没有直接拒绝,却第一次劝钟灵仔细考虑。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爱是世界观、价值观与精神追求结合之后的体现,是人最极致的精神满足。只要能独自正确认识‘爱’,就代表这个人一定有着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已经明确了自身的道路和前进方向。”
王遥说的这些话并不难懂,钟灵听完之后也是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于是王遥继续说道。
“可是如果我将‘爱’的定义告诉你,你以后再面对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时,就必然会由果反推因,将烦恼迎刃而解。一旦失去切身体会、琢磨的机会,你便难以将这个答案真正转化为你自己的认知,最终会使你无法知行合一。”
“无法知行合一吗?我明白了。”
钟灵似乎是听过知行合一的说法,对此没有任何疑问,王遥感觉有些奇怪。
知行合一这个理论看似浅显,实则普通人难以明悟其中的门道。
就像之前提到的“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一样,这句话也是在强调“认知”与“行为逻辑”的区别。
世界上成功的人有很多,大部分的人成功经历都是透明的,大部分人的成功经历也都是不可复制的。
为什么不可复制?
一个是因为人文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等都有很大差别,另一个就是因为,很多人就算理解了他人成功的本质,也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逻辑。
王遥曾在地球上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他们四位先天圣人住在一起,饮食起居高度重合,所以周边有很多商家都知道他们这比较特殊的“一家人”。
王遥喜欢吃面,有一年冬天他在家附近一家常去的面馆吃面的时候,老板送了他四个苹果。听老板说,这是过节的礼物,特意送给他们的。
可是当时妫因并不在地球。所以王遥就跟老板说,家里现在只有三个人,有一个人去外地出差,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回来。
老板听了之后转头就走了,回到后厨又拿了两个苹果出来,六个苹果刚好够三个人分。
当时面对老板的这种行为,就连王遥这个圣人都惊讶了很久。
这种心性、思维逻辑明显异于常人。如果没有过与这位老板类似的经历,就算是王遥这种圣人都无法在类似的事情上自然地使用跟老板相同的做法。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王遥当然也有超高的情商,甚至能达到随形好的程度。但是他的行为逻辑始终保持在“高情商陌生人”的尺度。
像面馆老板就很明显把王遥这个吃了很多年的常客当成了“孩子辈”亲友,行为逻辑也变成了“充满善意的长辈”。
如果没有把王遥当成孩子辈的亲友,面馆老板就算是王遥这种有圣人心境的人,也绝无可能再补两个苹果。
这种亲疏远近的转变在圣人身上也是会发生的。
完整的记忆就是知,行为逻辑就是行。
没有相关的记忆,就不会有将认知转化为行为逻辑的过程。
就算提前理解了、领悟了,那也只是“假心境”,与先天假心境不同,这是人造假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