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寻师论道

    不多时,便有一位书童前来开门。这书童生得白净,大约十五六岁的模样,眼神清澈而好奇。书童一见诸葛亮,忙开口问道:“请问先生是何人?前来拜访我家主人。”显然,这书童并不认识诸葛亮。当年诸葛亮出征之时,这书童还未来到这鹿门山,故而他们并不相识。

    诸葛亮微微拱手,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吾乃孔明,前来拜见师父庞德公。”书童听闻对面此人声称诸葛亮,不由得上下打量了诸葛亮一番。但见诸葛亮身穿一袭洁白的长袍,腰挂温润的玉佩,头戴精致的冠冕,手拿羽扇,那风度翩翩之姿,仿佛仙人下凡。

    书童忙惊喜地说道:“哎呀,原来你就是师兄诸葛亮。快快请进。吾听恩师时常提起师兄你与凤雏先生,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师傅此时正在药房炼药呢。”说罢,书童便引着诸葛亮向着大堂走去。

    大堂布置古朴典雅,一张大方桌稳稳地置于中央,散发着岁月的气息。靠墙之处有一条神龛,上面供奉着鬼谷子大神像。

    而在外屋忙碌的师母青燕听到动静,快步来到了大堂之中。她一见孔明,便欢喜万分,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说道:“这不是孔明吗?哎呀,多日不见,老身很是想念。”

    而后,诸葛亮看见师母款款前来,忙上前迎接,躬身跪拜道:“孔明拜见师母。”

    师母忙扶起跪拜的诸葛亮,眼中满是慈爱:“孔明,来了就好。不必多礼。”

    而后仔细端详着诸葛亮,深情说道“孔明多日不见,如今消瘦不少。老身这就去给你做你爱吃的汉江大白条和锅盔肉,再配一个大头菜。”此诸葛亮小的时候由于姐姐的引荐拜师庞德公。常来庞德公家,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样貌很是讨喜,故而深得师父师母的喜爱。师母把诸葛亮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对待。

    诸葛亮再见师母这么多年仍然记得自己爱吃的几个菜,心中很是感激万分。说道:“师母,孩儿由于常年征战,许久未回来看望您二老,心里有愧。”

    师母慈爱地说道:“能回来就好,其他都不重要。你先坐着歇脚,老身这就前去烧几道菜。”言罢便朝厨房走了出去。

    正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清瘦但目光炯炯有神,身着长袍,手持一根拐杖,同样有着仙风道骨之气的老者缓缓走了过来。此人便是荆州名士庞德公。

    孔明看见恩师,连忙跪拜道:“徒儿拜见师父。”

    庞德公一见孔明,也是惊喜万分,脸上洋溢着和蔼慈祥的笑容,说道:“今日一早,便感左眼异动,便觉今日有贵客上门。不想是孔明来了。咱们师徒多年未见,今日难得一聚啊。”说罢,便坐在了大堂之内,与孔明对视而坐。书童连忙起身,慌忙给庞德公与孔明沏了清茶,而后缓缓退去。

    庞德公抿了一口清茶,缓缓说道:“孔明,吾听闻你如今跟着刘备一同谋取天下。近日可否顺利?”

    孔明也喝了一口清茶,思绪飘回到这些年的征战岁月,缓缓说道:“回师父,徒儿目前暂无大碍。自上次离别之后,跟随主公刘备南征北战已有数年。徒儿先前为主公献上隆中对策,如今一切皆按计划实施,已有三分之一。”

    庞德公听后,微微捋了一下他那花白的胡须,眼中露出对诸葛亮目前情况的满意之色,便缓缓说道:“刘备乃是汉高祖刘邦之后,贵为皇叔,为人仁义道德。你跟着他辅佐,倒也合适。只是,刘备势力稍弱,可能会有诸多艰难险阻。”

    诸葛亮一听,心中对师傅的高瞻远瞩甚是佩服。他回想起自己跟随刘备多年,南征北战,确实相当辛苦,远没有北方曹操那些谋士潇洒自在。

    于是诸葛亮向师傅庞德公请教道:“师父,如今的天下民不聊生。虽然主公刘备身份尊贵,但他毕竟势力单薄。且为人仁义道德,是一位明主。吾除了跟随他,想不到另有其人。”

    庞德公听后,微微捋了一下胡须,点头道:“孔明所言极是。在数年之前,刘备前往隆中请你出山之时,天下确实没有明主。你当时选择辅佐他,是个好的选择。当时对此我也深表欣慰。但如今,一切皆已变化。你跟随刘备多年,但刘备近几年的发展略显怠慢。不知你有否察觉?”

    诸葛亮听后,犹如茅塞顿开。他自己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总觉得跟随刘备以来,本来很多事情应该要比预期的顺利很多,但却接二连三地遭受波折。难道这一切都是宿命?今日听师父这么一点拨,心里顿然明白了几分。

    忙向师傅问道:“师傅,徒儿也体会到了这一点。那依师傅之见,徒儿目前该如何是好啊?”

    庞德公目光睿智,微微眯起双眼,略作思索后缓缓说道:“孔明啊,吾观如今之天下,风云变幻,你当顺应天时,审时度势。如今天下风向大变,吾亦关注天下局势,在东方,有明星乍现。你可多加留意,日后便知。”

    其实庞德公心中也暗指某人,之所以没跟诸葛亮挑明让他辅佐谁,是因为他有根据自己的天相推算。他隐隐感到东方有真龙现身,然而此时却难以确定。庞德公心中思量着,东吴近几年发展迅速,传闻中周瑜大都督近几年可谓是风生水起。按照此前他的推算,周瑜虽有谋略,但心思狭隘,不足以成就霸业。

    可如今这变化来看,周瑜似乎如变了一个人一般。不但有谋有略,而且心胸也开阔了许多,对时事的把握也这与他之前的推断完全相悖,他也一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故而,他想听听诸葛亮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