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1章 诸葛鹿门山拜恩师

    诸葛亮在大殿之中,看着刘备因赵云离去而落寞的身影,心中也不禁郁闷起来。他觉得自己似乎未能更好地处理此事,心中有些愧疚。便想着出城散散心,于是缓缓走出殿门,信步来到了汉江之畔。

    只见那汉江之水连绵不绝,宽阔无比,江面上诸多渔船星星点点地散落着,恰似繁星璀璨。诸葛亮望着这滔滔江水,思绪不由得跟着飞扬起来。他想到了如今的局势,所有的计划与建议都是按照他当年的隆中对策在逐步推进。下一步,准备劝主公刘备前往西川,那可是一片可发展之地,能扩大自己的版图。当年汉高祖刘邦便是在那蜀地成就一番霸业的。

    江面上,船夫见岸上有人,便高声喊道:“客官,坐船吗?”

    这喊声打断了诸葛亮的思绪。诸葛亮回过神来,望着船夫,那询问的眼神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想着今日出来到处走走也好,便应道:“坐,船家。”

    船夫听后,缓缓将船靠到岸边,示意诸葛亮上船。诸葛亮整理一下衣冠,神态悠然地踏上船,站在船头。船夫用竹篙用力一撑岸上,船便轻盈地向着江中划去。船夫一边划船一边说道:“客官,看起来不像常人啊。”

    诸葛亮听船夫这么一说,微笑着回道:“那敢问船家,你觉得吾是做什么的?”

    船夫看了诸葛亮一眼,缓缓说道:“客观气宇轩昂,目光睿智,在老生看来,定是非常之人,颇有将相之才。”这一番话语,还真猜得八九不离十。想必船夫多年阅人无数,对方是做什么的,他一瞧便能猜出个大概。

    诸葛亮被船夫一语中的,也不再隐瞒,说道:“吾乃刘皇叔麾下一名谋士。”

    船夫微微一惊,心中暗道:小小船家,看来自己眼光还是很准的。“客官这是打算去往何处?是过江呢?还是前往江心鱼梁洲游玩?”

    诸葛亮望着辽阔的江面,望起来。远处的樊城城楼巍峨耸立,江中鱼梁洲上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在这远处,十多公里处的鹿门山若隐若现。鹿门山,那是他小时候常去的地方。那里,有他的老师庞德公曾居住之地。

    自从自己跟随刘备以来,已有多年未去。想到这里,诸葛亮对船夫说道:“船家,去那个位置。”诸葛亮用手指向鹿门山的方向。

    船夫顺着诸葛亮的手指方向一看,说道:“那不是鹿门山嘛。好嘞,客官坐好。”于是便向着鹿门山的方向划去。

    不一会儿功夫,小船便在鹿门山脚下停靠。诸葛亮谢过船夫,整理了一下衣衫,掏出些银两交于船夫,说道:“船家辛苦了,明日此时,再来此地接吾。”船夫一看诸葛亮不仅给了自己报酬,而且还多给了一些,心里也很是开怀。应了一声,便与诸葛亮告别,划船而去。

    诸葛亮上了岸,便朝着山上爬去。一路鸟语花香,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沿着那山间小路缓缓往上走。想想已有多年没有感受过这种宁静的感觉了。突然感觉心旷神怡。想当年自己在隆中隐居,经常过的都是这种生活。如今战火纷飞,走南闯北,面对此景,往日的回忆涌上心头。现在这种走在山间的感觉,对自己已然是一种奢侈。

    不知不觉间,便到了鹿门山山腰。山腰有一座千年古刹,鹿门寺。寺院钟声悠扬,香火袅袅。有一些许和尚在此诵经念佛。而寺院周边不远处,零星散落着几户人家。顺着山腰再往上百米,便是自己的恩师庞德公居住之地。恩师庞德公虽然隐居深山,久不出世,但由于德高望重,且精通谋略,为荆州名士。故前来请他出山的人络绎不绝。

    当年刘表任襄阳之主时,多次派人请他出山,后来刘表还亲自登门造访。庞德公都以各种理由婉言推辞。刘表虽心中有气,但也奈何不了庞德公。只因庞德公在荆州世家大族中势力庞大,当时的四大家族分别为庞家,蔡家,蒯家,黄家,庞家且与荆州另一大家族蒯家是连襟。诸葛亮的大姐二姐分别嫁给了蒯家、庞家。庞德公是庞统的叔叔,与当时的名士司马徽水镜先生也有深交。“卧龙凤雏”三人名号便是出自庞德公之口。

    刘表虽贵为荆州之主,但也有所顾忌。毕竟自己能在荆州之地站稳脚跟,需要四大家族的支持。庞德公虽身居深山,但却对天下之事了然于怀。却时常有荆州名士如司马徽、徐庶、庞统、诸葛亮等人前来拜访,寻师问道,讨论天下大事。真应了那句话: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

    诸葛亮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感慨万千。遥想当年,自己年轻的时候,时常前来此地巡视问道。而那时,也有一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藏于此,跟着恩师庞德公学习,一同采药,一同学习。此人便是庞统。如今,天下大乱,各位诸侯纷争。虽然他们相互之间颇有交情,但也有利益冲突,也是无奈之举。

    诸葛亮缓缓踱步至庞德公的庭院门口,轻轻抬起手,扣了扣那古朴的门环,而后静静地站在门口,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耐心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