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变法前奏,孝公之誓

    公元前三六一年的秦国,秋风萧瑟,金戈铁马之音隐隐回荡在古老的城郭之间,这是一段国家亟需变革与复兴的关键时刻。

    秦孝公站在高台之上,目光穿越层层宫阙,遥望着远方那片被三晋(韩、赵、魏)觊觎已久的河西之地,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先祖秦穆公的辉煌盛世,亟待后人重新铸就。

    “诸位卿士,昔日,吾秦之先祖穆公,自岐山、雍城而发迹,以德行感召四方,以武力平定乱世。东出函谷,平息晋国之乱,以黄河为界,西进戎狄之地,威震西陲,拓地千里,成就霸业。天子因此特赐公侯之爵,诸侯列国无不前来恭贺,此乃为我大秦后世开创了何等辉煌之基业!”

    “然而,自厉、躁、简公以来,直至出子之世,我秦国深陷内乱,民不聊生,国力日衰,未得片刻安宁,何来余力兼顾四方?更可恨者,韩、赵、魏三国趁虚而入,夺我河西之地,此乃奇耻大辱,寡人心如刀绞,誓要雪耻复地!”

    朝堂之上,群臣静默,只闻呼吸之声,皆被孝公的慷慨陈词所震撼。心中燃起熊熊复国之火。

    “献公即位,力挽狂澜,修缮边防,迁都栎阳,意在东进,重振穆公之基业,然壮志未酬,先公遽逝。”孝公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抹哀伤,“寡人自即位以来,思及先君之志,常夜不能寐。今日,我秦孝公在此立誓,凡我秦国子孙,若有能出奇计强国者,寡人定当尊其为高官,分封疆土,与之共享秦国复兴之荣耀!”

    孝公这求贤若渴的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六国,也吹进了卫国贵族公孙鞅的耳中。公孙鞅,这位年轻却胸怀大略的士子,自幼酷爱法家之学,对治国之道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曾在魏国丞相公叔痤府中效力,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重用。如今,听闻秦孝公求贤若渴,心中不禁涌起一番壮志豪情。

    “公叔大人,”公孙鞅跪在公叔痤的病榻前,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您为何不一力推荐于我?”

    公叔痤望着这个年轻人,心中满是惜才之情,却也深知王室的复杂与世态的炎凉。“鞅啊,我已向大王举荐过你,但大王并未有所表示。我恐我一旦归去,你会有性命之忧。”他喘息着说道,“你速速离开魏国吧,这是我最后能为你做的了。”

    公孙鞅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大人无须担忧,君既不能用我,又岂能轻易杀我?我意已决,要往秦国一试身手。”

    公叔痤苦笑,他知道公孙鞅的性格,喟然叹道:“我既忠于君,亦不忍害才。你既有此决心,便去吧。只是前路未卜,望你小心为上。”

    公孙鞅拜别公叔痤,踏上了前往秦国的征途。秋风送爽,却也带着几分凉意,似乎预示着这场变革之路的艰难与坎坷。

    抵达秦国后,公孙鞅并未直接谒见秦孝公,而是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作为引荐。一日,景监引着公孙鞅走进秦宫,孝公正端坐于大殿之上。

    “大王,此行我带来一人,或能助大王成就霸业。”景监恭敬地说道。

    公孙鞅上前一步,行礼毕,直陈胸臆:“臣公孙鞅,愿以富国强兵之术,助大王重振秦国雄风,收复失地,再创穆公之辉煌。”

    秦孝公闻言,眼前一亮,他深知这位年轻人的来历与才情,“若真能依你所言,强国富民,寡人何以相谢?”

    公孙鞅微微欠身,语气诚恳:“臣所求不过一展所学,若能蒙大王不弃,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