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车声雷声说谎声 山色水色烟霞色

    看到对方上来迷惑不解的眼神,后来似笑非笑的打量自己的神态。一向办事弄得清关节缝隙,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的郦大化头上,开始见汗。

    他接连吸了几根烟,强自镇定心神。事情到了这一步,是没有后路了!

    办事人员,请示后很快把他带到专案组长办公室。

    专案组长的脸上,郦大化这样的老江湖,也没看出阴沉眼底藏匿的东西。

    组长语气冷冰冰的,一切按程序走过程。

    接待郦大化的人,对他说的话进行了记录。详细的询问钱的来源,他都借了谁的钱及数额。

    郦大化张嘴就来,提供了司马安、何久久以及自己的老婆。这些人都是和他亲近的,稍微打个招呼,就能心领神会,密切配合自己的。

    他没料到,再没有打招呼的机会,郦大化当天没能走出审查机关的大门。

    本来对郦大化的处理,内部就有很大争议。因为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结案过于仓促。办案人心里很明白,即使在一把手的案子上,郦大化行贿的证据不过硬。但从调查中的反映来看,郦大化劣迹斑斑,不是个大蛀虫,也是个天牛般专门咬腻大树的害虫。

    郦大化进去就没出来。在对他家进行搜查的时候,一把手的借条,早已在郦大化狡辩后,存进了审查机关的档案资料。这次搜查,除了其它的证据,还搜到了,那晚卢晓玲藏起来的纸条。

    谁也没有料到,铁证这样就到手。

    原来,家里家外事情繁多,卢晓玲几次翻弄以后,不见了当日日夜里写的纸条。她没当回事,也没告诉郦大化,以免他动起花花肠子,又生出别的咕咕喵。卢晓玲想:“全当扫地时,不小心弄到垃圾堆里了吧。有什么?不就是张纸条吗!”

    搜查机关的人员,多么专业!竟然从藏掖在抽屉的夹缝里找到了那张纸条。

    而当审查人员询问司马安和何久久时,他们只想自保,哪里敢多事?何况俩人也没有郦大化说谎话的本事,只能实话实说。

    于是,一切尘埃落地。

    不久,办案人员还接到了网上举报,内容甚至涉及到靓河镇酒厂贪污厂方礼品。

    有人怀疑是何久久办的事,他的电脑信息没有删除干净。也有人不相信,何久久能干出这样的缺德事?因为他和郦大化毕竟是桃园三结义。

    以纸条为审案的突破口,郦大化很快压不住阵脚。加上其他落实的罪行,多次向国家公务人员行贿、自己屡屡贪污公司钱财的罪行,终于坐实了。

    郦大化的确太花了,就是没把聪明才智用到正地方。

    他当年说的谎看起来已经过去,没想到在卢晓玲心里留下了阴影,鬼使神差卢晓玲那夜就留下了证据。

    说到底,郦大化还是栽倒在自己的花花肠子,说谎不眨眼的行为上。

    其实,他不知道,郦大化进监狱后,卢晓玲肠子都悔青了。

    郦大化最初出事后,何久久专门带着老婆来看望。告诉卢晓玲:不要太担心,对一把手行贿的四十万元钱行贿罪,不一定算得到郦老大头上。

    看着卢晓玲疑惑的眼神,何久久笑着说:老大和一把手的小蜜有一腿,自己也有马子(相好的),四十万还不知花在哪里呢。自己玩女人花的钱,不能算在四十万元行贿上,是不好定罪的。

    卢晓玲眼睛发直:有手写的借条,他能乱写?

    何久久几乎叫起来:嘁!我的个嫂子唻,我哥说谎的本领,你没领教过?他随便写一张,糊弄你还不是正常的?

    出了门,陪着何久久的来看卢晓玲的老婆,就小声抱怨:你这不是在挑弄事嘛?

    何久久鼻子哼哧一声:老花嘴里有实话?钱真可能叫他送给外面的娘们了。连把兄弟的酒,都撒谎占了去的人,什么事干不出来?再说,凭老花的谎话连天,卢晓玲连北都找不到,你没听说过老花新婚时说得谎话,连他大舅哥都受伤了。他哄卢晓玲,还不是翻翻手的事!老花定不了行贿罪!我说这话,不也是为宽卢晓玲的心?

    酒的事,郦大化以为便宜占的神不知鬼不觉,他没料到在何久久心里留下了疮疤。

    别说,何久久的话卢晓玲信,郦大化嘴里难以分辨哪是实话,他太会说谎。

    所以,那天郦大化去要钱,她虽然感觉不妥,没有阻拦还在怂恿。原因就是想看看,在给外边女人花钱上,郦大化到底说没说谎话!

    郦大化蹲在监狱的时候,卢晓玲去探望。当面没说,回来的路上,卢晓玲想到了:郦大化呀郦大花,你成也谎话,败也谎话……

    继而,卢晓玲自己禁不住打个哆嗦。心里不知为什么就想到了郦大化的说谎,自己新婚期导致无颜再进娘家门的噩梦,嘴里呐呐的:谎话的余波呦……

    都说语言是门艺术,它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郦大化因为谎话自以为说的滴水不漏,骗人的话使用的炉火纯青,最后还是吃亏在说话上。

    嘴是两片肉,说话不当要难受!嘴能助人,也能杀人。下边作者讲一个,利用方言,趁着下指示的人语言不严谨,巧妙杀人的故事。

    二十一、红莲寺

    沂蒙山脉逶迤南来,终于在山东藤县南约百十里处站住了脚。

    此处的山岭甚是险峻,四股八岔,象条伸出四腿,尾扫八荒,肩背宽厚的鼍龙。南向的山脉戛然而止,犹如高昂的鼍龙头,这陡峭的山峰便称为鼍头岭。

    这地方很神奇,神奇的产生很多故事。

    鼍头岭上纵目观六合,亩把大的平地,就建有有红莲寺。

    这红莲寺,三建两灭,可谓多灾多难。

    开始建于何年,无法考证。传说始于南北朝,和它南边的不老河发大水,河道突然拓宽的时间差不多。

    红莲寺第一次毁灭,在乾隆年间。据说,有很大的冤案,与和珅及其手下有关。

    红莲寺所在的位置,很是耀眼,南北便道可达扬州、金陵,捷径幽燕,西接中原,东达连云海滨。加之鼍头岭山高峰险,松柏苍苍,这里的古寺钟声悠扬,传遍四方。

    红莲寺占地虽然不大,倒也雄伟庄严。大雄宝殿,如来佛三尊佛像,金光闪烁。面对众生,双手掌心朝天,两耳垂肩,满脸富态。含笑不语,神态慈祥。两边排着十八罗汉,面部狰狞,法相庄严。

    大殿两厢的偏房,带着遮风避雨的廊檐,里边供奉着各路菩萨。同其他的寺庙不同的是,左边诸佛以观世音为首,右边打头的是药王菩萨。人生在世,看病吃药必不可少。

    寺院的庭院不大,倒也是青石铺地,非常洁净。

    仙山险峻存古寺,名刹悠远出禅师。

    红莲寺远离州府所在地,属于荒僻乡村,倒也香火旺盛。

    在雍正末年,满清政权在中原越发巩固。红莲寺来了位得道的高僧,传说曾经是反清组织天地会的头目。见到事业无望,他看破红尘,在此修身养性。

    这位高僧名了悟,眉眼慈祥,精通大小藏佛经。洞察天地玄机,修养高深,见识精远。拿手的是给人治病,并不需要问询诊脉,坐在蒲团上远远望去,打眼便能知晓病症。指点本山无名的野草,病人往往起死回生。

    老百姓称之为圣僧,那是些识文断字的士人,在家修行的居士,各地的佛门,佩服的则是他思想的深度和觉悟的广度。每年寥寥的讲经会,寺院的门口摩肩擦踵。院内听讲的信众,能占块屁股着地的平地,就是侥幸。

    了悟讲得什么,这样吸引人?

    下边是他的一场讲经大会。

    了悟禅师在讲佛法时,问听讲的已经读过万卷佛家经书,具有相当修为的信众:世间万物是定,还是不定?

    有人答:有定。

    神鼎摇摇头:如果万物有定,为什么高岸能变成河谷,深谷能变成山岭?有的人死了又生,有的人生了又死?这样的变化,怎么能说万物有定?

    听讲的禅师,听后悟性大开,回答说:万物不定。

    了悟微微摇头则又说:如果不定,为什么不把天叫作地,把地叫作天。把月亮叫作星星,把星星叫作月亮。明明有恒定的事物,怎么说万物不定呢?

    其他名刹来得高僧,听闻了悟的说法,由衷的佩服,他的认知达到虚无的境界。外地的高僧五体投地的说:我感到你的行为就像菩萨一样。

    了悟双手合十说:菩萨得到什么不欢喜,失掉什么不悲哀。有人骂他打他,感觉不到烦恼,这才是菩萨的行为。我得到东西就高兴,得不到时就烦恼。有人打骂我,我就气愤,万分烦恼。你看,我的行为像菩萨呢?

    由此红莲寺的了悟法师,声名远扬,人们把他当作活佛、菩萨的存在。为能见他一面,人们不惜远途跋涉。能和了悟座谈佛经,讨论人生、宇宙、空间,是一种很被崇敬的荣耀。如果要能拜谒和被了悟登门拜访,说明人品和层次、水平。是迅速提高自己声望、树立权威,鉴别人品高下的方法。

    乌拉喀出身正黄旗,是权臣和坤的得意门生,当政的权臣。

    乾隆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有名的几个明君。出于了解民生民情,江山永固的目的。他自己不仅几次下江南巡视,还微服私访,想掌握第一手资料。把不利于大清统治的苗头,尽早清除。毕竟一个人的时间有限,兼之他出去巡视,游玩的成分大,很多地方的情况不甚明了。往往奏折放到龙案,黄瓜菜都凉了,祸害已经发生。

    于是,他经常派些能臣权吏、心腹走狗,下去巡察,及时反馈情况。巡察的人官称巡按,按授权每次巡察的地方不等,权利相当大。代天巡守!可以调动军队,使唤公差衙役,缉捕犯罪的官吏和各类民众。如果不是特别的人物,犯罪证据确凿,可以先斩后奏。

    乌拉喀担任苏鲁豫八府巡按,是和珅推荐的。推荐的原因,乌拉喀是自己人!自己人的好处是,胳膊肘子不会向外拐,有了妨碍,不用惊动朝廷,悄悄的处理。

    从成为乾隆的宠臣,和珅为乾隆办了不少事。在充盈国库的同时,顺便他的库房快撑裂。贪污受贿,卖官舞弊,结党营私,他都做到了。民间的反应不会没有,待到结成大瓜,即使乾隆宠爱,也难免受到处罚。

    未雨绸缪是预防灾难的最好办法,乌拉喀此去不仅可以巡察朝政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和珅自己的满意度调查。

    民意是什么?是对朝廷施政的反映,可以走访各类人得到。就像把碘加进牛奶,很快就能知道是否添加淀粉造假。

    出京的时候,和珅特地嘱咐乌拉喀,要看看红莲寺了悟禅师的反应:这个人,在朝廷有名,具有代表性。你乌拉喀是我和珅的门人,天下皆知,对待你的态度,代表民意。至于具体办法,不必问卷调查,看态度!金风未动蝉先知,对你怎么样,反映了你的人品,也折射我和珅的名声。

    乌拉喀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底。

    钦差出京极为威风,有船坐船,下船坐轿。铜锣开道,旗帜飘扬,棍棒发威,刀枪明亮,八抬大轿过处,无人不知。

    每当到了一个地方,除了官府忙前忙后,地方上缙绅、豪杰、名士无不前来拜访巡按。不用多问,从来人的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就能明了民意如何。当然对巡按的态度,既能看出对自己、和珅,乃至朝廷的意向。

    待到了红莲寺归属的州府所在地,乌拉喀脸色就有点挂不住。地方上的名流,来拜访的如同过江之鲫。了悟老和尚没来,开始以为是他消息闭塞。专门让手下送去请帖,在乌拉喀这已经是很掉份的事。了悟老和尚还是没来,推说是身体不佳。

    给脸不要脸!乌拉喀心里的那个气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天之下莫非王臣,别说你只是个老和尚,就算是释迦牟尼,到了中土也得变佛教。

    乌拉喀想这次,了悟老和尚拒而不见,自己丢脸不说,和珅那里怎么交代?传说出去,满朝的文武得笑掉大牙!要是万岁爷听闻其事,还不得起疑心。

    乌拉喀越想越生气,牙齿咬得咔咔响:你叫我难堪一辈子,我的叫你后悔一辈子。

    乌拉喀含恨离开,红莲寺所在州府暂时无事。

    在巡察完其他地方,乌拉喀已经有了好主意:了悟老和尚,要是个道德败坏的出家人。惧怕天威,不敢见天使,他拒绝见巡按,就是正常的表现。乌拉喀已经设想好,处理了悟和尚的办法。

    鼍头岭这块地方,流传着四大怪。其中一怪是:夏天冬天连起来。山下的炎热刚去,鼍头岭上已经凉风飒飒,要是碰到连阴雨,直接让人缩头抱膀打寒战。

    屋后天阴霾的粘挂在树梢,半枯黄的灌木丛在凛冽的山风里弯腰摇晃。刚过午,秋雨开始肆意的撒欢。也就是顿把饭的时间,草根下出现津津的水流。打杂的老道士,强挣着瞌睡的花眼,向寺外的山道上瞄了一眼。按理说,这样的天气,没有人来烧香拜佛,他想忙里抽闲打会盹。方丈了悟的要求很严,即使鹅毛大雪,也得按时快关寺庙大门,绝不能亏待香客。

    老道人撒去这一眼,马上带来精神。连接寺庙的青石板路,左前方分岔的没入草径的蚰蜒小路,从合抱粗的森林里,飘出个白色的身影。

    再揉揉眼,那个妖怪精灵般的身影,已经上了石板路。

    肯定是人,怪物哪有能耐敢进神佛显灵的寺庙?

    老道人判断完,对那女人苦风凄雨里行走,很是怜惜。

    转眼间,白影跨进山门。原来是一个妙龄的妇人,风摆寒柳般,挣扎着走进庭院。看得出,她在雨水里淋了好久。虽然打着把油纸雨伞,山上的风吹来踅去没有定向,浑身湿透,顺着衣襟滴水。

    少妇对老道人颔下头,咧咧嘴算是打招呼,迈步走进大殿。这妇人脸色惨白带着乌青,低眉垂眼,身着孝服。她说不尽的凄苦,让人从心底同情。

    少妇走到大佛前,从拎着的包袱里,取出用油纸裹好的三炷信香,点燃后插进香炉。自己跪在佛前的蒲团上,合什、闭眼、磕头。如此三番五次的行礼,翻动嘴唇念叨,像是有无限的心思,难解的情节。拜完神佛,她又走到功德箱前,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叮叮当当的放进去。然后又是合什、闭眼、许愿。

    等少妇做完这些,早已过了寺庙关门的时间。老道人耐着性子,心里想:现在该走了吧。他心里也暗暗担心:天黑雨下,山路崎岖。这个苗条的小娘子,三寸金莲小脚,如何回得家?

    秋风带雨晚来急,越近天黑,雨水愈发的不住点的落下。

    小娘子几番迈步出了大殿门槛,打开的雨伞噼里啪啦响着,又胆怯的收回脚步。眼见得泪珠在眼眶里转,就是不敢投入雨幕。

    看来她是被淋怕了!老道人想着,上前催促,寺庙里是不能留妇女过夜的。

    少妇见老道人前来驱赶,马上鞠躬作揖。万千恳求,让她避会雨:待雨小点,立马就走!

    看到少妇白里发青的的脸,乌紫的嘴唇,湿透的衣服,打着哆嗦的娇躯。把这样一个娇弱的女子,赶到望不见亮的雨夜中,除了铁石心肠。老道士吃斋修身行善,哪里经受的住女人的眼泪。心软了,他示意少妇不要着急,问了下她的情况。

    自古红颜掇祸水,这少妇,带来的是祸害还是福气?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