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结果很不凑巧,那天在街上巡逻的人,认识方弘。

    他将此事告诉方弘,还说不少同僚都在旁边。

    没过两天,方问渠在街上做的事情,被传了出去,所有人都知道了。

    等方弘上值的时候,还有同僚在他身边调侃道,“方大人,我听说你儿子要当大英雄。”

    方弘:“……”

    十几岁的孩子了,怎么一点儿都不稳重!

    方弘很生气,觉得丢人,索性将人交给一个江湖朋友,让方问渠好好学习武功,以后要是没成为大侠就揍他。

    方问渠性子活泼,从小没吃过太多苦,学武功的时候,吃尽了苦头。

    他爹的朋友,是个做事极其认真的人,所以教他的时候非常严厉。

    方问渠在那边待了五年,才回到家里。

    陆晏舟露出了然的表情。

    方问渠根本不想听自己的过往,他挥挥衣袖又跑了。

    岳母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孩子真是的,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在外面忙什么?”

    陆晏舟宽慰道:“岳母放心,大哥,不是不知分寸的人。他在外面肯定没有做坏事。”

    玉馥秋笑着回,“晏舟真笨,你还真信你岳父说的话呐?他只是想看看儿子会不会反驳他,说出来在外面都干了什么。”

    陆晏舟:“……”

    这就是文官吗?心眼儿真多。

    方问悠在一旁捂着嘴偷笑。

    陆骁抓着一块儿糖糕,递到方弘的嘴边,“你吃,甜。”

    “呀,我们的宝宝都会说话了?”

    玉馥秋凑过去,在陆骁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小孩儿被亲的‘咯咯’笑了起来,把两位长辈逗的乐的停不下来。

    “夫人,我看我们要失宠了。”

    陆晏舟靠近夫人耳边,煞有其事地小声蛐蛐。

    方问悠闻言白了他一眼,“你呀,还跟孩子争宠不成?”

    方弘夫妻俩没注意他们说的话,心思都在陆骁的身上。

    晚上吃饭的时候,方问渠回来了。

    方问悠见他脸上带的伤,急忙问道:“哥,你这是怎么了?”

    话音刚落,她吩咐下人快去拿药过来。

    方问渠挥了挥手表示没有事儿。

    “只是轻伤,悠儿你别担心。”

    “不担心你也得上药呀。”

    玉馥秋也过来查看他的伤势,“竟然有人能伤到你,对方是什么人?”

    儿子出去的时候还是大白天,青天白日就敢行凶,这是路上遇到了什么匪徒吗?

    下人带着药急匆匆的跑过来。

    方问悠亲自上手用药粉,给哥哥上药。

    “别提了,不是恶徒。”

    方问渠只说了这个,就转移话题问了别的,“骁儿呢?”

    陆晏舟在旁边解释:“他下午睡了很久,现在还没醒,或许是白天累着了,你不用担心他,能吃能睡着呢。”

    这也就是孩子还小,要是他知道他爹这么编排他像猪一样,肯定不高兴。

    几人一起吃了晚饭。

    陆晏舟见天色已晚,决定在这儿住下。

    次日清晨,他和岳父一起出门去上朝。

    路上还碰到了工部尚书,他们打了招呼,等到了门口。

    他们聊起皇上下的命令,之前皇上说要他们想办法,怎么驱逐外敌,如何发展大雍。

    生怕皇上觉得他们德不配位,让他们辞官,不少人回家冥思苦想,思考对策。

    等上了朝,陆晏舟上前一步,直接说道:“臣认为,若是想要驱逐外敌,那么就要重视武举,培养将军和士兵,不光要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还要让他们的学识方面有所增长。”

    平心而论,不少低级将军在谋略和调兵遣将方面略逊一筹。

    他认为,大雍需要更多的人才,不光是武将,还有其他行业。

    就像现代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一样,虽说科考是一条出路,但这太有局限性。

    陆晏舟想要大雍像二十一新世纪那样,全面发展。

    他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楚天浔的脸上挂着微笑,看不出来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这时就有大臣提出疑问。

    “陆大人的想法是好的,但我们现在经不起这么大的变动。”

    户部侍郎表示:“所有的改革都需要钱,我们的国库没有那么充足。”

    陆晏舟的眼眸闪过一抹光芒,“所以我们要将经济放在第一位。”

    那么首先就要发展经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陆晏舟站在那里侃侃而谈,他用了许多现代的词汇,很多大臣都听不懂。

    楚天浔在心里默默复读了几遍,揣测词语的意思。

    怎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优先选择创建新型产业,促使老百姓有就业的机会,老百姓富足之后,在促进他们的消费能力,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在大雍,并不是每一家都有地的。

    许多百姓都是靠着给人打工,来赚取生活所需,他们赚的钱少,肯定没有消费能力,如果他们没有消费能力,那么店铺的东西就不好卖。

    税收不只是农税,还有商税。

    虽说是士农工商,商在末尾,但商人缴纳的税款可不少。

    国家要发展也需要钱,但不能压迫老百姓。

    所以只能从其他方面增加资产。

    不少大臣听的云里雾里的,高渊率先询问:“陆大人你先别讲了,你就告诉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陆晏舟听到高大人的问题,停顿了一下,说道:“先修路,等到交通发达之后,发展贸易。”

    他补充,“商人来往的路上,鼓励百姓开店,什么类型都行,可以增加点福利,例如开店的话,前三年不需要交商税。”

    户部尚书竖起耳朵,认真听陆晏舟提的建议。

    众人这下都听懂了,大家纷纷插言,根据陆晏舟说的东西,拓展出了许多方面。

    陆晏舟对此特别满意,国家不能只指着一个人。

    他提出了观点,其他人可以以此为踏板,说出更适合这个时代的建议。

    楚天浔对现在正在讨论的官员,甚是满意。

    下朝以后,楚天浔派德顺去请陆晏舟过来。

    他在屋里等着哥哥,想问问刚才自己没听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