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章 夜拔苗,窒息之痛

    五月二十八日,韩香未见张朱上山。

    五月二十九亦如此。

    五月三十,韩香拎着食盒上了山。

    瓦罐山上,密密麻麻全是瓦罐坟。

    韩香寻了许久,才找到张家那口。

    “张奶奶。”

    韩香趴在罐口,见到罐内老太太躺在地上,极其虚弱。

    还见到罐内四周土壁上,满是触目惊心的抓挠痕迹。

    而老奶奶十指指甲缝内,全是黄土。

    “太……太平。”

    老太太挣扎着坐起身来。

    韩香赶忙打开食盒,将满碗尚温热的粟米粥递了进去。

    喝了粟米粥,吃了两个韩香刚蒸的窝窝头,老太太精神头总算好了一些。

    没有提及儿子张朱。

    老太太只是问了小孙有没有醒来。

    从朝阳初升聊到大日开始西斜,老太太才恋恋不舍催促韩香下山。

    往后数日,韩香代替张朱,每日都来给老太太送饭。

    一天两顿,风雨无阻。

    ——

    六月初九。

    看着躺在床上,气若游丝的小儿子。

    朱虹指着张朱脸破口大骂道:“你个窝囊废,儿子与那老不死的孰轻孰重,你拎不清吗?”

    “你闭着眼,咬咬牙,拿枪捅上十来下不就得了?!”

    “非要饿死!”

    “现在可倒好,那姓韩的少年一天两顿,送的比你还勤。”

    “你当真要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在床上?”

    “当真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的张朱,持黄铜旱烟杆的手微微颤抖,

    道:“等那少年回来,我去说说。”

    ——

    日薄西山时。

    韩香拎着食盒回了村。

    刚推开张家祖宅院门,便看到张朱蹲在正屋屋檐下。

    “太平,别送了,算张叔求你了。”

    韩香沉默一小会,道:“现在送你小儿子去县上找大夫,孩子还可活。”

    “你真信那什么南华老仙之言,是张奶奶给你们张家带来了霉运?是张奶奶导致你小儿子一直昏迷不醒?”

    “小子!”

    张朱噌的一声站起,怒视韩香,厉声呵斥道:“不许冒犯于吉老神仙!”

    谈话不欢而散。

    韩香读过太多书,也知太多理,自然能辨真假。

    可这些大字不识,只求吃饱的百姓呢?

    说张朱愚蠢?

    韩香自认没资格。

    ……

    六月初十,韩香照例送饭。

    六月十一。

    天光微亮之际。

    先是一声巨大咣当,随即张家祖宅东厢房门被急促拍响。

    “太平,是我,你郭叔,快开开门。”

    嘎吱声中。

    韩香拉开房门。

    瞬间狂风裹挟雨水灌进屋内。

    睡眼惺忪的韩香立刻清醒。

    “郭叔,怎么了?”

    被雨水浇成落汤鸡的郭省,看着眼前一脸疑惑之色的少年,

    看着少年被晒黑的粗糙皮肤,即使再不忍心,还是于叹息声中开口道:“太平……你,去地里看看吧。”

    两刻钟后。

    韩香站在自家地里,看着那一棵棵根茎暴露于地面的粟米苗,如一尊石像般沉默矗立。

    任由冰冷雨水浇湿薄衫。

    少年身后,郭省死死捏着拳头。

    别人或许不知,但郭省最清楚。

    为了这五亩土地,少年遭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

    第一次锄草,然后第二次锄地播种。

    第三次锄草、拔莠苗。

    第四次锄草。

    常常天不亮就下地,夜幕降临才借着月光回家。

    皮肤被晒黑,蜕了一层又一层皮。

    手上被摸出水泡、血泡。

    几乎养孩子一样种出的庄稼,一夜之间,被人一苗不留,全部连根拔起。

    对老百姓而言,这就是要人性命。

    韩香蹲下身子,伸手捡起一株已长至尺许高的幼苗。

    一股从未有过,即使亲眼目睹韩家被满门抄斩时,也未有过的深沉绝望感,如一只大手,狠狠扼住韩香咽喉。

    少年快要窒息。

    ……

    元灵十二年,六月十一。

    狂风骤雨中,韩香拎着一柄砍柴刀,重重一脚踹开张朱家的院门。

    小院内,男人蹲在正屋屋檐下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屋内守着小儿子的朱虹听得踹门声,赶忙起身冲了出来。

    浑身湿透的韩香骨举起手臂。

    柴刀刀尖直指张朱面门。

    透过雨幕,少年森然冷冽之声清晰传入夫妻二人耳中,“是不是你做的?!”

    张朱与朱虹俱是一脸愕然之色。

    “太平,你说啥呢?什么是不是我做的?”

    沉默良久后,韩香骨颓然垂臂,转身出了院门。

    不是张朱和朱虹。

    那只能是张家大儿子张星了。

    因为相信所谓的于吉南华老仙,所以张星相信,奶奶不死,则弟弟会一直昏迷不醒。

    直至死去。

    “张朱狠心不再为张奶奶送饭,想将奶奶活活饿死。”

    “而我一天上两次山,于张家人而言,无异横生出的枝节。”

    或许是出于泄愤,或许是为了赶自己走,张星便将五亩地的粟米苗全拔掉。

    小孩或许不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但做了半辈子农夫的张朱、朱虹肯定知道。

    毁坏田地,不论大殷还是其余国家,都是重罪。

    最重要的是,付诸了那么多心血,一夜之间毁于一旦。

    ——

    雨一直下。

    瓦罐坟由于罐口朝天,积了很多雨水。

    张家老太太一手撑着土壁,两条腿抖似筛糠。

    积水已没过脚踝,寒气湿气潮气侵体,老人两块膝盖骨,疼得仿佛在被锯子来回拉扯一样。

    脚步声由远而近,老太太神色一喜,赶忙仰头看向罐口。

    一颗脑袋探了进来,并非张朱,也不是韩香骨,而是张星。

    “大孙儿,来看奶奶啦。”

    “咋大雨天来呢,也不撑把伞。”

    张星看着浑身湿漉漉的狼狈老人,眼眶微红道:“奶奶,弟弟要死了,大孙求求您,奶奶,您去死吧!”

    ……

    夏雨不比春雨、秋雨。

    下一阵很快就雨过天晴。

    韩香坐在张家祖宅门槛上怔怔出神。

    没人知道少年在想些什么。

    直至烈阳高悬,将湿衣裳晒至干燥,少年依旧如石像一样,一动也不动。

    当大日渐渐西斜,少年轻叹一口气,起身回院,进入灶屋。

    日薄西山时。

    韩香提着食盒上了山。

    远远的,少年脸色便微微一变。

    老奶奶瓦罐坟,竟被青砖封了口。

    “张奶奶,能听到吗?”

    严丝合缝的瓦罐坟内,响起老人沙哑声音。

    “是太平啊,你回去吧,以后别再上山了,奶奶要走了。”

    “太平,等我小孙儿醒了,拜托你来这儿给奶奶烧点纸,让奶奶能走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