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章 三寸之舌,远胜千军万马

    夜幕低垂,朔方郡的城楼上,寒风如刀割,李儒身披一袭黑袍,立于城楼边缘,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那里是并州朔方郡,火光隐现,映照着他不苟言笑的脸庞。

    他轻轻抬手,示意身旁的随从退下几步,随后独自步入城内,直奔郡守府。

    “郡守大人,李儒来访。”门外传来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

    郡守赵煜,一位中年男子,面庞圆润,眼神中闪烁着对权力的渴望与不安。他迅速整理衣冠,迎了出来。

    “哦?李大人深夜造访,有何要事?”赵煜故作镇定,内心却已波涛汹涌。

    李儒被策反,还差点害杀主公丁定,又助西凉军拿下上郡,此时深夜来访,多半是来劝降。

    李儒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不为人知的深意,这位赵太守是离正面战场最近的,即使丁定被围,他也一兵一卒没有派出去,而且此人极其贪财。

    这是典型的胆小怕事,贪财好色,是最好劝降的对象。

    “赵大人,时局已变,丁原已逝,其子丁定如今在西河郡孤立无援,大局已定。”

    “董卓大人仁德广布,愿与天下英雄共谋大事,大人何不顺势而为,共襄盛举?”

    洛阳被吕凯攻破的消息还没有传入并州,董卓的威名,还是很好用的。

    赵煜眉头紧锁,迟疑片刻:“李大人所言极是,但本官身为朝廷命官,岂能轻易背弃旧主?”

    这事吧,不仗义,得加钱!

    李儒轻轻摇头,这路货色,装什么大尾巴狼,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递与赵煜:

    “大人请看,此乃董卓大人亲笔,承诺若大人愿归顺,不仅官职保留,更将赐予重赏,朔方郡之繁荣,将在大人手中更上一层楼。”

    赵煜接过密信,目光扫过,眼中贪婪之色一闪而过,随即故作沉吟:“李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容我再三思量。”

    李儒淡淡一笑,转身欲走,留下一句话:“大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董卓将军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从他贪婪的眼神上看,朔方已经基本拿下,果不其然,李儒刚走,这位太守就召集属下,商量投诚事宜。

    次日,五原郡,郡守韩松正埋头于堆积如山的公文之中,眉头紧锁,显得格外疲惫,李儒的到来,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书房内的沉闷。

    “韩大人,久违了。”李儒的声音温和而有力。

    李儒深知,此人对权力的渴望,早已达到巅峰,可惜在丁原手下,不得重用,竟然将他分到五原郡,这个与鲜卑接壤,经济落后的边疆。

    这里油水,势力,物资不如其他郡,却又肩负抗衡鲜卑的重任。

    可这几年,连鲜卑族在吕凯的帮助下,都是蒸蒸日上,不屑于入侵中原,只有五原郡还是那个群山恶水出刁民的地界。

    韩松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李大人?此来有何贵干?”

    这个二五仔,竟然来找自己,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此人就是来当说客,劝自己投降的。

    “韩大人,董卓将军对大人之才早有耳闻,特命我前来,邀大人共图大业。”

    “丁原已败,丁定不日将降,大人何不借此机会,一展宏图?”李儒言辞恳切,直击要害。

    韩松沉吟片刻,叹道:“我食丁家俸禄岂能反叛,此举是陷我于不义啊!”

    李儒打断了他的话:“大人言之差矣,忠于国家,亦需顺应时势。董卓大人志在天下,大人若能相助我主,必能青史留名,造福一方。”

    韩松沉思良久,不知如何回答。

    李儒见状又沉声道:

    “大人还在犹豫什么,我李儒这等才能都受重用,阁下之才,董卓大人必将委以重任,我李儒夸下海口,以阁下之才,日后定能跻身司徒,岂不比在这偏远之地要逍遥自在。

    终于点头:“李大人言之有理,我愿归顺董卓将军。”

    五原郡,朔方郡,轻松拿下,只是云中郡嘛,就有些难度。

    云中郡,情况则大为不同,郡守刘钰,以忠义着称,手下将士多对其忠心耿耿。

    然而,李儒深知,人心难测,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中,他并未直接面见刘钰,而是选择了一个隐秘的地点,与刘钰的将领张允密谈。

    “张将军,李儒有礼了。”李儒的声音在密林中回荡。

    张允警惕地望着李儒,却也难掩好奇:“李大人深夜至此,所为何事?”

    “张将军,董卓将军对将军的勇武早有耳闻,特命我前来,邀将军共谋大事。丁原已败,大势所趋,将军何不……”

    “董卓将军的盛情,张某心领了。”张将军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有力。

    “但天下之事,非一人之力所能定。我需时间考虑,待时机成熟,再行定夺。”

    此言一出,使者李儒一愣,但他很快便掩饰住了内心的情绪:“那就让将军考虑一番,我就不打扰将军了。”言罢便退出了营帐。

    而张允将军,则独自留在营帐之中,凝视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

    是伺机而动,趁机帮董卓夺下云中郡,立下大功,还是,选择观望,做一个墙头草,两不得罪。

    李儒的劝降很快就起作用,朔方郡,五原郡,集体叛乱,宣布改旗易帜,投靠董卓。

    “诸位,乱世之中,强者为尊,董卓大人雄才大略,乃天命所归。尔等若仍执迷不悟,坚守那即将倾覆的汉室残垣,不过是螳臂当车,自寻死路。”

    朔方太守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穿透人心最深处的恐惧与迷茫。

    朔方郡,这片辽阔的边陲之地,本应是汉室边疆的坚固屏障,此刻却在李儒计谋下,悄然生变。

    郡守府内,灯火通明,这场决定命运的会议正在进行,一众将领闻言,皆面色凝重,眼神中交织着犹豫与不甘。

    “改旗易帜,非为个人荣辱,实为保全一方百姓,免遭战火涂炭。”

    太守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那些干涸的心田,也吹散了他们最后的犹豫。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朔方郡城头,旧日的旗帜被无情扯下,取而代之的是董卓那狰狞的西凉标志,宣告着这座城池的易主。

    与此同时,五原郡,这个曾经与匈奴对峙的英勇之地,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洪流。

    在相似的情景下,五原郡的将领们或是被太守的言辞所打动,亦或是被董卓的武力所震慑,纷纷选择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投靠董卓。

    这场由李儒一手策划的劝降大戏已经完成三分之二,李儒自知难以说服云中太守,只得回五原郡,安抚刚刚投诚的将士们。

    七八万并州守军,朔方郡,五原郡,全凭李儒那一条肉舌头,不费吹灰之力,就尽归董卓之手。

    至于云中郡,李儒相信,张允会做出有利于他们的选择,毫不费力拿下两个郡,董卓大人定会好好奖赏他。

    云中郡的张允得知那两个郡已经归降,心里牙痒痒的,可他又深知,云中太守刘钰是个冥顽不化的人,他已经开始盘算着自己弃明投暗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