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姜燃一家祖孙三代满怀极大的热情,通过“金佳美旅行社”报名参加了“北京——清东陵皇家文化之旅”一日游活动。
早晨8:50,他们准时在西惠桥33号桥墩下集合。9:15,全体成员统一乘坐大巴车,启程前往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以西的昌瑞山,那里便是顺治皇帝福临生前精心挑选的陵寝所在地。
大约11:30,旅游团顺利抵达清东陵景区。稍作休整后,他们与导游小杨会面,并在景区内享用了简单的午餐,此时已是中午12点过后。
导游小杨热情地向大家介绍道:清东陵,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严谨、保存状况最佳的古代帝王陵墓群之一,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这片占地约80平方公里的宏伟区域,其中分布着五座皇陵,分别是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以及同治帝的惠陵;此外还有四座后陵,包括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慈安太后陵与慈禧太后陵等;加上五座妃园寝和一座公主陵,这里总共安葬了包括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皇子以及2位公主在内的共计161位皇室成员。
他还详细阐述道,这里自古便是公认的风水宝地。《昌瑞山万年统志》中曾有记载:“昌瑞山佳气团结,郁郁葱葱,巍峨数百仞。玉陛金阙,垣合紫微,嘉祥迭见,屡产灵葩。是固出乎山之类,拔乎山之萃,而不可与众山为伍者。前后左右诸山并诸水等所以为此山之带砺而朝拱。”
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导游首先引领大家的目光投向远处——孝陵以南,风水墙外静静矗立的昭西陵。昭西陵是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的生母孝庄文皇后的安息之所。墓主人是清东陵所葬的161人中辈分最高的一位。遗憾的是,如今的昭西陵建筑多已破损,仅余明楼与宝顶在独自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因时间紧迫,导游未能带领大家近距离探访,这成为了姜燃一行人心中的首个遗憾。
观光车缓缓驶过,首先经过的是顺治皇帝的孝陵,作为清东陵的核心与主陵,它雄踞昌瑞山主峰南麓,居中而建,尽显尊贵与庄严。然而,孝陵也是清东陵中唯一保持完整、未遭盗掘的陵寝,目前并未对外开放,这使得姜燃一行人无缘近距离瞻仰,成为了此行的第二个遗憾。
关于顺治皇帝的最终归宿,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他是真的长眠于此,还是如传言那般遁入五台山出家?这段清宫秘史,引得姜燃一行人纷纷远眺,试图从那些遥远的大石牌坊、巍峨的大红门以及静默的石像生中,寻找一丝历史的痕迹与答案。
导游车稳稳停靠的首站,便是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与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这两座后陵,虽规制相仿,却东西并列,相距甚近,各自彰显着皇后的威严。
导游细心地引导大家观察,特别指出两座后陵隆恩殿上瓦片的细微差别:慈禧陵的瓦片色泽更为深邃,透露出一种不言而喻的尊贵与华丽。他娓娓道来,讲述了一段宫廷秘辛:在慈安太后猝然离世后,慈禧对于当初慈安陵耗费银两远超自己陵墓近四十万两之事始终耿耿于怀。于是,她便以“年久失修”为由,重修慈禧陵,力求其更为精美绝伦,奢华至极。
慈安与慈禧陵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色,莫过于隆恩殿前那块丹陛石上巧夺天工的图案——凤上龙下,俗称“凤引龙”。这一设计,不仅雕刻技艺精湛,采用高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手法,使得图案层次分明,栩栩如生,也正是两位皇太后当时垂帘听政政治格局的艺术体现。
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这段历史,不仅在中国政治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在这些陵寝的细微之处得以反映,成为后人探寻那段岁月的重要线索。
随后,导游车载着游人来到了第二站,乾隆帝的陵寝——裕陵。这里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一座集佛教艺术之大成的宝库。
在裕陵地宫的庄严入口,管理处贴心地为每位游客准备了一条洁白的哈达,以示对这位被誉为“十全老人”的风流帝王的敬仰之情。姜燃和隆钇怕热选择了婉拒,而黎晓则随众,将哈达轻轻搭于颈间,以示敬意。
步入地宫,仿佛踏入了一座璀璨的佛教艺术殿堂。裕陵地宫雕满经文、佛像,工艺绝伦,图案复杂,内容繁多,耗工达三年之久,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超凡的艺术造诣。其雕刻遍布在九券四门之中,为目前所知历代帝王陵寝最华美者。每一处雕刻都仿佛在诉说着乾隆皇帝生前的辉煌与对佛教的深厚信仰。无论是庄严慈悲的八大菩萨还是威武雄壮的四大金刚,皆栩栩如生。其雕琢之精美,造像之生动,妙像之庄严,令人叹为观止,足以成为流传千古的艺术珍品。
凝视着乾隆皇帝的棺椁,姜燃母女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哀痛与感慨。这方静谧而辉煌的地下世界,本是乾隆皇帝与其五位后妃安息之所,却也见证了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世事的无常。1928年7月,孙殿英策划的一场震惊中外的盗陵事件,如同乌云蔽日,给裕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在这场浩劫中,地宫内的绝大多数随葬珍宝惨遭洗劫,珍贵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瑰宝几乎被掠夺殆尽,令人痛心疾首。幸运的是,由于地宫积水深重,部分金银宝石等珍贵饰物得以沉淀于水中,幸免于难,让后人得以窥见那段辉煌历史的些许碎片。
在导游的精彩解说下,姜燃一行人踏入了裕陵妃园寝中最为神秘的“香妃”陵。经过严谨的历史考证,这位传奇的香妃实为乾隆皇帝的容妃,来自维吾尔族,于27岁芳华入宫,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乾隆帝及皇太后的深厚宠爱。1979年10月,因容妃墓突发塌陷,经上级批准进行了保护性清理,从而揭开了容妃即香妃这一流传已久的历史谜团。
随后,导游引领大家前往此次行程的压轴景点,气势恢宏的康熙帝陵寝——景陵。一踏入景陵的庄严氛围,杨导便率先以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语调开启了关于“雍正以血荐陵名”这一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的讲述。
清代的陵寝制度,遵循嗣皇帝为前任帝王命名陵寝的传统,以示尊崇与孝心。雍正元年二月十七日,内阁大学士等人精心拟定了六个陵名恭呈御览。雍正帝哀恸不胜,亲刺指血圈定“景陵”二字,其情其景,尽显孝悌之深。尤为珍贵的是,景陵内的神道碑、明楼朱砂碑以及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外的三方斗匾,均出自雍正皇帝御笔,字字珠玑,成为后世瞻仰的珍贵文物。
漫步于蜿蜒的神道之上,杨导以他细腻的解说,引领众人深入探索了两侧矗立的五对石像生的历史渊源。原来,景陵初建之时并未设置石像生,这一独特景观实乃后世乾隆皇帝匠心独运的馈赠,使得景陵在清代帝陵之中别具一格。
受限于当地蜿蜒起伏的地形,自宏伟的五孔桥至庄严的牌楼门,神道并非直线贯通,而是自然形成了一条优雅的曲线,与常规陵寝追求的规整对称大相径庭。面对这一挑战,设计者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创意,他们巧妙地顺应地势,采用“随曲就弯”的巧妙布局,使得石像生非但未失其庄重,反而在曲线的引领下,增添了无限灵动与变化之美。
行走在这样的神道上,宛如穿越于云雾缭绕的龙脉之间,两旁的景色随着步伐的推移而不断变换,为静谧庄严的景陵增添了几分生动气息与盎然生机。这份设计不仅彰显了对自然的尊重与融合,更让这座皇家陵寝在庄重之中流露出淡淡的闲适与雅趣,让人在瞻仰先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步入景陵神道碑亭,众人无不被眼前那块重达四万余斤的巨型龙趺碑所震撼。碑上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着康熙帝的庙号、谥号全称:“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字字饰金,熠熠生辉,彰显着康熙帝一生的辉煌与不朽。
导游给大家介绍说:按照封建世统的规定,康熙帝庙号本应称宗。然而雍正皇帝对其父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亶神圣之姿,立君师之极,大德广运,健行不息。至明如日,至仁如天,集皇王之大成,亘古今而首出。” “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兼开创”。 基于此,雍正帝钦定庙号“圣祖”,以彰其功业与德行。
从碑亭出来,当隆钇的目光捕捉到景陵周边那片皇家御马场时,他的眼中仿佛瞬间点亮了探索新世界的火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迈开脚步,急匆匆地向马场跑去。
黎晓深知儿子对骑马情有独钟。回想起隆钇上初中一年级的那个夏天,黎晓带着他踏上草原,初次跨上马背的隆钇,瞬间被那份自由与驰骋的快感深深吸引,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骑马。那日,在蓝天白云下,他一骑再骑,直到养马人担心马匹过度劳累,好说歹说才让他依依不舍地停下了手中的缰绳。
当姜燃与黎晓从隆恩殿的庄严氛围中走出,目光不经意间掠过景陵外围,只见两匹骏马如闪电般掠过,速度之快,仅留下两道模糊的人影,黎晓心中暗自揣测,其中必有隆钇的英姿。
在马场边稍作等待,不久便见隆钇与一位英姿飒爽的美女教练,各自驾驭着高大的骏马,威风凛凛地归来。冬狗满脸兴奋地向黎晓讲述,他们刚刚环绕着景陵周围的丘陵地带进行了一场畅快的骑行,体验了一把皇家御马的豪迈。
“真是太好了,外孙那份对历史的敬意在马蹄声中得到了传承。能以这样的方式向康熙这位伟大的马上皇帝致意,此行确实意义非凡。”姜燃望着冬狗,眼中闪烁着赞许与骄傲的光芒,笑容温暖而灿烂。
随着旅游车缓缓驶离清东陵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那种穿越时空的错觉渐渐消散,历史的烟云仿佛也随风远去,他们重新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在车上,姜燃与黎晓母女俩开始计划起接下来的行程——前往清西陵的探访。经过之前的网络查询和向导游咨询,她们发现并无直接从北京前往清西陵的旅游团,于是决定自行安排行程。冬狗则表示,今天有些疲惫,他就不陪同姥姥和妈妈前往清西陵了。
姜燃母女行事果决,默契十足。她们当机立断,决定趁热打铁,明日便启程前往清西陵,一探四阿哥及其“甄嬛们”的安息之地。经过查询,她们得知从北京丽泽桥长途车站有发往易县方向的多趟班车,最早一班于清晨6点准时启程,随后每隔20分钟至半小时便有一班,交通十分便利。
同车的侯女士恰好被姜燃母女的对话吸引,表示自己也对清西陵抱有浓厚的兴趣,并表达了希望加入她们行列,共同前往的愿望。多了一个同伴,母女二人倍感欣喜,三人迅速达成了共识,并约定明早6点40分在丽泽桥长途车站准时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