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云:“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这句古语仿佛在此刻应验。由于黎泽天行事张扬,毫无顾忌,他的所作所为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如同野火般蔓延开来。不仅是高中住宅楼的邻里们,连姜燃昔日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甚至是远在各地的学子们,都得知了姜燃家庭的风波。然而,大多数人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只是听到了黎泽天另觅新欢,姜燃被迫寄居女儿家的传闻。
起初,这些消息在人们耳中如同天方夜谭,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姜燃和黎泽天一直是一对人人称羡的模范夫妻。然而,随着这些传闻愈演愈烈,姜燃的朋友们、领导们、同事们、学生们纷纷拿起电话,试图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求证事情的真相。
电话那头,传来的总是黎泽天的声音。他礼貌地告知大家姜燃现在新的联系方式,是女儿黎晓家的电话。这一刻,人们才惊觉,那些曾经的传闻,并非无中生有。于是,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琐事,来到黎晓家,希望能亲自探望姜燃,给予她一些安慰与支持。
一天傍晚,晚高峰的车流在道路上涌动,仿佛一条流动的长龙。在这繁忙的车流中,一辆黑色的桑塔纳缓缓停在了黎晓家小区的大门前。车门轻轻开启,四个中年人依次走出,三女一男,手中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他们是姜燃在本市工作的学生,受外地同学的委托,特地前来探望敬爱的老师。
姜燃知道这个时间,学生们刚刚结束一天的忙碌,还未来得及享用晚餐。于是,她热情地邀请学生们一同外出用餐,黎晓也欣然陪同。她们选择了一家附近的中餐馆,那里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在温馨的餐桌旁,大家边吃边聊,氛围融洽而愉快。姜燃以平和的口吻简单叙述了自己因长肿瘤而来到女儿家养病的经历,但并未提及被黎泽天赶出家门的事情。她告诉学生们,自己制定了康复七策,一直在积极探索带瘤生存的方法。这一年来,她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能吃能喝、能玩能乐,身体状态还不错。
三名女同学注视着姜燃老师,她们的目光在她左侧胸部那道比右侧明显凸起的轮廓上流连,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与关切。她们忍不住轻声询问,为何老师不早些进行手术治疗?
姜燃轻轻笑了笑,她开始讲述一年前的经历,那段穿梭于各大医院的时光,那些关于她乳腺肿瘤的检查结果,以及医生们沉重而严肃的话语。她的声音虽轻,却充满了坚定:“医生们曾告诉我,如果动了手术,我或许只能活半年。那么,我就选择不手术,我想用自己的身体做个实验,看看带着这个瘤,我能活多久。你们,就是我的见证人。生命太短,我不想留下任何遗憾,我想试试。你们看,我已经活过一年了,现在的我,状态还不错吧?”
学生们听着姜燃的讲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敬佩。他们眼前的姜燃老师,已经不再是昔日讲台上那个温文尔雅的女教师,而是一位无畏的战士,正在与病魔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他们默默地祈祷,愿姜老师的实验成功,愿她能战胜疾病,重获健康。
学生们纷纷叮嘱姜燃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让他们担心。姜燃则微笑着感谢大家的关心与探望,并鼓励他们要继续好好工作,照顾好家庭和自己。那一刻,她的笑容仿佛阳光般温暖,给每个人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用餐即将结束之际,黎晓悄悄地起身去买单。服务生告诉她,已经有位先生提前押了一千元钱,说是最后多退少补。黎晓回到餐桌旁,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姜燃。姜燃再次向学生们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之情,她深知这份情义的珍贵与深重。
此刻,学生们那一句句贴心的问候和真挚的关怀,犹如夜空中熠熠生辉的繁星,颗颗晶莹,颗颗闪烁,悄无声息地温暖着姜燃的心房。这份深情厚意,不仅让她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更在无形中坚定了她活下去、战胜病魔的决心和勇气。
送别了心爱的学生们,姜燃的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感慨。她想起了古人所言:“知恩图报,善莫大焉。”这句古人的智慧箴言,不仅是她立身处世的基石,更是她一直以来秉持的生活态度。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优秀美德,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也让她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
她衷心感谢那些在她生命中出现的善良的人们,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领导同事同学,他们都给予了她无尽的关爱和支持。她也为拥有这些懂得感恩的朋友们、同事们而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同时,她也暗下决心,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坎坷和艰难,她都要始终保持那份骨子里的善良和感恩之心,用一颗平和、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夏季的东北,宛如一片翠绿的海洋,洋溢着勃勃生机。浓密的树荫如天然的遮阳伞,翠绿的草地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毯子铺展在大地上,田野间劳作的人们身影忙碌,共同绘制出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
周六的上午,阳光透过轻纱般的窗帘洒在姜燃与黎晓的身上,两人正悉心筹划着即将开始的出行路线。突然,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黎晓迅速接起电话,二婶那质朴而响亮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晓晓啊,我们来看你妈了。不过我们不太熟悉这边的路,就在17路公交车终点站下车了,你快来接我们一下吧。”
听到二婶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黎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迅速向母亲打了个招呼,便驱车前往17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一路上,她的心情格外愉悦,期待着与长辈们的相聚。
到达17路公交车终点站后,黎晓一眼便看到了正在那里张望等候的二叔二婶以及三叔三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看到黎晓后更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黎晓简短地与长辈们寒暄了几句,便请他们上了车。
在回家的路上,黎晓与叔叔婶婶们聊起了家常。她得知他们之前先去了父亲黎泽天那里,难怪事先没有电话通知。看来,没有黎泽天的允许,他们是不可能单独过来看望姜燃的。这几位长辈虽然年事已高,但平时为人处事总是考虑得十分周全。
黎泽天在家中排行老大,他是家中的骄傲,是家里唯一一位走进大学殿堂的学子。因此在弟弟妹妹们的心中,他始终拥有着不可撼动的威信。而且,自从黎泽天落实政策安排工作后,他的工龄也从他本该正常大学毕业的那一年——196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并补发了全部工资。从此,黎泽天开始每年都给家里交钱,真正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黎泽天共有五名弟弟,他们依次是黎泽亲、黎泽树、黎泽涛、黎泽军与黎泽民。除了这些血气方刚的男儿,他还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妹妹,名为黎泽芳。黎泽芳的丈夫,曾是大哥黎泽天的得意门生,深得他的青睐与喜爱。那份深厚的师生情谊,竟最终演化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让黎泽天将自己唯一的宝贝妹妹托付给了他的学生。
时光荏苒,如今家族中的成员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轨迹。二弟与三弟都已搬进了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篇章。而其他的弟弟们以及妹妹,依然坚守在农村的田野与屋檐下,过着那份朴素而宁静的生活。
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家族的纽带始终紧紧相连。每当逢年过节,大家都会回到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农村老家,团聚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那份深厚的亲情,如同农村那广袤的田野,无论风吹雨打,始终坚韧不拔,温暖着每一个家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