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立刻得到了魏国公的鼎力支持。
“是啊陛下,江大学士虽然只是四品衔,可文华殿大学士越级办事早有先例。
而且江大学士之前本就在礼部任职,后来才去的文华殿。
关键是,他既有代任礼部尚书的能力,也熟悉礼部行事的全部流程。
太后娘娘的丧仪交由他操持,相对而言,是比较保险的。”
江大学士之前在礼部任职,官至礼部侍郎。
若不是裴阁老行事周全,圆滑,更得元庆帝欣赏,成了礼部尚书,今时今日,大元的礼部尚书姓甚名谁谁不一定呢!
裴宴清想起来方才与自己对着干的裴阁老和礼部侍郎,没怎么考虑就应了,“即刻传旨,着大学士江鸿盛到礼部操持太后丧仪。
鸿胪寺、户部、内务府相关人员全力配合。”
……
薨逝的毕竟是当朝太后,不需要裴宴清吩咐什么,各部门各司其职丧仪也就很快展开了。
云父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般,将查清梁太后身亡真相的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
只不过自梁太后薨逝以后,元都上下所有的事情都在为梁太后的丧仪让步。
可即便如此,裴宴清一下子将
朝中二十多名官员押入慎刑司,不仅如此,还要牵连他们的家族、门生和同僚的消息传出去,朝野上下还是一片震惊。
“陛下不可啊!”
本在慈宁宫为梁太后守孝的大臣们一个个苦口婆心的劝起了裴宴清。
“太后娘娘薨逝,臣等理解您的心情!
可不知者无罪,裴阁老他们也不知道太后娘娘的身体有恙。
而且一下子处置那么多官员,朝廷要如何运行啊?”
“请陛下三思啊!”
……
此番反对裴宴清的已然不完全是文官了,也还有一些裴宴清登基后就未能得到重用的武将。
甚至一些被裴宴清亲手提拔过的大臣,有文官,也有武将跟着一起为那些气死梁太后的大臣求情。
云绯月和黎音几个都看在眼里,连素来稳重、从不越矩的寄雪都气的失了分寸。
“他们怎么能这样呢?
朝中大事重要,难道太后娘娘就不重要了吗?
我大元八千万子民,愿意效忠陛下的能人志士何其多?
难道没了那群没良心、没分寸的狼子野心之徒,大元的朝廷还能不运转了?”
寄雪身为凤章宫女官,妄议朝政自然是不对的,可云绯月哪
怕听到了,也没有训斥她。
“你一个小宫女都明白的道理,他们这些朝廷要员怎么会不明白呢?
不过是兔死狐悲,担心陛下此番一下子动了这二十四名朝中大员,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了法不责众这个万能盾牌罢了。”
很多时候,大臣们不是忘了君臣之道,也不是不知道他们和皇帝之间的地位差距。
只是他们总想着法不责众,以为大家一起逼迫,就能令裴宴清妥协。
只可惜,这一次他们注定要失算了。
“且等着吧,陛下既然敢动那二十四人,想必也不会介意再多动几个的。”
像是为了印证她的话,她说完这话,后方就传来了一声高喊,“靖北军班师回朝了!”
从丧仪时间定下那天开始,云绯月几乎每天都跪在梁太后灵前。
无论裴宴清与大臣们如何起争执,她都像是什么都不知道是的,不管不问也不听。
直到这道声音响起,她微闭着的双眼倏然睁开了。
“来了。”
寄雪不明所以,“娘娘,您说什么来了?”
“那些人的报应来了。”
云绯月说着,对着梁太后的棺椁郑重的拜了三拜,“母后,您且再等等
,陛下和大哥马上就能为您报仇了!”
寄雪她们虽然不明白云绯月什么意思,却也跟着拜了下去。
随即就听风尘仆仆而来的施怀瑾朗声道:“启禀陛下,靖北军顺利班师回朝。
另外,途径晋州时,听闻撰山公和秦氏一族有意归顺朝廷,特地向朝廷献宝无数。
末将斗胆将撰山公一行人带到了元都。”
说到此处,施怀瑾语气斗转,“另外,礼亲王及其长子意图趁着太后薨逝,陛下心神不宁之时谋逆造反。
私自调了冀州钱定坤部三万大军杀向元都,末将奉襄亲王之命在公主岭拦截。
冀州钱定坤、礼亲王妻弟陈江……等一干乱臣贼子具已拿下,请陛下定夺!”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灵堂内众人都震惊不已。
“礼亲王不是说病的下不了榻,连太后的丧仪都无法出席吗,这……”
说话的人话说到一半才反应过来,正是因为要谋反,所以礼亲王才不敢参加太后的丧仪的。
裴宴清也不管大臣们在想什么,只问施怀瑾,“礼亲王从年轻时就不曾入朝堂,他就算有谋逆之心,又如何能让钱定坤服从他的调遣?
何况,谋逆是空
口白牙就能做的事情吗?
礼亲王单枪匹马,他一人能成事?”
施怀瑾低着头恭恭敬敬的呈上一道折子,“陛下圣明!
此乃襄亲王亲自审钱定坤的口供,请陛下过目!”
裴宴清却拒不过目,直接吩咐,“丞相,你来念给大家听。”
裴阁老入狱,朝中大臣自当以丞相为首。
魏国公一听到裴宴清的话,就明白他的目的了。
遂躬身上前,“臣遵命!”
随即接过那折子,站在裴宴清身侧将折子翻开来。
然而,才把折子翻看,魏国公就愣住了。
他有想过裴宴清是想借他的口让大臣们相信上面的每一句供词都是真实可靠的,但他的确没想过那上面的内容会那般恐怖。
“怎么了?
丞相大人是突然认不得字了吗?”
裴宴清在催促,而魏国公几乎可以肯定,裴宴清早就知道那折子的内容了。
如此,他也就无所顾忌了。
“是内阁首辅兼礼部尚书裴阁老写了亲笔信给钱定坤,说是陛下嗜杀成性,穷兵黩武,迟早会害了大元。
礼亲王世子裴易寒自幼与先皇一起长大,曾受撰山公、云太师和陈阁老共同教导,有经世治国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