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初谈蒸汽机

    “德衡真乃奇才也!”曹操眼中光芒闪烁,不禁拍手称赞。

    “若明年兖州有大量水车灌溉农田,百姓收成定然不会太少。即便是那些新开垦的荒田,收成也断不会过于惨淡。

    待到夏日干旱无雨之时,百姓无需再从远处挑水灌田,那既费时费力又成效甚微。

    水车之益处甚多,对于天灾频发的兖州而言,实乃不可多得的农业神器。”

    袁武开怀大笑道:“若能保证庄稼有充足水源灌溉,兖州收成还能再多三成。兖州有德衡,犹如拥有百万大军。”

    “主公妙赞,我哪有那般厉害。用您的话来说,我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

    马钧一脸谦虚,沉声道:“并非下官谦逊,能研究至如今这般程度,首先要归功于主公。

    若无主公指明方向,多次指导这些器械的研究方向,又提供大量资金,还让一众能工巧匠与我一同研究,进度断不可能如此之快。

    其次,还得多亏兰台藏书,若无这些古代先人的技术基础,就算下官穷极一生,怕是也只能研究出一两件器械,难有更大作为。”

    “哦?显仁还懂器械之道?”曹操一脸诧异,倒也并无小看之意。

    自从曲‘袁’犁问世以后,曹操就深感这器械之道博大精深,用得好了妙用无穷,有改天换地之能。

    袁武一脸谦虚,眼珠一转,胡乱扯道:“小时候多读些杂书,心中多些奇思妙想罢了。其实只要你们敢想,敢动手制作,哪怕是人都能如飞鸟一般在天空自由翱翔。”

    “主公,人如何飞翔,可否细细一说。”马钧眼中闪过精光,显然将袁武的话听了进去。

    别人不知袁武之才,他还能不知吗?凡是袁武的指导,就没有出错的地方;凡是袁武细说之处,最后也都得以实现。

    马钧嘴上不说,其实心里觉得袁武当主公,简直是暴殄天物。

    这么大的器械之才,若是投身器械行业,那不得推动时代进步,超脱地球,机械飞升上月球!

    一听飞翔,曹操等人也转过头去,露出一副认真模样。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直都有一个执念,那就是飞升。

    不对,是翱翔天际。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每个人的愿望。

    袁武见几双渴望的眼睛,也开始介绍道:“万物皆有所依,想要飞天,就得学习鸟儿是如何上天的,尤其是那些大鸟,要探究它们是如何飞翔的。

    首先,要计算自己身体的重量,然后寻找两双足够轻、足够大的翅膀。最关键的一步来了,那些鸟在一刻可以将翅膀扇动成千上万次,而我们人却没有办法将一双大翅膀扇动成千上万次。

    等什么时候我们将人能持续扇动大翅膀的问题解决,我想我们就能够飞上天空自由翱翔。”

    “主公,要如何才能持续性地扇动翅膀呢?”马钧一脸疑惑。

    人的手臂会酸,一直扇动绝对不可能,而且也没人会有这么大的力气。

    正当马钧冥思苦想之时,只见袁武走到水车旁,用力推举,让它转动起来。

    “德衡,我用人力来推,不到半个时辰,我定然力竭,可若是我用水流呢?”

    马钧眼里闪过精光,总觉得其中有些奥秘,却又难以理解到底是何道理。

    水车转动,人力难以一直转动。人飞翔,人力难以持续扇动翅膀。

    马钧猜测道:“难不成,也要用自然之力,解决人力无法一直扇动翅膀的难题?”

    “哈哈,德衡果然聪明。”袁武大笑。

    “圣人曰上善若水,水之道乃天地至理。水冷则化冰,热则成气,水静可平静如镜,水动可如滔滔洪水,携天地之势力。

    水能让这水车一直转动,一直转动为何不能转变成一直飞翔?”

    袁武说着,开始对马钧一步步做出指导。“我昔日曾在梦中梦见一物,可以摆脱河流的束缚,在陆地上可以让一件东西一直运动。

    先弄一个大的锅炉,在里面燃烧木材黑石将水加热,使水沸腾变为蒸汽,就像煮开水一样,让蒸汽把锅盖顶出去。

    但是直接顶出去蒸汽力量太小,可以用一根管子连接,让蒸汽的力量更强。甚至可以在里面弄两个锅炉,让这蒸汽一冷一热,互相转换……”

    袁武努力回忆着前世知识,尽量用通俗易懂、古人能理解的方式讲述出来。

    不过,因为还欠缺一些基础知识,比如牛顿定律,还有水的蒸汽这些知识,让马钧理解起来很是吃力。

    至于其他人,比如曹操、典韦之辈,更是满眼星星,早已经晕头转向。

    对此,曹操心里暗暗得意,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显仁,还说你不是天上的仙人转世,露马脚了吧!

    马钧不理解也没关系,袁武打算先说结论,让马钧有个大概的观念,让其心里先琢磨仔细,等以后再细细点拨,到时候必然事半功倍。

    时间就是金钱,袁武可等不及在普及现代知识以后,再慢慢研发科技。

    如今有他指导方向,说出原理,指出细节,再挑出不对劲的地方,相信简易的蒸汽机会在十年内问世。

    袁武一边说一边走,众人很快来到研究造纸术的院子。

    院子里,到处摆着晾晒的纸张,一群曾经的黄巾流民,如今的器械所固定工人,正忙忙碌碌地干活。

    一众工人分工明确,一部分人将破烂的树皮、破布、麻头,甚至树叶子等东西泡在水里煮沸脱胶,分散成糊糊状。

    有的则再次捶打糊糊,弄成纸浆,再捞出做成纸片状,最后晒干成纸张。

    袁武随手拿起一张泛黄的纸,轻轻揉搓感受着纸的质量,触摸着上面的一股硬度,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取笔来,我试试它书写如何。”

    墨水在纸上划过,只见上面的字清晰可见,而且也不过分渗水。

    在东汉时期,已有蔡伦改进造纸术,可惜纸张生产效率很低,纸张产量有限,原料主要是麻等,导致成本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