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章 刘伯温的赞赏

    “修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祺先开口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就是修路没错,不但利国利民,而且利于皇帝陛下。

    刘伯温闻言眉头一皱,还想开口劝说。

    可李祺却摆了摆手。

    “当然,刘先生方才说的也是实情,国力贫瘠难以为继,强行修路只会加重百姓负担。”

    “所以此事只能缓缓行之,动静不要弄得那么大,前期也不要与权贵士绅地主的利益起冲突,那么此事就可成矣。”

    听到这话,刘伯温顿时眼前一亮,不过还是没有松口。

    “修路搞基建,牵扯实在太大,若因此而动摇国本,而致天下动荡,朝堂上下都会成为大明的千古罪人!”

    刘伯温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对大明没有感情,一言不合地就炒老朱鱿鱼,直接撂挑子愤然辞官。

    但是,大明可是他与老朱陛下这些君臣,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十五载,好不容易才建设起来的,就连这金陵帝都都是刘伯温亲自设计修建的,又怎么会没有感情呢?

    嗯,他就是傲娇,一个傲娇的纯粹读书人罢了。

    李祺自信笑道:“但是刘先生应该也看得到,此策利国利民,如果天下州县道路相通,无论对市井商贾,民间百姓,亦或是对我大明社稷,都非常重要。”

    这一点,刘伯温自然清楚。

    因为老朱陛下那日将李祺所列举的例子告诉了满朝文武,就希望他们看到此策的利处,然后同意修路搞基建。

    可惜的是,这么点利益,远远不及农耕受到影响的害处!

    “道理老夫都懂,抛开那些因私反对之人不谈,就算真的要推行此策,摆在咱们面前的还是那个问题,消耗太大,牵扯太甚!”

    刘伯温同样举了一个例子。

    “别的不说,你这以工代赈的主意确实不错,但偌大的工事亦要消耗大量的钱粮,这笔钱粮谁出?国库可出不起。”

    “去年北伐粮饷,有一大半都是靠着你的珍宝楼才撑起来的,这一点你自己心中也有数,而今年朝廷又要出兵征讨明夏政权,以维持大明西方安稳,这一点无可厚非,可无数钱粮也随即调动,国库又空了。”

    “此时如果还动工修路,钱粮所耗更大,下面的官员为了完成税额,稍有不慎动用些酷吏行径,强行搜刮民脂民膏,那就会造成民变,这样一来可就是捅破天的大事了。”

    刘伯温到底是在元朝做过官儿的,他亲眼目睹过那些元朝官吏如何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因此他自然不愿意见到,泱泱大明步上胡元朝廷的后尘。

    李祺听到这话,也没有反驳。

    他虽然没有去过地方,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什么“摊派”这些行径,逼得自耕农卖儿卖女、家破人亡,简直不要太过畜生。

    “刘先生说的有道理,所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刘先生听听看能不能行。”

    此话一出,刘伯温顿时来了兴趣。

    “文和,计将安出?”

    这毒士李文和,被皇帝陛下和太子标誉为鬼才奇才,刘伯温也很想看看,在眼前这种局势下,李文和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陛下直接在大朝会上面宣布,想要强行将此策定为国策推行,这么搞肯定是不对的。”

    “新政伊始,必是如履薄冰,以工代赈也好,修路搞基建也罢,还是要谨慎缓行,步子迈的太大了会扯着蛋的。”

    嘶……

    你个兔崽子是真敢说啊!

    扯谁的蛋?

    那他娘的是龙根!

    “然而陛下决心已定,可群臣又因为自身利益而坚决反对,这就是双方矛盾所在。”

    “现在唯一能够解决的办法,不是直接舍弃这等利国利民之策,而是先找一地试点。”

    “寻一个州或一个县暂行新政,如若可行,那天下官员也无话可说,他们也没有什么正当借口继续反对,谁若是反对就是因私心作祟,其余州府自然可以徐徐推行。”

    “但是如若不可为,那朝廷应当果断叫停此策,一地之得失,也不至于影响社稷国本,刘先生觉得如何?”

    “试点”这个法子,刘伯温以往倒是从未听说过,闻言顿时一怔,捋须沉思起来。”

    一府一县之地,确实不会影响到社稷根本。

    这其实就好比是一个赌约,就看这试点之地能否推行成功。

    成功了,老朱陛下肯定会力压群臣继续推行此策,但如果是失败了的话,那么群臣也就有了坚决反对的理由和借口,此策失去人心,自然也无法继续推行下去。

    而且李祺这个主意,妙就妙在可以缓和皇帝陛下与群臣之间僵硬的关系,不至于让双方彻底撕破脸皮。

    李祺继续解释清楚。

    “我是这么想的,修路一事,因为会触及到权贵士绅的利益,所以咱们不妨把动静弄小一点,选一个州县试点就行。”

    “一个州县就算以工代赈,也要不了多少粮食,国库提前备好粮食,挑选一个灾区招募当地百姓付出劳力修路,官府以粮食付予酬劳,如果路修通了,歉收粮食的百姓子民也被养活了,一州一县之地也不至于触动太多权贵士绅的利益,就算他们跳出来也闹不出多大的动静,刘先生觉得呢?”

    刘伯温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示意李祺接着说下去。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个州县的各条道路都修通,那肯定不会给当地造成损失,相反还养活了难民,便捷了交通,方便了通行,促进了经济发展,官府和百姓都会因此而获利,朝廷可以大力嘉奖这试点之地的官员,该提拔的提拔,该升官的升官,到了这时各地方的官员都会动心,他们就会变成成修路搞基建的坚定拥护者,就算地方士绅权贵反对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且到时候他们也没有资格继续反对了,利国利民已经证实,他们凭什么反对?他们拿什么反对?”

    李祺嘴角微微上扬。

    “到时候朝廷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这些士绅权贵指指点点,他们也只能受着!”

    老子就是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你指指点点!

    你除了忍气吞声,那还能咋滴?

    刘伯温怔怔地看着李祺。

    “你这脑子真是……”

    话音未落,刘伯温便由衷赞叹道。

    “文和啊文和,你果真天纵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