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 风波起

    “如果再让他这么折腾下去,那么勋贵武将那里,恐怕要多生波澜。”

    兵部尚书庄兆忧心忡忡地说道。

    如今打压勋贵,压制武将,是所有朝堂官员默认之事。

    就连皇帝都无法阻止。

    如今靖安伯领兵在外,难免让一些硒鼓的勋贵们重新燃起希望。

    想着重新掌握军权,又或者重返朝堂。

    如此一内一外,极为麻烦。

    更何况,那位靖安伯又是一位不安生的主,做出一番功绩几乎已经成了必然。

    王无修哂然一笑:“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倒是对这位靖安伯,我们可以做一些应对。”

    随即他的眼中充满了睿智,看向兵部尚书,问道:

    “你说,这靖安伯如今最特殊的地方是什么?”

    兵部尚书庄兆面露思索,在脑海里想着靖安伯的一举一动,以及民间士林的反应。

    沉声说道:“民间声望!”

    平灭白云部的事迹,已经被朝廷宣传了出去。

    不少百姓听后先是觉得不可置信,又是觉得匪夷所思。

    直到看见林青从一名百户一跃成为靖安伯,这才相信了。

    封伯是如何也造不了假的。

    而主动出击草原,在民间百姓看来,这就是扬我大乾国威!

    让一些早就对大乾失望的百姓们,燃起了一丝希望。

    兵部掌管全国兵册,在此事发生后。

    大乾境内踊跃参军,想要去北方杀敌的军卒数不胜数。

    希望也能如靖安伯一般,加官进爵。

    思索间,二人来到了皇宫的午门前,这里已经有不少官员在静静等待了。

    “那他这些民间声望又是如何来的?”王无修哂然一笑,一双祥和的眼睛中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兵部尚书庄兆思考了片刻,最后缓缓摇摇头:

    “下官不知,还请首辅大人解惑。”

    “独一无二。”

    王无修淡淡扫了庄兆一眼,留下了一众大臣。

    便自顾自地向前走去,他作为百官之首,自然要第一个入午门。

    一刻钟后,经过侍卫的检查,一众大人这才彻底进入了皇宫。

    六部的官员去到自己所属的地方办公。

    而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一众武将勋贵。

    则是默契地前往了御书房所在。

    他们除了朝廷的邸报以及各种文书,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消息渠道。

    对于北乡城发生的事,他们如今都已知晓。

    即便有些人没有看过奏折密信。

    得到通传后的一众官员进入了御书房。

    正埋在厚厚奏折中的光汉皇帝露出了半个额头,以及头上的一些青丝。

    见一众大人们进来,皇帝抬起了头,越过奏折看向他们。

    顿时面露惊讶,连忙笑着说道:“今日是何日子,竟然让诸位爱卿齐聚于此,快快赐座!”

    几位小太监将座椅搬了上来,一众大人坐下后,目光灼灼地看向皇帝。

    引得光汉皇帝微微一愣,笑道:“诸位爱卿为何如此看朕?”

    兵书尚书庄兆站起身,恭敬一拜,随即从袖口拿出了四封奏折。

    “臣有事启奏,还请陛下过目。”

    一旁的小太监将奏折接了过去,快步行到皇帝身前,将奏折放于桌案之上。

    光汉皇帝面露疑惑,“这是何事?居然引得一众爱卿齐齐到来。”

    他没有停止手中的动作,径直将奏折拿了起来,细细查看。

    只是第一封,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狐疑地看了一眼朝堂诸公。

    继续阅读。

    御书房中陷入了久久的沉寂,光汉皇帝不时面露愤恨,不时面露惊叹。

    时而震惊,时而暴怒!

    最后,他长出了一口气,将奏折放于桌案之上,抬头看向朝堂的衮衮诸公,

    “诸位爱卿,这些奏折是何时到的京城。”

    “回禀陛下,是午时一刻抵达的五军都督府,臣见到后就即刻入宫。”庄兆起身回答。

    “嗯,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光汉皇帝端起了茶水,用茶杯隐去了眉宇间的一抹笑意。

    王无修深深地看了一眼皇帝,以及在皇帝身后静静站立的黄俊,淡淡开口:

    “老臣愚钝,不知陛下所说的..哪件事?”

    “官糖一事,虽说靖安伯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那死的都是蛮子,而这官糖私卖一事,死的是我大乾百姓!”

    啪!

    光汉皇帝直接将手中精致的茶杯摔得粉碎,猛地站起身,来回踱步。

    嘴里咬牙切齿,看起来愤怒无比:

    “岂有此理,大乾居然有如此蛀虫,如今军中缺糖,但我大乾生产的糖却大摇大摆地送去了草原,长达十年之久!!

    多少百姓因此而失去了性命,其中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又有多少贪官污吏,因此而赚得盆满钵满!!”

    光汉皇帝目光锐利,带着对于贪官污吏深深的恨意,径直离开桌案,来到王无修面前。

    死死地盯着他:“王首辅,你来告诉朕,死了多少百姓!!”

    王首辅默默叹息一声,站了起来,沉声说道:“老臣死罪!!”

    其余大臣也同样如此,默默站了起来,齐声喊道:

    “微臣死罪。”

    光汉皇帝呼吸急促,愤怒地转过身返回了桌案。

    但在转身的一刹那,他的面容恢复了平静,哪还有气急败坏的模样。

    坐回到长椅之上,光汉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在平复怒火。

    随意摆了摆手,说道:“诸位大人起来吧,你们远在京城,如何能知道边关小城之事。”

    一时间,御书房中陷入了死寂,压抑的气氛开始弥漫。

    吏部尚书宫慎之慢慢站起了身子,他的年纪极大,已经七十有二,乃三朝老臣。

    在大乾官场与士林中都有很大的威望,虽然他胡子头发早已花白,

    但说话却清清楚楚,果断异常:

    “陛下切勿动怒,北乡城之事虽然触目惊心,但如今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此话一出,一些大臣的眼神晦涩难明,将头缓缓低了少许,将眼神藏了起来。

    “哦?何事?爱卿请讲。”光汉皇帝像是来了兴致,问道。

    宫慎之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臣恳请陛下彻查各地制盐制糖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