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章 带领村民一起发展

    秋风已深,赵家村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远处稻田里轻轻的虫鸣,打破了这份宁静。

    村民们的心,却因即将到来的寒瓜种植计划而沸腾不已。

    赵村长家的小院里,灯火通明,他正与几位主事人围坐一起,细细商讨着分钱的具体方案。

    “宇儿,你说这分钱的事儿,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赵大伯率先开了口,他的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几分忧虑。

    赵宇点了点头,语气坚定而诚恳:“大伯说得对,分钱这事儿,直接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必须公平公正。”

    “我的想法是,按照投入比例来分配利润,这样既公平,也能激励大家多投入,多出力。”

    “那具体怎么分呢?”一旁的赵二狗好奇地问道,他是村里出了名的直性子,心里藏不住话。

    赵宇微微一笑,解释道:“首先,我家作为这次寒瓜种植的发起人,愿意承担最大的风险,所以提议我们家分利润的五成。”

    “我家负责前期投入的资金以及种子和油纸等物,还有关于寒瓜的技术支持和后期售卖。”

    “五成?宇哥儿,你这不是亏大了……”赵二狗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宇摆了摆手,打断了赵二狗的话:“二狗兄弟,别急,听我说完。”

    “剩下的五成,我打算这样分:一成归村里,作为公共基金,用于村里的修路、建学堂、村里重大事情聚会等,让这笔钱真正惠及到每一个人。”

    “至于剩下的四成,就按照大家各自的投入比例来分配,包括土地、人力等所有投入。”

    “这样分,咱们心里都透亮,谁也不会觉得吃亏。”赵大伯点头表示赞同,他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

    “可要是亏了怎么办?”这时,一位年轻的村民赵小花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她的声音虽轻,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赵宇的目光落在了赵小花身上,他深知,每一个决定背后都承载着村民们的希望和担忧。

    “小花妹子问得好,如果亏了,咱们也按照投入比例来承担损失。我赵宇家作为最大的投入者,自然会承担最多的亏损。”

    “但请大家放心,我会尽我所能,确保这次种植计划的成功。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可能的风险和挑战。”

    说到这里,赵宇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顾虑,毕竟种寒瓜这事儿咱们以前没干过。”

    “但我想说的是,没有哪条路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敢尝试,敢挑战,我们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宇弟儿,我们一定能种好寒瓜的。”赵铁柱拍了拍胸脯,笑道,“咱们农村人,别的没有,就是力气多。”

    “就算这寒瓜不成,咱们还能接着种土豆红薯,日子总能过下去。”

    赵五叔也轻声附和:“是啊,小宇,你带大家种土豆和地瓜那会儿,谁也没想到能有那么好的收成。”

    “大家也跟着赚了不少钱呢,现在你又有了新想法,咱们都相信你。”

    一番话,说得在座的人都笑了,那笑容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赵宇深深的信赖。

    话题一转,赵宇又提起了土豆和红薯的推广事宜。“咱们村的土豆红薯今年长势喜人,是时候让外面的人也尝尝咱们的好东西了。”

    “我们现在的李郡守是个注重民生的,我们的县令也不错,一定不会让我们吃亏的。”

    “而且地瓜和土豆这两种作物早晚会让别人知道的,咱们早点说还能得些好处。”赵宇怕大家伙不了解解释道。

    “我想,这事儿还是得找青山兄弟帮忙,他秀才的身份,更容易和县衙的人打交道。”

    赵青山坐在一旁,听到自己的名字被提起,连忙起身应承:“宇哥儿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我正好也想借此机会,多和县衙的人走动走动,为明年的乡试做准备。”

    说到这里,村里的老人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满是欣慰与感慨。

    “看这势头,以后真是年轻人的天下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感叹道。

    “咱们这批人,老啦,跟不上时代了。但看到你们这么有闯劲,这么有担当,我这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是啊,是啊。”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眼中闪烁着对年轻一代的期许与骄傲。

    赵老爹和陈老爹等人一脸的与有荣焉。

    夜深了,会议却没有丝毫结束的迹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未来的种种可能。

    赵宇站在中间,听着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次日,赵青山来到了县衙,面见县令大人。

    县令王大人接到消息,初时也是半信半疑,但想到赵青山乃是有功名之人,不至于无的放矢,便决定派师爷李大福前往查探。

    当天,李大福带着几名衙役,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赵家村。村民们闻讯,纷纷围拢过来,议论纷纷,带着几分期待。

    李大福见到了传说中的高产田——土豆和地瓜地。

    他蹲下身子,亲手挖出几个土豆,个头大得惊人,沉甸甸的,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这……这怎么可能?”李大福看着眼前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的景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爷,您看这产量,绝对超过了两千斤!”赵青山在一旁信心满满地说。

    李大福连连点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赵家村的喜事,更是整个县,乃至整个郡的福音。

    当即让人把秤拿来,然后让村长带领村里人把这一亩地的土豆先收起来,看看产量。

    半个时辰之后,产量出来了两千六百多斤,李师爷震惊不已。

    回到县衙,李大福立即向县令王大人汇报了所见所闻。王大人听后,也是喜出望外。

    直接派人快马加鞭通知了李郡守,李郡守听闻这则消息,当即决定亲自前往赵家村,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