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章 李世民执政后期的问题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

    从这里就可以窥见,这些百姓曾经生活的有多艰难了,有些甚至不是在乱世,王朝末年。

    更别说在那个“不把人当人”的时候了,反抗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国家虐待了他们,那他们只有起义,打碎这个国家,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这是每一个王朝所要经历的周期性规律。

    这也是我从一开始的直播就提醒各位皇帝陛下要爱惜民力,爱护百姓的原因啊。”

    李世民听了这番话,心下了然,看来自己之前对百姓和民力的概念,认识还不是特别清楚深刻啊。

    “刚刚说的是单个王朝兴衰的周期性规律的原因——阶级的矛盾。

    而王朝周而复始的原因就跟文化有关了。

    自从武帝陛下‘独尊儒术’开始,儒家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也逐步形成了难以被打破的社会规则。

    在这个规则下,每个人虽然各司其职,但都有一股“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气。

    这些读书人的气,让每一次王朝的更迭变成重复。

    大家就像是在建立王朝、覆灭王朝、再建立王朝的循环中出不去了。

    但也不能说这样不好,因为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上,他们都为结束乱世,开创盛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长时间机械的王朝兴衰,让人也产生了机械的思考,遇上乱世就造反,开创新的王朝,选一个贤明的君王,然后周而复始。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说到这里,赵瑜就又想要骂一骂开历史倒车开沟里去的清朝了。

    清朝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百多年,虽然表面上是盛世繁华,但其实早就落后世界太多了,腐朽、愚昧、麻木。

    究其原因就是上层统治者不愿改变,狂妄无知,只会机械的遵从前人。

    “你的意思是,所有王朝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所有王朝都无法避免吗?”

    “是的,这也是统治者以个人好恶治理国家的问题。”

    “那赵姑娘,未来你们的国家是如何防止这些问题的呢?”

    李世民认为,既然赵瑜能轻而易举的说出这些,说明后世之人可能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自己或许可以从后世找找答案。

    “人民!”赵瑜脱口而出。

    “人民?”李世民却对这个回答很不理解。

    “是的,当初我们的教员在回答黄炎培先生这个问题时的答案就是‘人民’,也就是民主。”

    说着赵瑜就将当时的问答过程详细的说了一遍。

    虽然赵瑜解释的很详细,但她不认为在二凤陛下的时代能有什么作用。

    如果是明清,或许还有些推动历史进程的可能性。

    但是唐朝还没有到达封建制度的巅峰呢,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呢。

    所以这些大概也是只在二凤陛下心中留下了“庶民不可欺”的印象,不过这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看到李世民越睁越大的眼睛时,赵瑜立刻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二凤陛下,难道我没有告诉过你们,我生活的时代已经没有皇帝了,甚至实现了人人平等了吗?”

    李世民摇摇头,完全没有啊,他一点都不清楚后世啊!

    他一直以为赵瑜生活的朝代只是生活水平高了些罢了,完全没有想过没有皇帝该怎么办啊。

    不对,其实之前赵瑜在《朝代歌》里面稍微提到过“废末皇”的,但是可能当时他们没有太在意吧。

    “没有皇帝了,那国家怎么运转啊?”李世民不自觉的问了出来。

    “刚刚我说了呀,人民当家做主。”

    李世民嘴里念叨着这几个字,人民当家作主,有点明白但又不完全明白。

    赵瑜见二凤陛下实在是好奇,很感兴趣,就承诺过会儿将这部分的资料给李世民送过去。

    一个太子教育问题,一个分封制的问题,赵瑜觉得今天给二凤陛下造成的伤害挺多的了,所以其他问题也只是简单说几句就准备结束了。

    “二凤陛下,除了刚刚讲的两个重要情况,在您执政的后期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前期节俭朴素,后期劳民伤财;

    前期讲求实际,后期好面子;

    前期大度宽容,后期多疑猜忌;

    前期爱民如子,后期视如蝼蚁;

    前期虚怀纳谏,后期刚愎自用……

    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全部都在书里面能看到。”

    说起来,唐朝的皇帝好像都有奢侈享受的通病。

    唐玄宗李隆基就不提了,中晚唐的皇帝也不说了,就连千古一帝的二凤陛下也不例外。

    不过也能理解,人无完人嘛。

    但是二凤陛下执政后期大肆修建了九成宫、大明宫、飞山宫、襄城宫、玉华宫等宫殿。

    这些宫殿的造价都极为昂贵,而且新建宫殿后又要新增大批宫女、太监,这也造成了一大笔本不必要的开支。

    说到宫殿的事情,赵瑜突然想起来,之前学《阿房宫赋》的时候,真的以为那些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宫殿是始皇陛下修建的。

    但是越了解历史就越清楚,那些宫殿的描写参考的是唐朝的建筑风格和模样,而被诟病的阿房宫反而只有一个地基。

    就连“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这些也是中晚唐时期盛世糜烂的场面。

    不得不说,始皇陛下天生背锅圣体啊。

    同情一番始皇陛下后,赵瑜就把准备好给二凤陛下的书籍都拿了出来。

    除了通用的上下五千年历史书全册外,还有《李世民一生功过得失》《唐太宗晚年弊政细讲》《唐太宗继承人问题的思考》《理性讨论分封制》等专门分析评价的。

    将书籍传过去之后,赵瑜同样把准备好的粮食拿了出来。

    “二凤陛下,您登基之后发生过不少的天灾,这里是天灾表。”

    李世民接过这个年表,差点没晕过去,水灾17次,旱灾7次,蝗灾6次,其他灾害16次。

    这上天是要自己的命啊。

    赵瑜看到李世民一副受到打击的样子,连忙安慰。

    “二凤陛下,别担心,这边袋子里装的都是可以救荒的粮食,一定能帮助大唐百姓度过这些艰难时刻的。

    加油,二凤陛下,我相信你一定能做的更加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