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章 第三次直播——二凤陛下李世民:太宗陛下的耻辱渭水之盟

    而这边赵瑜已经简单将玄武门之变的过程讲完,开始了简单的分析。

    【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概括来说就是,一方面李世民能力强,性格直,不徇私,所以导致太子嫉妒他,妃嫔讨厌他。

    这些人就经常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是非,次数多了,李渊就更加忌惮李世民了。

    另一方面,李建成在朝堂上处处迫害李世民及其手下,例如刘文静、杨干等,削减李世民羽翼,逼迫李世民退让。

    见此情景,一开始李世民打算退让,来换取李建成他们的不针对。

    但是二凤陛下失算了,就算自己避其锋芒,李建成等人还在清算秦王府的人。

    没办法,人家要自保啊,不可能一直任人宰割,所以李世民最终成为了皇帝。

    相比玄武门的经过,玄武门这件事情更值得说的在于,李世民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攻击的对象到底是谁。

    后人对于二凤陛下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猜测有,李世民野心大,权欲重;李建成无能,当不起皇帝;李世民对皇帝立李建成为太子不满等等。

    看法猜测还挺多的,那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玄武门之变前,二凤陛下的官职有哪些。

    天策上将,秦王,上柱国,太尉,司徒,尚书令,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将军,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凉州总管。

    这些官职通俗解释一下就是,李世民是大唐特级战斗英雄,全国军事总指挥,大唐教育部长,大唐财务部长,长安警卫部队最高长官,洛阳军区负责人,成都军区总司令,甘肃军区行政长官,大唐诸王之王。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封建王朝的权力第一人应该是皇帝,也就是当时的李渊,第二人是太子——李建成。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随着二凤陛下官位越来越高,他和李建成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尤其是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将之后。

    因为“天策上将”一职,是可以自行开府招募官员的,所以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差距更是进一步缩小了。

    可以说,自此之后,二凤陛下除了没有太子这个头衔之外,已经和李建成没有任何区别了。

    如此大的权力,别说是太子李建成,即便是在皇帝李渊眼里,李世民此刻也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实质大权臣了。

    纵观历史可以知道,当一个大臣的功劳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那等待他的结局,只有被杀掉。

    比如韩信、英布、彭越、檀道济、郭崇韬、年羹尧等,以及千古奇冤的岳飞将军。

    毕竟,在权力场上,李渊首先是大唐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是李世民的皇帝,其次才是一个父亲。

    因此,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面对李渊一次次打压下的一场绝地反击之战!

    玄武门之变可以看做是唐初功臣集团对皇帝“卸磨杀驴”的一次反抗。

    只是因为大唐的开国第一功臣二凤陛下与皇帝有血缘关系,所以这场反抗才会被人认为是一场单纯的夺嫡之争。

    所以我才说,与其说李世民是在跟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不如说是在跟李渊争夺皇帝之位。

    李建成只是被李渊推到人前的小可怜替身而已。

    李渊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作为棋子,让他们互相争斗,以为这样自己的皇位就稳固了,但没想到后期李世民不玩了,直接掀桌子了。

    当时的二凤陛下可能想的是:我不跟你们玩了,朕直接单开了。】

    武德时期,李建成听到天幕的话,震惊的抬头看向李渊,想要让父亲给自己一个解释。

    但是李渊没有顾及李建成,而是愤怒的看着天幕,嘴里念着“胡说八道”之类的话。

    之前李渊再怎么恼羞成怒,也没有在天幕上发过任何弹幕,因为他认为在天幕上吵架有失体统,毕竟不是谁都能像汉武帝那样“接地气”的。

    但此刻,李渊忍不住了。

    “胡言乱语,朕怎么会忌惮世民,怎么可能将老大推出来与老二争斗,他们都是朕的儿子!”

    “朕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慈父之心,想要保全两个儿子罢了!”

    “朕如果忌惮世民,那朕一开始就不要给世民那些官职荣誉就好了,何必多此一举!”

    ……

    李渊的狡辩赵瑜看到了,正想解释,结果武帝陛下的专属弹幕就出来了。

    “后世的唐高祖,你的狡辩只能说明你不适合做皇帝,连谁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都不清楚。

    这点,你就比朕的父皇差远了。”

    发完之后,刘彻还多发了几条夸奖了一番自己的父皇,表达了自己对父皇的怀念和感激。

    希望他的亲爱的父皇在另一个时空看见了能对那个世界的自己再好点。

    接着,因为刘彻的带头,其他皇帝、大臣也纷纷开始谴责起了李渊,里面甚至不乏一些杀子不眨眼的皇帝。

    而且,要不是因为李渊是大唐的高祖,开元年间的李隆基高低也得评论几句。

    只不过,看着身边刚刚上任的丞相张九龄满脸不赞同,李隆基也不想现在就被张九龄拉着劝谏,于是讪讪一笑,没有多余的动作了。

    朱元璋看到一些弹幕之后,有感而发。

    “唐高祖,你如果真的爱你的太子,就不要给另一个不是太子的孩子等同的宠爱,这不是对他们好,而是害了他们。

    因为这不仅会激起其他孩子的争夺之心,也会引起你的太子的恐慌。”

    说完还对着马皇后和朱标太子得意一笑,表示这点他就做得很好,他的太子朱标地位那是独一档的!

    朱标看着自家邀功的老爹,无奈的笑了笑,“谢谢爹。”

    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哼,要不是大哥对我们好,我们就真成了没爹疼的孩子了。

    李渊看到自己因为几句话就被口诛笔伐了,血气上涌,但是说来说去也只有“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之类的,没有任何新词、任何新解释。

    贞观年间的太上皇李渊,看到另一个时空里的自己这么狼狈,好心提醒,“别狡辩了,朕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这句话,成为了压倒皇帝李渊的最后一根稻草。

    贞观时期,李世民原本看着弹幕里,其他朝代的皇帝大臣,反驳另一个时期的阿耶看的挺快乐的。

    但是这个“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弹幕,引起了他的注意。

    看完之后,若有所思,“观音婢,我是不是对青雀太好了啊。”

    长孙皇后震惊,倒不是担心自家二郎是不是不爱孩子了,而是自家二郎终于开始反思对青雀的态度了。

    她一直认为二郎对青雀的宠爱太过,现在还没什么,等几个孩子都长大了,承乾怕是会多想啊。

    但二郎却不听,觉得之前过继青雀有些委屈青雀了,现在做的都是在补偿之前的亏欠。

    李世民还在自顾自的说着,“我之前以为对两个孩子都好,一碗水端平,就能让他们不走我的老路了。

    而且之前的事情也确实委屈青雀了。

    但是刚刚看到那个大明皇帝的话,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对两个孩子也不好。”

    “没关系二郎,这几个孩子还小呢,以后我们多多注意,就不会发生上一辈的事情的。”

    有了长孙皇后的鼓励,李世民信心十足。

    一边看着天幕的小太子李承乾,偷偷竖起耳朵,听到了阿耶和娘亲的话,不知怎么的,心里特别高兴,但随即又小小谴责了一下自己。

    悄悄对自己说,自己不是嫉妒弟弟,是为了青雀和自己好,以后阿耶如果不如之前对青雀好了,那自己要对青雀更好一点。

    做一个好大哥。

    这样想着,小承乾看向天幕乐呵了起来。

    【二凤陛下登基不久,什么事情还没做呢,就遇到了一件关乎大唐存亡的大事——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入侵泾州。

    此时距离二凤陛下登基仅过了十天!

    然后二十日,突厥入侵武功县,一时间,京师戒严。

    紧接着,四日之后,突厥入侵高陵。

    当时,突厥铁骑十余万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个时候的大唐刚刚经历新皇登基,朝政变动,没能及时应对,只有兵士数万的国都长安,危如累卵。

    于是,李世民当机立断,派尉迟恭出战防御突厥。

    虽然尉迟敬德在泾阳之役中获得小胜,但是仍然无法遏制突厥人的进攻。

    二十八日,颉利可汗的的主力抵达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设下疑兵之计,亲自带领高士廉、房玄龄等人到渭水边,隔渭水与颉利可汗对话,指责颉利可汗负约。

    没过多久,大唐军队也赶到了二凤陛下身后,颉利可汗见到大唐军队“军容大盛”的模样,又得知执失思力被擒,心里就害怕了。

    认为自己可能估算错了大唐的军事实力,于是请求和解。

    两天后,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立刻斩白马立盟。

    之后,颉利可汗率突厥全体骑兵返回, 一场大战才偃旗息鼓。

    这就是太宗的“一生之耻”——渭水之盟。】

    说着,赵瑜就将找到的突厥南下的所有详细资料交给了武德时期的李世民。

    【还没有登基的二凤陛下,拿着这些资料好好研究,尽快布置军防,千万不要让突厥这群人南下烧杀抢掠,残害百姓了。】

    赵瑜得这番话让武德时期的百姓,尤其是突厥南下抢掠地方的百姓安心了一些。

    有了天幕里的赵姑娘的帮助,再加上天幕说的秦王是好皇帝,百姓们纷纷期盼着,他们这次应该能避免灾祸的吧。

    李世民看到天幕的举动,以及现在自己手里的大堆资料,很是感动。

    “多谢赵姑娘帮助,世民一定不负所望,绝不让突厥踏进大唐一步!”

    说完就着手商讨抵御突厥的事情了。

    贞观时期的李世民也十分欣慰。

    有了天幕的帮助,那边的自己应该不用经历突厥兵临城下,自己赔钱赔人赔粮的屈辱了,百姓也不用遭到屠杀了,真好啊。

    两个李世民:嘻嘻。

    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不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