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九章 批复

    “五千年前,我们跟埃及人一起抵抗洪水”

    “四千年前,我们跟古巴比伦人一起玩着青铜器”

    “写的真好啊,不愧是李长河。”

    “五千年前的大禹治水,四千年前的商周王朝,三千年前的百家争鸣,两千年前的秦汉帝国,一千年前的大唐盛世,总结的真好。”

    “是啊,世界的牌桌上,我们的对手换了一轮又一轮,而现在,我们又回来了。”

    回到了学校之后,有同学把李长河这一番话写了出来,然后贴在了学校的宣传栏上。

    于是这一段话,很快就在北大流传了开来,然后再透过北大,快速的向着周围其他的学校传播。

    李长河知道之后,也没说什么。

    人是有共通性的的,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跟后世的网友,有时候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接下来的日子,李长河又忙碌了起来。

    除了得全身心的补课之外,还有就是应对各路来客。

    比如说五四文学社的那帮同学。

    说起来,李长河的身上,还挂着五四文学社副社长的位置,可惜他几乎没有参加个文学社的任何活动。

    “建功,要我说,我这个副社长,还是给人让出来吧。”

    “典型的占着位置不干活,而且说实话,我后面会越来越忙,留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少,文学社这边,我真的是顾不上。”

    长征食堂里面,李长河跟陈建功无奈的说道。

    说起来这已经是李长河这一周第五次来这吃饭了,基本上每次都是跟不同的同学和朋友,老板特意留出了这个小屋,专门帮他接待。

    “长河,你现在到底在忙什么啊?”

    梁左这时候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我现在调到外事部门的一个小组工作,因为之前在京城饭店那边不是练口语,也跟一些外国人打过交道嘛,所以到那边帮忙。”

    “至于具体的做什么,就不能跟你们说了。”

    “对了建功,小梁,你么回去也跟社里其他人叮嘱一下,如果外面见了我,不要主动打招呼,也不要轻易说认识我,因为外事部门很多时候有特殊任务,我有时候偶遇了,没办法跟他们交流。”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陈建功提醒说道。

    陈建功点点头:“其实之前我们就有过讨论了,不过回去之后,我再跟社里人叮嘱一下。”

    “至于副社长这个位置,说实话,现在退不退的,也没什么大不了了,咱们的杂志,除了《未名湖》还稳定发刊,其他的都不大行了。”

    “《早晨》也不行了吗?”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问道。

    《未名湖》算是北大官方杂志之一,有校团委的资金支持,所以能稳定的出产。

    除此之外,北大中文系其实还有好几份杂志,比如说《早晨》。

    “同学们的热情是有限的,再加上《这一代》的停刊,好多同学被打击了热情。”

    陈建功这时候感叹的摇摇头,不得不说,去年那本联合杂志《这一代》的封禁,对于很多文学青年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浇灭了他们的很多热情。

    “早就跟你们说了,那样搞不合适,你们还一腔热血,也多亏了上面没较真。”

    李长河这时候笑着说道。

    那件事虽然好几个校领导都受到了处罚,但是参与的学生却都没什么事情,最多就是口头批评了一下。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处罚,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由此也可以看出,上面对这一批大学生的爱护,那真是倾尽心力的进行培养。

    “是啊,还是你的眼光长远!”

    陈建功这时候感叹的说道。

    当时李长河对这个《这一代》不感兴趣,很多文学系的同学还颇有微词,其他学校来的人也有些不满,认为李长河是瞧不上他们。

    但是最后的结果证明了李长河的远见,而他们则是被啪啪打脸。

    “主要现在大家爱好也变了,学跳舞参加舞会,还有穿新衣服,忙碌的事情变多了,文学稿子这些,也就顾不上了。”

    梁左这时候也开口笑着说道。

    这几个月,舞会这股风潮是彻底的在京城风行了起来,学校里面的大饭厅,现在电影也放的少了,倒是隔三差五的举办舞会。

    “估计过不了多久,舞会也要被叫停了。”

    “对了,小梁,你有没有兴趣,写写剧本?”

    李长河这时候冲着梁左笑着问道。

    “写剧本?”

    梁左这时候惊奇的看向了李长河。

    李长河点点头。

    “对!”

    “我这边认识一个港岛的电影公司,他们跟北影厂有合作,然后也想要在咱们这边收一些剧本。”

    “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写写投给他们,就当是赚个稿费嘛。”

    “老陈,你问问文学社的其他同学,有兴趣的也可以写。”

    “哦?有什么要求吗?”

    陈建功这时候也来了兴致。

    “没什么要求,让同学们看着写就是了,格式规整一些就行。”

    李长河随口说道。

    他对剧本确实没什么要求,反正就让同学们放开了写,写完他自己慢慢挑就是了。

    这年头国内的物价这么低,哪怕一个剧本给个几百块钱,算下来也比港岛那边便宜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长河认为,这个时期,国内的文学剧本,有时候写的,比港岛那边的有深度。

    像王京他们,写的剧本多是娱乐为主,文青向的很少,毕竟那边讲究电影市场。

    而国内这时候就不一样了,娱乐偏少,反倒是有深度的偏多。

    李长河找他们收本子,也不一定就在国内拍,说不定收了改吧改吧,放国外拍也有可能。

    反正这事花不了几个钱,他觉得提前笼络一下中文系的同学们也挺好。

    毕竟这些人以后出去了,基本上都是拿笔杆子的,或者去宣传部,或者去新闻机构等等。

    别的不说,国内早期的新闻机构,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还不是未来公信力破灭的时代。

    “行,等我回去问问他们,如果能写,到时候就交给你。”

    陈建功点了点头。

    “等回头我安排个人来收就行,陈楷歌你应该认识吧。”

    李长河冲着陈建功说道。

    “认识啊!”

    陈建功当然认识他,他们之前经常在《今天》的诗歌会上见面,再加上有李长河当媒介,也算是熟悉。

    更何况北大中文系,那可是陈大导梦寐以求的白月光专业啊。

    “嗯,到时候,我让凯歌定期来收就行了。”

    “也行,他家就是北影厂的。”

    陈建功对陈楷歌的情况也稍稍了解,都是老陈家的,相对熟悉。

    “吃好了,走吧,咱们回去吧。”

    几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吃完了饭,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走了回去。

    等李长河回到学校的时候,学校里面,有一辆上海轿车已经等在那里了。

    “得,又是找你的吧。”

    陈建功看到停在路边的小轿车,冲着李长河笑着说道。

    “对,我先走了!”

    李长河冲他们摆摆手,随后快步的走了过去。

    “看长河这待遇,他在那个外事部门,级别可不低啊。”

    梁左这时候感叹的说道。

    一般的办事员,能给你配个自行车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车接车送。

    “就长河的本事,去外事部门当个普通办事员,谁信啊?”

    “行了,梁左,回头你跟小查小黄他们都嘱咐一下,回头外面真要是见了长河,别主动打招呼,也别炫耀他的身份。”

    “别到时候因为咱们的一时疏忽,再影响到他。”

    “明白,等我见到他们就说。”

    “嗯,回头等长河卸任了副社长,开会的时候我也再提一嘴。”

    “我看啊,不行回头我找老邹商量一下,从我们开始形成规矩,大三这年把副社长的位置交接了,交给

    陈建功这时候若有所思的说道。

    他倒是觉得,可以借这个机会,跟校团委和邹世方商量一下。

    另一边,李长河上车之后,看着司机,笑着说道:“马师傅,又麻烦你了。”

    这是卢局长的新司机,来接李长河的。

    李长河估计,是自己交的那几份报告出结果了。

    回来撰写的几份报告,李长河没交给林远,而是回来之后,还是从卢局长那边递了上去。

    主要是这几份报告目前来说属于一家之言,而且有些是李长河的判断和构思,不适合大规模传阅。

    比如说《关于创建港岛安保公司的设想与定位》,这就完全属于对港岛的未来未雨绸缪式的布局,这种暂时不需要经过高层商讨,但是李长河需要大领导的支持。

    所以思来想去,李长河还是走的卢局长这边的渠道。

    很快,坐着车,来到了卢局长的办公室,卢局长早就坐在里面等他了。

    “长河,没曾想你去了港岛没几天,就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真是让我感到吃惊啊。”

    一进门,卢局长笑呵呵的冲李长河说道。

    “主要还是包先生配合的好,没有他的帮助,我这边不可能那么顺利的。”

    李长河谦虚的说道。

    “我都听起然说了,你这借势用的是出神入化,让汇丰,怡和,甚至曼哈顿银行都各自有各自的错觉,然后三方还不互通,这手段可不一般。”

    “连首长知道之后,都大声的夸赞你,说商场如战场,这要是放在战争年代,你这妥妥的用兵如神的一代名将。”

    “这,首长谬赞了,我肯定不够格!”

    李长河有些汗颜,他搞得这些,都是借助了很多他前世记忆的判断,没有信息支持,他不可能把怡和和汇丰算计的这么死。

    “你啊,不用太妄自菲薄。对了,你交的那几份报告,首长也批复了!”

    听到卢局长的话,李长河旋即好奇的问道:“局长,首长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