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二十天的时间把修为稳定在了金丹后期,又花了五天时间带师兄外出打怪以及处理自己洞府的一些杂事,白锦瑟还留了五天时间回一趟云逸城。
虽然当初从云逸城去京都之前,她已经把那里的东西都收拾完了,但是做人不能忘本,她毕竟是从云逸城出去的,怎么样都应该回去看看。
白锦瑟本来是打算低调一些,悄悄回到县衙,给赵县丞,啊不,赵县令送些三界城特产,再请以前的同僚吃一顿饭,就算结束了。
奈何,赵县令根本不允许她低调。
也不知是算准了她这几日会来云逸城,还是早早就安排了下属,毕竟,现在整个云逸城主城的事务,都是赵县令负责了。
反正,白锦瑟才刚进城门没几步,赵县令就亲自前来迎接,弄得她受宠若惊。
“白主事都已经是朝廷大员了,哪还能悄悄进城呢?”赵县令那一脸谄媚的笑,让白锦瑟觉得分外熟悉。
若是之前,白锦瑟肯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生怕赵县令是在给自己挖坑。可曾经共事过,她实在是太了解眼前这个县令大人了,此刻莫不是又把她当成吉祥物了吧?
她心里无奈,嘴上也开起了玩笑:“赵县令这就不对了。调令虽然下来了,但我这个月领的依旧是云逸城的俸禄,现在也还是您的下属,在您面前低调点也是应该的。”
赵县令听完这话,眼珠子骨碌一转,却也有点猜不透,白锦瑟这是承认他这个上司呢还是让他在发俸禄的时候意思意思。
小姑娘对他历来友好,应该是前者吧?
这样想完,他笑道:“不知白主事可否赏脸到我那里指导指导工作?”
“岂敢岂敢,很多事情,我还要向赵县令请教一二呢。”白锦瑟一直都是推崇礼尚往来的,赵县令什么态度,她也会是什么态度。
赵县令是友好中夹杂着一丝羡慕。
白锦瑟这几年的升官之路,是他亲眼所见的。
通过科举大赛,选拔到云逸城主城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捕快,两年之后因为累积到了足够多的官职积分,升任了典史。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入户行窃的丙七。虽然当场没能捉住丙七,却还是坚持盯守,最终顺着这根藤摸到了两个大瓜。
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啊!朝廷三品大员,最炙手可热的两部首脑,就因为一次疏忽,被白锦瑟发现,竟然被一个典史拉下了马,这谁能想得到?
当然,更想不到的是,人家小姑娘年纪轻轻,才花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升任了正七品的刑部主事。他一个官场老油条,花了几百年,也不过就是一个正七品的县令。
都是命啊!
但赵县令却生不出一丝嫉妒来。若不是因为白锦瑟,他现在还是赵主簿呢,哪有什么赵县令啊?
白锦瑟在友好之中,也还透露出一丝尊敬。
自己能平步青云,从一个寂寂无名的云逸城小捕快升到京都的刑部主事,这里面有自己的努力,也有赵县令的助力。
若不是赵县令当初那连续两年给自己评优,她现在说不定还是一个小捕快呢。
每当想到这里的时候,白锦瑟总觉得有什么想法从自己脑海中一闪而过,快到她根本抓不住。
她到底是忽略了什么呢?
赵县令还在不停地跟她说着当了县令之后的艰辛,白锦瑟看着他那都快压不住的嘴角,只得看破不说破,就让他痛并快乐着吧。
“白主事以后去了京都,可要记得多多关照一下我们云逸城主城县衙啊。”赵县令笑眯眯地说道。
不管怎么说,他觉得要不是当初自己足够英明,早早就发现了白锦瑟这颗明珠,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正七品县令怎么了?他掌管的可是云逸城主城的事务,是一城的父母官呢!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是逍遥王的人,是跟亮管事有私交的,可不是那种公事公办的关系。
白锦瑟听了赵县令的话,想着交谈已经接近了尾声,她也应该把今天的任务给完成了。
她从储物袋里摸出一个小匣子,双手轻轻放到桌面上,推到赵县令面前:“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请赵县令笑纳。”
“巧了不是?”赵县令勾了勾唇角,也取出一个小匣子放在白锦瑟面前,“我也给白主事准备了一点小小心意,希望白主事不要推辞。”
白锦瑟一脸无语,次次都是云逸城特产,这赵县令哪来的那么多钱?难道,他家的后院,还有矿不成?
眼见着白锦瑟想要拒绝,赵县令赶忙打开匣子道:“白主事,里面确实是云逸城的一些吃食。我是想着让您到了京都之后,还能时常想起云逸城的味道。”
白锦瑟一看,确实是一些小吃,就收下了。
但她心中总觉得有些古怪,有必要拿那么好的匣子来装零食吗?
紧接着,下衙之后,赵县令又把县衙的所有官员、衙役和捕快召集起来,带到逍遥王的酒楼里,给白锦瑟饯行。
白锦瑟虽然没在云逸城待多久,但跟刑房的一些衙役和捕快还是有些感情的。
那些都是赵县令的人,眼下赵县令刚刚上任,不好做得太过明显,但过一段时日,定不会亏待他们。
她倒是完全不担心。赵县令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个老奸巨猾的官场老油条,但真正做起事情来,还是很靠谱的,也知人善用,想来那些同僚都会有一个合适的去处。
热热闹闹了一个晚上,白锦瑟第二天是打算去县衙办理她的调任文书的,谁料赵县令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不到一刻钟,所有手续就都办完了。
既然赵县令帮她省了时间,她也不打算在云逸城多待,向赵县令告辞之后,离开了云逸城县衙。
临走前看着赵县令一脸得逞的笑,白锦瑟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等出了云逸城主城的大门,她拿出赵县令送的小匣子打开一看,果然发现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