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5章 泛亚洲计划

    11月13日,晚。

    梁佳辉趁着夜色,来《合伙人》剧组探班。

    “好。”

    “过!”

    夜里温度低,陆远结束当天的最后一场戏。

    他摘掉晕乎乎的眼镜,从郑芊手里接过外套,披好,往监视器的方向走。

    突然听到前方传来熟悉的笑声,抬眸,仔细看了看,意外道:“咦,佳辉哥,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旋即,他又笑着祝贺:“《寒战》热卖,恭喜恭喜。”

    这几年来,能在商业和口碑上勉强取得成功的香江警匪片,也就《窃听风云》和《枪王之王》等寥寥几部。

    尽管香江警匪电影从未淡出人们视线,却越来越难以挑动观众的神经。

    但12月8日港片《寒战》的上映,是个例外。

    内地首日票房逾1500万元,五天过亿,给黯淡的港片注入一记强心针。

    媒体都在报道,港片将再次走向繁荣。

    “哈哈。”

    梁佳辉亲切地与他拥抱,拍着他的背膀,笑道:“过来了好一会儿,见你忙着拍戏,就没让人喊。”

    俩人聊了几句,陆远问:“吃过么?”

    “没!”

    “赶不赶时间?不赶的话,附近有家馆子味道不错。”

    见梁佳辉没有拒绝,陆远向陈可辛发出邀请:“陈导,一起?”

    港圈就那么大,陈可辛和梁佳辉关系不错,1993年就合作过电影《新难兄难弟》,陈可辛对梁佳辉格外欣赏。

    陈可辛揉了揉肚子,和张超理知会一声。

    “谁开车。”

    “我来。”陆远晃了晃手里的钥匙。

    三人就这么开车出了东院,来到一家川菜馆,点了几个招牌菜。

    “来,走一个。”

    包厢内热气腾腾,三人碰杯。

    陆远微抿一口,朝梁佳辉说:“《寒战》上映时我在韩国电影院看过,你和郭富城的一段吵架戏让我印象深刻。”

    2012年10月4日《寒战》作为釜山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全球首映,11月8日在中国大陆和香江同步上映。

    “是么。”梁佳辉笑了笑。

    “那是我进组的第一条戏,当天从《太极》剧组转场,整个人都没状态,郭富城也恰好牙疼,万幸导演要求高,一条戏我们拍了至少20遍,哈哈。”

    陈可辛在一旁问道:“我听人讲,这部戏陆剑青最初找的是华仔?”

    《寒战》上映,新人导演陆剑青也名声鹊起。

    “对!”梁佳辉点点头。

    “华仔对新人导演特别关照,陆剑青于是把剧本寄给他,想着只要有他主演就不愁没人投资。

    可当时华仔正在帮许鞍华做《桃姐》项目分身乏术,打算做完《桃姐》投资《寒战》,并且有意亲自担任监制和主演。

    结果据说华仔忙着拍摄《桃姐》,忘记及时给陆剑青明确答复。

    陆剑青误以为华仔对《寒战》没有兴趣,最后被安乐老板江志强抢先,然后找到我和郭富城。”

    “嘶,够劲。”陈可辛龇牙咧嘴地喝了口酒。

    “这次《寒战》上映档期选择的好,没什么竞争对手,首日1500万,照这个趋势下去,估摸着最终票房能破两亿。

    加上《逆战》《毒战》,今年三部警匪片破亿,港媒都说港片形势大好,但我比较悲观,警匪片的黄金时代终究已经成为过去式。”

    梁佳辉表示认可:“是的,警匪片如果不求变,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掳获观众。

    这也是《寒战》抛弃传统警匪片的套路,转而从办公室政治方面下手的原因之一。”

    陈可辛接话:“其实在我看来,香江电影人出现断层,加上作品类型单一,内地新生代崭露头角,港片边缘化是必然,再怎么挣扎也于事无补。”

    梁佳辉沉默,瞥了眼陆远,一语不发。

    陆远见气氛有些诡异,也瞟了瞟陈可辛。

    心中暗叹,陈可辛和一般的香江导演确实不太一样。

    严格来讲,他只能算是一个“准香江人”。

    尽管出生在香江,但在8岁那年,便随着自己的泰国华人父亲陈铜民去了泰国,18岁去了美国,21岁才回到香江。

    从童年到青年时期,他一直处于漂泊不定的状态,估计对香江也没什么归属感。

    香江市场不好,他就去好莱坞闯荡,好莱坞赚不到钱,他就来内地寻找机会。

    与其说他是导演,其实更像商人,这点陈可辛自己也承认。

    他岔开话题:“陈导,之前听你偶然提起零零年的泛亚洲计划,能不能具体讲讲?”

    “当然可以。”陈可辛放下筷子。

    “1991年我与人在香江创办ufo电影公司,接连拍出《双城故事》《新难兄难弟》……以及《甜蜜蜜》。”

    “但好景不长,97年前后,香江电影所倚赖的东南亚市场呈断崖式萎缩,在弯弯市场的份额从此前的40%,瞬间跌至不到1%,我意识到香江电影已不再强势,就去了荷里活(好莱坞)。”

    “结果不出意料地以失败告终。”

    “当时内地市场不景气,我就想怎么重新抓住东南亚观众,于是在2000年,成立applausepictures,开始致力于泛亚洲电影。

    这是个新鲜概念,当时韩国和泰国电影开始冒尖,我便去跟两国当地的导演接触,寻求一个亚洲电影的新组合。”

    “中间磕磕碰碰,与韩国电影公司联手投资《春逝》,与泰国合力拍摄《晚娘》,但反响平平,直到《见鬼》。”

    陈可辛停顿片刻:“我从没想过自己要拍鬼片,结果《见鬼》在香江卖座成功,甚至连弯弯也极之成功,破了港产片在弯弯多年来的卖座纪录,收四千六百多万新台币,而在泰国收八千多万泰币,后来在欧美也反应理想,被荷里活买下版权。”

    “我这才发觉,原来要拍一部泛亚洲电影,恐怖片是其中一条出路。”

    “后来怎么不继续呢?”陆远追问。

    “这不是香江电影人集体北上么,相比东南亚市场,内地更有前景。”

    陈可辛认真道:“不过我觉得泛亚洲一定是将来的大趋势。”

    “怎么讲?”梁佳辉也来了兴趣。

    陈可辛刚才也坦言,忙活几年,泛亚洲计划才成功一部电影,怎么又变成大趋势了。

    “你们想啊。”陈可辛解释道:“咱们拍电影,目前市场因为分账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制片方被影院逼到根本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你都不可以怪影院,因为影院会说,成本太贵了。

    而且还有审核方面的原因,回归后香江的恐怖片也开始没落,而泰国这两年逐渐接棒我们以前的恐怖片市场,在恐怖片上越走越远,但以上这些,流媒体都可以忽略,国内的恐怖题材完全可以去东南亚拍摄。”

    “流媒体?”陆远放下筷子,心生疑惑,这人几个意思。

    “对!”陈可辛眼中闪过兴奋,道:“奈飞就是媒介,今年奈飞全球的付费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500万,还将继续在全球攻城略地。”

    说了半天,原来是奈飞陆远在心里嘀咕。

    陈可辛继续道:“拿韩剧举例,韩剧风靡亚洲,东亚文化圈可以看韩剧,那为何不看中文剧?其实韩剧的市场就是港产片以前打下来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拿回韩剧的市场呢?”

    “流媒体是大势所趋!”

    陆远眨了眨眼睛。

    分账风波已经僵持了一段时间。

    中影等发行方的最后通牒,要求院线在11月20日前必须签字,但那天院线都没有签。

    因为21日-23日有一个几个月前已定好的活动,由《综艺报》和京城新影联院线主办的——2012·贺岁档院线看片研讨会。

    大部分院线都希望到京城后大家再一起商量。

    五大公司似乎也意识到20日签不成,告诉院线可以延至21日。

    时间来到11月21日晚。

    30家院线,61位院线代表云集“贺岁前夜”派对。

    各大参会片方应邀出席,其中包括《一代宗师》和《新世界》,两片作为会议开幕影片得到了隆重介绍。

    吴朗代表远方传媒,前去参加。

    派对期间,《一代宗师》制片方银都机构的老板宋岱发言时,态度友善,对院线的立场表达充分理解。

    这样的态度,让在座的发行方感到不妙,韩三坪脸色难看。

    吴朗回来后向陆远复述相关细节。

    当天晚上的另一件事真正影响了事件走向。

    临近《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的上映日期。

    经过几大主要院线的商议后,大地院线赵军代表院线方,分别给王忠磊和星美覃鸿发了短信。

    邀请他们一起到派对举办地——京城传奇时代影城,与院线代表们共商分账比例一事。

    这显然属于各个击破,分化联盟的策略。

    而且类似的操作从商议陷入僵持起,发生过不止一次。

    前脚刚谈崩,按理说都应该拒绝。

    覃鸿毫不犹豫地再次拒绝,但王忠磊犹豫了,《一九四二》对华谊的市值影响非同小可,他选择赴约。

    当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但赵军叶宁等人将王忠磊送上车的画面,被媒体大肆报道。

    “复仇者联盟”的溃散,似乎出现了点苗头。

    11月22日,发行公司的反击来了。

    在韩三坪的授意下,中影数字放出风声,称已有70%的院线与之签订协议。

    事实上,中小院线与中影、华谊等发行公司自己的影院可能签了协议,按照数量可能有70%。

    但在几家未签约院线中,万达市场份额占17%,上海联和占10%,中影南方新干线占8%,大地、金逸各占7%。

    而这些院线中的某些影院,甚至已经和中数单独签约。

    无论此举属于据实要挟还是兵不厌诈,反倒激起了院线方的斗志。

    整个白天,院线代表们一边紧张地研讨发行方推出的影片,对影片的营销出谋划策,一边暗中关注片方私下又跟哪家影院签约了。

    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两件值得一提的事。

    第一件事,电影资金办发布了四个新文件。

    这份文件包含四条新政,分别对产业上游和下游给予资助。

    即今年所有院线,将影院全年国产片票房达到票房总收入占比分为50%(含)以上、45%(含)-50%及不到45%三个档次,分别返还100%、80%和50%已上缴专项资金。

    这与不少业内人士的猜测不谋而合:关键时刻,电影局一定会出面调停。

    但院线方根本没有理会,大饼画的真好,进口片是吃素的,就拖着。

    第二件事,人民日报发表一篇电影产业评论《分账寒战,谁是赢家?》。

    文章站在产业的角度阐述现状,以《寒战》的票房举例,末尾出现的一句引起院线极大关注:“与其盯着彼此的分账比,不如思考如何用更好的电影赢回观众。”

    这句话实际上已经把矛头指向制片方,文章得到院线代表们的高度重视。

    赵军甚至还将大家一起学习《人民日报》社论的照片发到了微博上。

    这下,引起王忠磊的注意。

    他转发了这条到了微博,并开玩笑地说:“搞大了吧?”

    赵军敏锐地意识到对手的信心正在动摇,他立刻抓住时机,马上提出,“我们还想和你再谈一次。”

    王忠磊问:“何时?”

    赵军回答:“24日。”

    11月23日下午。

    以赵军为代表的院线方也开始发起反击。

    几家具有旗帜意义的院线代表在会议现场慷慨陈词。

    首先,对中影越过院线直接和影院接触的行为表示不满。

    赵军则呼吁大家签“院线宣言”,院线代表大多支持,只有少部分院线有所顾虑——他们有些已经提前和中数签约。

    最后在赵军的言语下,27家院线在“院线宣言”上签字表态,甚至中影数字院线的代表也签了。

    宣言发出的同时。

    他们对媒体宣称:在达成一致协议前,27家院线及旗下各影院即日起不接待《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的任何活动。

    王忠磊和覃鸿当日没有接受任何采访。

    韩三坪遭到背叛,胜利的天枰开始偏向院线方。

    24日晚,陆远拍完戏回到酒店。

    刚洗完澡,还没来得及查看当天的新闻,意外的接到万达院线经理叶宁的电话。

    叶宁言语中带着压抑不住的笑意:“陆总,忙什么呢?”

    “还能忙什么,刚收工,看剧本呗。”

    叶宁又问:“我听冯晓刚说,明天你要来参加《一九四二》的首映礼。”

    陆远站在窗户前,望着夜色,如实道:“月初从韩国回来时,给冯导致电,冯导极力邀请,婉拒多次无果,只好答应下来。”

    “哈哈哈,来吧,顺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要赢了。”叶宁的语气很笃定。

    “赢了?”陆远不解。

    这几天他也在持续关注分账的事情,虽然目前发行方处于劣势。

    但只要华谊和星美这两个冲锋陷阵的不自乱阵脚,等等难道,他问:“你指的是华谊,还是星美?”

    “明天你回京就知道了。”叶宁卖了个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