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没有想到黄嫂子情绪大爆发,杨婶子竟然真的没有哭出来。
随后黄嫂子也不惯着这个婆婆,只要她一哭就吼她。
都以为杨婶子肯定会发脾气,哪里想到杨婶子非但没有生气,还真的是配合,慢慢的这个爱哭的毛病竟然好了。
也算是意外之喜。
黄嫂子跟苏阮阮感慨的时候还不忘说道:“你是不知道,我当时都绝望了,谁能够想到我婆婆竟然是因为没有人训斥过她,她认为哭泣是正常的。”
苏阮阮:……
这也是让人没有想到的。
好在这次之后,黄嫂子的日子应该好过不少。
似乎因为这件事情,杨婶子对黄嫂子很依赖,什么都问她。
关系倒是更好了。
指导员也是一脸的欣慰,既然他娘能够好好相处,就不枉娘跳一次河。
可惜上次的雨水也不大,对旱情缓解上没有多少帮助,外面依然很乱,可他们这一块因为两场雨,倒是缓和不少。
家属院的这些人都忙着种菜,可能是苏阮阮院子给了他们底气。
谁也不想冬天来到的时候还没有青菜吃。
苏阮阮最喜欢看植物,当然是尽力帮忙。
家属院欣欣向荣,日子看着也是好了很多,可外面却没有那么太平。
眼瞅着夏天到了,本应该是不愁吃喝的时候,结果外面因为旱情,大地干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乱。
顾淮北他们时不时的要被派出去协助当地的公安做事情,苏阮阮也听了不少消息,但是她没有多想。
山谷依然是很平静。
可紧邻家属院的村子却出了问题,因为送来了十个知青。
说是帮助他们种地,还要教会他们识字,开始扫盲。
本来这个事情跟苏阮阮什么关系都没有,却不知道扫文盲的这股风怎么就吹到了家属院。
黄嫂子找到苏阮阮:“我跟你说,咱们家属院不识字的竟然占了九成,这可咋整?”
黄嫂子是因为她父亲,从小就上私塾,是识字的。
苏阮阮虽然没有上过学,可她确实识字,就是那些字就连黄父都有些看不懂,毕竟两个世界还是有点出入,不过出入不是很大,稍微注意一点就能够改过来。
“那就扫盲呗!”
苏阮阮不认为是什么事情,反正就是学习而已。
可是黄嫂子表示:“我这个脾气当老师可不成,他们当兵的也没有时间过来给家属们上课,我想来还得你来!!”
苏阮阮:……
她指着自己的鼻子。
真不是她客气,实在是这种情况有些难办。
她表示:“我还有事情要做,若是单纯的教他们识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什么,那就让你家几个孩子和大宝他们去教呗,他们可没有问题!”
黄嫂子这才反应过来,他们是不行,但是家里有孩子的,都会去上学,让他们教自己父母识字,这不是很容易?
越想越是那么一回事,黄嫂子立马就去执行。
只是这个决定却出了大问题。
要知道大人对孩子本来就有着身份上的天然优势,可以压制他们调皮捣蛋,但是当他们开始教自己父母识字的时候,才发现,在孩子们看来很容易的汉字,在大人那里怎么都学不会。
不是忘了怎么读,就是缺胳膊少腿。
总之那个字怎么不对怎么来。
孩子们终于可以有炫耀的地方,可这一开口嘲讽,就换来了一顿暴揍。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些当爹娘的,死活不让自己家孩子教,说是不能够让他们太得意!”
黄嫂子说的有多无奈,苏阮阮就笑的有多开心。
这事情确实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你说他们干活都不怕的,怎么几个字就被难住了呢?”
黄嫂子想不通,苏阮阮倒是能够理解,学习若是那么容易,怎么会有文化人高贵的说法。
不过就是有些东西跟他们认知有很大的偏差,不过就是识字,可写得方方正正,那是需要反复枯燥的练习。
对孩子要求严格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学习到底有多难,只知道训斥孩子:这个还能够比干活累?
可当他们也开始学习后,才会发现,似乎学习一点儿都不比干活轻松。
干活累了可以休息一下,甚至因为天天做,身体都能够慢慢的适应,但是学习不是,不是今天学习了明天就记住了。
有些知识就是你怎么学习,它似乎就不往脑子里记。
根本就不是体力活能够比的。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竟然把自己平时都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做不好,这些当父母的还能够不破防?
打孩子是他们最后的倔强,也是维持父母这个身份最后的手段。
也就是小孩子都小,反抗不了,若是可以反抗,他们肯定会质问,他们父母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让他们也要学好?
苏阮阮把自己分析出来的内容给黄嫂子分享后,黄嫂子也明白问题在哪里。
既然孩子们教不了,还得苏阮阮来。
苏阮阮表示:“我不行,我学的是老字,新出来的字我还没有学全!”
黄嫂子是见过苏阮阮正儿八经写字的时候,那个字体特别的漂亮,可很多她都不认识。
苏阮阮这里行不通,黄嫂子自己又不能够上,一下子把她难住了。
“我听说隔壁村子里来了不少知青,他们不是来支援乡村建设的吗?都是知识分子,让他们去教课识字应该不难吧?”
黄嫂子一拍大腿,怎么就忘记了还有这么一群文化人呢?
得到了启发的黄嫂子又跑了,苏阮阮则是松了一口气,她是真的不想当老师。
麻烦!
就这么热热闹闹的过了半个月,家属院的扫盲班也正式开课,苏阮阮好奇还去听了一堂课,结果因为她这张脸,让当老师的男知青一直走神,她就没有再去第二次。
可因为苏阮阮的脸,那些知青都好奇,都想来家属院这边当老师,可惜都没有再看到苏阮阮。
可总有一些胆子大的人,动一些歪脑筋,这不就有一天,这些知青就打听到苏阮阮经常进后山,这就在后山山脚处蹲守。
结果人没有蹲守到,倒是蹲守到了一只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