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名家手笔

    不仅是仓库管理员刘叔,就连一旁的几个仓库的货架员,也看见了这震惊的一幕。

    他们纷纷的指着烟雾画,大声的说道。

    “天了噜,这景色还能变化,刚刚还是亭台楼阁,竟然变成了一幅山水画,高山流水的,看起来好有意境啊!”

    “不是吧,这也太玄妙了,东子,你快掐我一把,我是不是在做梦呀?”

    “哎呀妈呀,真疼,看来我不是在做梦,这也太神奇了,不行,我得拍下来,回头我让我媳妇儿看看!”

    “说的对,这种奇观,这辈子咱们可能就见到这一次,还是赶紧拍下来,记录这美好的时刻吧!”

    “放屁,什么记录美好的时刻,我看你就是想发到朋友圈装逼,嘿嘿嘿,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

    ……

    看着这副烟雾画快速变化的场景,万晓雯站在原地,她望着这一幕都惊呆了。

    她怎么都没想到,刚刚她无意中拿到的香熏球,竟然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

    可是万晓雯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这件香熏球是怎么产生烟雾画的。

    于是她赶忙贴近了陈林,伸手拽了拽对方的衣角,焦急的说道。

    “陈林,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讲讲为什么这件小小的香薰球,它点燃熏香后,会产生如此奇观?”

    罗程也在身旁紧紧的贴着陈林,他满脸好奇的感叹道。

    “是啊,师公,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呢,明明看起来不应该这样啊,怎么出来的效果比投影仪还有牛掰!”

    陈林笑着看了他们一眼,然后,重新打开那个香熏球,告诉众人,秘密就在香熏球的图案上。

    看了一眼图案,庞玉梅不确认的问了一句。

    “这件香薰球产生烟雾画的秘密……图案上吗?”

    陈林点了点头,然后指着香薰球的图案,解释道。

    “没错,你们只是从表面上看,觉得这些图案都是美化用的,其实这些极细小的孔洞组合在一起,飘出来的烟就会组成一副烟雾画。”

    “这些图案的镂空之处,没有一处是随便雕刻的,都是经由巧手的工匠精心设计而成,孔洞的大小保证了烟散出来的时间和浓淡。

    而且,里外两层经过拧动之后,飘出来的烟雾画是完全不一样的。”

    “竟然是这样的原理啊,没想到……”

    “哦,怪不得呢,刚刚师公

    你拧了一下,上面的烟雾画面就变了。”

    “这古人的智慧,还真的是令人意想不到啊,竟然有如此奇思妙想,不亚于们现在人的脑洞呀!”

    众人几乎颠覆了自己的观念,他们从没有想到,古代竟然有如此手艺鬼斧神工的工匠。

    陈林现在几人的感慨,然后他继续解释了一番,这其实就跟有些人会吐出漂亮的一环套一环的烟圈,是同样的道理。

    只不过,这个香熏球的工序更精密和复杂而已。

    听完陈林的解释,理解了这颗香薰球的奇妙之处后,庞玉梅都惊讶的不知说些什么好了。

    不过,很快庞玉梅又恢复了以往的冷静,她指了指罗程挑出来的那个只有三寸高的的小迷你竹筒。

    “陈林,我实在是很好奇,如果那颗香熏球因为古代工匠的奇思妙想,随意点燃熏香后,它会有烟雾画的效果。

    那么刚刚罗程挑出来这个竹筒,它又是什么呢,该不会什么古代版的万花筒吧?”

    说完之后,庞玉梅又瞄了一眼这件小竹筒,她心想,这么小号的迷你竹筒,勉强称它为笔筒都感觉有些配不上。

    罗程挑的这个迷

    你笔筒,外部是发亮的黄褐色,底部是鼎式的三矮足,笔筒的筒身上,雕刻着竹林中,有一高士在林间抚琴的图案。

    听到庞玉梅的询问,陈林把香薰球放下,然后举着这个迷你版的竹筒解释道。

    “没错,罗程挑的这个迷你版的竹筒,它也是一件好东西。

    你们别看它体积小,但是它却是名家的手笔,是明朝着名的雕刻大师朱先生的亲制。”

    这位朱先生,祖孙古代都是雕刻名家,尤其以这位朱先生的名声最盛。

    朱先生的父亲,和自己的儿子,再加上自己,正是历史上着名的雕刻大师,朱氏三杰。

    听到陈林说这件古董出自于名家的手笔,众人大惊,尤其是罗程他不可思议的低头,看向了那件自己亲自挑出来的迷你竹筒。

    “师公,你说的是真的吗?这竹筒真的是出自于朱先生?!”

    他虽然在古董鉴定上还是只菜鸟,但是见识却是不少的,他之前也听说过这朱氏一门,出了三个有名的雕刻大师的事儿。

    庞玉梅有些不敢相信,她摇了摇头,然后找回了一丝冷静,直言说道。

    “陈林,我也听说过这

    位朱先生,但是这位先生最拿手的雕刻都是些非常大气的大件的摆件,根本没听说过他还会雕刻这种小玩意,你该不会是看错了吧?”

    听到她的质疑后,陈林并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他耐心的解释道。

    “庞小姐,所以这就是一般的鉴定师,没有把这件迷你竹筒认出来的原因。”

    听到陈林的话,庞玉梅的表情一震,她抬起了头,心里有些触动。

    而陈林继续的解释道。

    “他们的思想太受局限化了,并不是说哪位大师一生只雕刻同一种代表作。”

    “这个小小的笔筒,正是朱先生学成时,拿来雕刻练手的一个小物件,在明朝的野史上,有记载过这么一笔。”

    “当时,这位朱先生雕刻了不秒这种小物件,不过后来他名声越来越大之后,雕刻的大都是大件的物件,以至于人们忘了他还雕刻过小玩意儿。”

    讲完之后,陈林指着笔筒上,一处很不显眼的位置,让庞玉梅细看。

    “庞小姐,你看,就是在这个位置。”

    庞玉梅凑上前去,果然,在这个角落的雕刻的一片叶子上,她看到了朱先生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