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5章 古今思想大碰撞,如何应对后世残局

    面对乾隆如此治理大清,康熙心力交瘁,痛心不已。

    想当年鳌拜,吴三桂都是险些覆灭大清的奸佞。

    是他谋划多年,费尽心机才将两人斩杀。

    如今不过百年时光,后世把这血淋淋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

    “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他们全然忘记大清江山是何等来之不易。”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身为帝皇若不能居安思危,统筹一切,江山如何不灭。”

    撒西宁开口道:“在晚辈看来,这正是乾隆爷的聪明之处。”

    “以臣治臣,往往比天子治臣来容易得多。”

    “此外,遇到大事,乾隆皇帝也让忠臣参与其余,从而遏制和珅。”

    “遇到大事,也会时常敲打此人,当真做到了恩威并施。”

    康熙点点头,心里顿时好受了一些,后世也并非他想的那般不堪。

    只不过,这种治国方式大胆了一些。

    康熙看着面前皑皑白雪,叹息道:“与其说两人是君臣关系,倒不如说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乾隆离不开他这个钱袋子,而他离不开乾隆的庇佑。”

    “至于为新帝谋划,在朕看来并非如此。”

    “乾隆奢靡成性,刚愎自用,贪图

    虚名,如何会考虑后世,一切只是他无命去花而已。”

    康熙抬头看向光幕中的和珅继续道。

    “人是永远都不值满足的存在,贪财,贪权,贪名,贪千古留名。”

    “此人只是未曾走到那一步而已,若是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定会起谋反篡位之心。”

    “没人愿意整天活在惶恐之中,更没人愿意偌大的家业被他人掌控。”

    撒西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康熙的分析并不无道理。

    人性如此,八王尚有多嫡,更何况是臣子呢。

    皇权之上,没人没抵挡这份诱惑。

    想到这里,撒西宁对康熙的敬佩又浓了几分。

    仅仅一观,便能得知臣子心性,更能准确分析出后续的发展。

    心思之缜密,眼光之毒辣。

    当真不负千古一帝之名。

    “毕竟坏事没有发生,也不好多说什么。”

    撒西宁伸手帮康熙扫去肩上的积雪,开口道。

    “就好比皇上你,很多时候也是用人大胆,自大清建立以来,汉人都不受重视,皇上你却打破常规,不论出身,力排众议,大胆起用汉人,因而造就了像魏承谟,周培公,姚启圣这样的历史名臣,为康熙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皇上治理朝堂,善于平衡,利用矛盾,解决矛盾,好比明珠,与索额图两大党派的对立,你并非不知情,也不是一味打压,而是利用他们的矛盾,相互牵制他们。”

    “在晚辈看来,一切皆因皇上心中早已谋划,并非大胆为之。”

    康熙楞了两息,拍了拍撒西宁肩膀笑道。

    “看来你很懂朕啊!”

    “不过,朕所用皆是贤良忠臣,有才学,有能力之人,他们只会让大清变好,而不会变坏。”

    “至于明珠和索额图,他们都是朕的亲家,朕不是不想动,而是不能动,如果真对他们下手,其他官员会怎么想?”

    “治理国家远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外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忧,是群臣的心。”

    康熙裹了裹披风,轻咳几声,继续道。

    “你看看我那皇孙,他任用奸臣,短时间倒没什么,长此以往就会露出弊端。”

    “此人贪心人人皆知,百官犯事就会用钱解决,没钱就会压榨百姓,使大清失去民心。”

    “继承父业,朕为子孙扫除一切障碍,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江山,而他留给子孙的是满目疮痍,腐败不堪的江山。他枉为人父。”

    撒西

    宁与康熙的交流,可以说是一场古今博弈。

    撒西宁以历史为依据论证。

    康熙以上位者身份辨证。

    两种思想在这一刻激烈碰撞。

    但无论是哪一种思想,都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

    “我感觉康熙说得很对,父母为子女奋斗,留下的只会是好的,而非一屁股债。”

    “是啊,康熙一路走来遇到了太多困难,他比谁更清楚治理国家的困难。”

    “撒西宁说得也很有道理,和珅终究没有反,对乾隆可谓是言听计从。”

    “乾隆也有不少功绩,只能说他治理国家比较大胆,不算昏庸。”

    “乾隆纵有千般不是,但至少三大功绩彪炳历史。”

    “没错,他完成了大夏的彻底统一,扞卫了新j~和西~的主权,对百姓更是十分体恤,多次普免钱粮,最后就是他编撰了大夏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人无完人,乾隆也好,康熙也罢,都有功有过。”

    面对这场古今思想的博弈,观众们感慨颇多,对《梦回大夏》对历史更是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历史解读不仅需要以当代目光更要以古人思想去认知。

    这样才体现历史的真实性。

    此

    时。

    两人在一个八角亭内坐了下来。

    看着被白雪覆盖的皇城,撒西宁淡淡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晚辈以为,乾隆皇帝是在磨砺嘉庆,让他懂得创业的艰难。”

    康熙摆了摆手道:“朕经历了磨砺,也经历了寒霜,其中艰险子孙皆知,断然不会再冒此风险。”

    撒西宁点点头,继续道:“若皇上是嘉庆,该如何应对这种残局呢?”

    康熙一愣,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个问题未免太犀利了一点。

    思索良久,康熙这才开口道。

    “如果是朕,会留住和珅,起码短时间不会杀了他。”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撒西宁就连屏幕前的观众也是一脸的好奇。

    不知道康熙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不会吧,康熙不是很痛恨和珅吗,怎么会留下他。”

    “为什么,康熙不知道只用贤良不用奸佞的吗。”

    “刚才还说和珅会毁了大清基业,这回怎么又要留了。”

    “不对,康熙说的是短时间不杀,没说不杀,期间肯定有什么动作。”

    历史博物馆。

    刘馆长皱眉紧锁,一脸的疑惑。

    “奇怪,这完全不是康熙的作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