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六十七章 文武齐心,征伐有道

    第二日,刘备起了个大早。

    尽管已经五六年没亲临战阵了,但刘备还是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丝毫没有懈怠。

    房中,刘备在荀璐的服侍下穿好衣服,便推开门走了出来。

    院中,小阿斗正在跟着孙策锻炼身体。

    去年才刚刚开蒙,刘备本不想对儿子如此苛刻,但小家伙实在太胖了,整个人都圆滚滚的。

    五六岁的孩子,身体正处于发育期,不仅个头长,体重也跟着狂飙突进。

    眼看儿子再胖下去就走不动路了,刘备便从亲军中挑了几位技击高手,来帮他打熬筋骨,锻炼身体。

    但只学一些技击之术也不成,刘备可不想儿子成为一个莽夫,便又请来了几个人教他兵法。

    本来刘备想让张恒教的,但这家伙实在太懒,每次上课净带着刘禅去玩了,根本指望不上。

    继承人的培养,可是集团的大事。

    州府众人见张恒误人子弟,立刻就忍不了了,一番商议后,便派出了最豪华的教师阵容。

    荀彧、荀谌、陈宫、赵昱、崔琰等人轮流教授学问。

    关羽、赵云、荀攸、郭嘉等人轮流传授武艺兵法。

    今日正巧轮到了孙策,他一大早便把刘禅揪了起来,带着他在院中习武。

    望着正在操练的两人,刘备脸上露出了笑容。

    说实话,带在身边数年,刘备是越来越喜欢孙策了。

    此子英武果决,有勇有谋,除了性情暴戾一些,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将才。

    只可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啊!

    不过还好,将来有此子辅佐,阿斗应该无忧。

    想着,刘备便走了上去。

    “伯符!”

    听到刘备的声音,孙策赶紧扭过头来,拱手参拜道:“参见主公!”

    刘备摆手笑道:“何必如此客气,我不是早就说过,私下以叔侄相称即可。”

    “是,叔父!”孙策再拱手道。

    刘备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自己的儿子。

    “阿斗,听说你昨日又闯祸了?”

    闻言,刘禅面色一变,连连摆动他那肉乎乎的小手。

    “没有,孩儿并没有闯祸,都是阿蓁和……”

    话还没说完,刘备就瞪了他一眼。

    “哼,有错不认,反推到别人身上,你好大的胆子!”

    “这……”刘禅苦着脸道,“父亲,孩儿知错。”

    刘备却还不解气,继续骂道:“你若推到别人身上也就罢了,竟还往一个女子身上推脱,真是有出息。阿蓁乃长史之女,更是你未过门的妻子,你怎能忍心陷害人家!”

    “可是……”

    “还敢顶嘴!”刘备一皱眉喝道。

    “孩儿不敢……”

    刘禅只得背下了这口黑锅,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

    在父亲眼中,自己是男子,且又比张蓁大了几个月,理应是强势的一方。

    可事实却恰好相反。

    在那对兄妹面前,自己从来都是饱受欺凌。

    见儿子乖乖认错,刘备还是有些不满意。

    堂堂男子汉,居然把过错推到女人身上,哪里有自己半分气概。

    “你且在此继续练着。”

    刘备说罢,便带着孙策向外面走去。

    “孩儿知道了。”刘禅如蒙大赦,连忙拱手道。

    出了府门后,孙策才拱手劝道:“叔父,少主年岁尚幼,叔父倒是不必过于苛责。”

    刘备笑道:“伯符,我知你是好意。但阿斗这孩子……并非我过于苛责。待我死后,我一手打下的基业,都要他来继承。如此柔弱,何以承袭家业?”

    “叔父春秋鼎盛,何出此言!”孙策赶紧劝道。

    “人皆有死,不必讳言。”

    刘备摆了摆手,随后又拍了拍孙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州府诸君,皆与我年齿相当,唯你年岁最幼,将来可得好生辅佐阿斗。”

    “叔父放心,策有生之年,必尽心辅佐少主!”

    孙策一拱手,满脸郑重道。

    “如此,我便放心了。走,咱们去州府,如我所料不错,今日怕是有大事发生。”刘备笑道。

    大事?

    孙策有些不明所以,却也不好继续问。

    二人就这么走着,快到州府之时,荀棐大步走了上来。

    “主公!”

    “文佐免礼,今日之事如何?”刘备笑问道。

    荀棐如今已是户部侍郎,又加了一个徐州治中从事的头衔,但依旧是刘备的近侍,掌管着机要消息。

    “数月前群臣便嚷嚷着出兵南征,长史压了好几个月,如今也快压不住了,今日应该就有结果了。”荀棐苦笑道。

    一听这话,刘备不出意料地笑了。

    而他身后的孙策,更是激动了起来。

    出兵南征?

    是要去打袁术吗!

    刘备捋须一笑,道:“此事我自然知晓,但州府未有定论,我亦不好轻易表态,且看今日公议如何。”

    他心里自然也是想打仗的,但之前休养生息的政策是他一手拍板,就算要改,也不应该由他提起。

    三人随即走入州府,却没有去政务府,而是迈步来到了属于刘备的房间。

    片刻后,随着太阳渐渐升起,清晨的雾气全然消散。

    以荀彧为首州府群臣陆续赶到,张恒带着诸葛兄弟,最后才姗姗来迟。

    “见过长史!”

    政务厅内,群臣起身行礼,目光却都放在了张恒身后的诸葛瑾身上。

    有这几年新晋的官员,并不知诸葛瑾是谁,目光中便带了一丝好奇。

    “免礼。”

    张恒摆了摆手,却并没有走向自己的座位,而是扭头看向门外守着的孙康。

    “伯台,再弄张桌案来。”

    “遵命!”

    孙康立刻抱拳应命,随后命人搬来了一张桌案。

    “长史,放在何处?”

    张恒抬手一指,“就放在荀令君旁边。”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啥意思,听长史的口气,这小子居然要位列六部尚书之上!

    只是尚书级别的大佬却很识趣,连忙让开了位置。

    桌案放置好后,诸葛瑾冲张恒拱了拱手,坦然坐了上去。

    而张恒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荀棐从外面走了进来,大声道:“使君至!”

    众人连忙起身拱手。

    “参见主公!”

    刘备大步从外面走进来,冲众人笑道:“诸位免礼。”

    “谢主公!”

    礼毕,刘备高坐主位,却冲诸葛瑾笑道:“子瑜回来了。前番数次征辟,你皆推辞不来,我还以为你要弃我而去了。”

    诸葛瑾连忙起身道:“主公容禀,并非臣有意推辞,实在是才疏学浅,难以胜任。惹得主公误会,皆臣之过也!”

    “好了,回来了就好。”

    刘备笑道,同时扭头冲荀棐使了个眼色。

    荀棐会意,立刻踏前一步,大声道:“主公钧命,拜诸葛瑾为徐州治中从事,入府参政!”

    此言一出,众人总算明白,为何要将诸葛瑾的位置放在这么靠前了。

    但还没完,荀棐又继续道:“主公钧命,迁监察御史赵昱为吏部尚书,左都御史崔琰升任监察御史,升礼部侍郎孙乾为工部尚书,升泰山郡丞王朗为左都御史,升工商府令陈登为吏部侍郎,升工商府丞甄俨为工商府令!”

    一连串的人事任命,几乎打了群臣一个措手不及,但也来不及反应了,被升官的人连忙起身谢恩。

    赵昱在监察御史的任上干了六七年,也算兢兢业业,本本分分。虽说不是刘备的心腹嫡系,但这么多年的忠心任事,也算弥补了出身的不足。

    再者他年纪也不小了,如果不如意料,吏部尚书将是他仕途的了。

    王朗在泰山郡主政数年,也算颇有作为,上个月才被调回中枢,正好给崔琰做个副手。

    至于孙乾、崔琰、陈登、甄俨,这些人都还年轻,且之前并未出仕,倒是值得重点培养一番。

    人事调动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今天的重头戏。

    群臣相互使了个眼色,最终还是郭嘉率先站了出来。

    作为都督府内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又是坚定的主战派,排头兵的任务自然落在了他的身上。

    “主公,自先帝崩殂,董贼擅行废立,祸国殃民,至今已近十载。而今天下纷争,诸侯并起,山河破碎,日月无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公为太祖苗裔,身负济世之才,胸怀匡乱之志。至此国难之际,理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修养数年,而今钱粮已足,兵甲正盛,理当出兵扫尽污秽,澄清玉宇,使海内无叛乱之贼,生民有立锥之地!

    臣请主公钧命,兴王师,讨逆贼,一统汉家山海!”

    不得不说,郭嘉的文采还是很不错的,洋洋洒洒数百字,听得群臣面色沉重,大为动容。

    可张恒心中却直犯嘀咕,好家伙,一上来就把格调拔得这么高吗!

    但张恒没想到的是,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压根没给刘备反应的时间,荀攸便紧接着站了起来。

    这个面瘫男大步走到中央,重重一拱手,正当众人以为他要有万言之策献上时,他却只说了三个字。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关羽、赵云、太史慈同时起身拱手道。

    除了还在镇守兖州和冀州的张飞、张辽以外,都督府群臣算是都同意了。

    见状,政务府群臣也不甘示弱。

    陈宫、荀谌、赵昱、崔琰等大佬级的人物,也起身附和,表示坚决支持征伐。

    文武两班同时赞成出兵,这在徐州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见群臣众志成城,刘备便把目光看向了张恒和荀彧。

    “长史和令君以为如何?”

    荀彧倒是鸡贼,赶在张恒前面拱手道:“臣以为可行。”

    这下,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张恒。

    迎着众人的目光,张恒有些无语。

    你们都同意,我还能反对吗。

    “下官亦附议!”张恒起身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同时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