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1章 春交会盛况

    张秋月嗐了声:“不重要,我请你吃饭吧大伙他有空的话我带你去我公司看看,春交会很快就要开启了,我给你看看公司的样品。”

    杨临霜:“好。”

    婆媳俩在前面走。

    周智林缀在后面。

    他如今是一边教书,一边炒股,有了国家的支持,在港城股市上面真的可以搅风搅雨。

    他如今作为教授,一天只需要上两节课,那些课的内容它完全是信手拈来,所以剩下时间基本上都是花费在股市上。

    最近他有点针对日企。

    因为目前改革开放了,总有人会算计他们国家的产业,日企一家的塑料厂,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周智林让张秋月写了营销方案,带动一大批人下场攻击日企。

    目前股市涨停。

    周智林大量收购。

    让赫赫有名都塑料厂,成为他们国家的囊中物!

    所以这段时间忙,他也好久没有跟张秋月一起吃饭了。

    因为张秋月刚刚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吃烤鸭,她也要吃烤鸭,于是一行三人就去吃了一只烤鸭。

    杨临霜吃完就走了。

    她很忙。

    被委以重任后,是一大批人的监督,还有觊觎!

    粤省作为走在经济开放前沿的省份,本来就受到全国重视,又有许多年轻人往粤省这边赶来,导致是鱼龙混杂的,每天案情不断。

    杨临霜匆匆回去。

    张秋月也开始准备春交会。

    公司能不能一炮而红,全看她在春交会上的战绩了。

    *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盛大的春交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

    这是一场国际贸易的盛会,华国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

    街道上已经熙熙攘攘,春交会的会场外,彩旗飘扬,巨大的横幅上写着“欢迎世界各国友人”。

    会场内,摊位上摆了各式各样的商品,从精致的手工艺品到实用的家用电器,

    在人群中,有不同国家的友人,肤色各异,装束多样。

    作为有着丰厚历史底蕴的华国,当开了一扇门之后,就有许多人想要窥探华国面纱底下的真实模样,所以随着这几年举办的春交会,来的外国友人也越来越多,同时上头领导要求的指标数额也越来越大!

    “你们厂子的指标是多少?我竟然是三十万?!就我们那个水果罐头,哪能卖出那么多瓶啊!”

    “你们才三十万,我们作为农机厂的指标竟然有四十万,本来我们就是从国外进的流水线,还是拿的最差一批设备,他们只要不蠢,就不会来买!”

    “你们还好呢,我们作为毛织厂,要求的指标竟然也有七十万,我真的是使劲的把价格压缩,比成本价还要低,完全是亏本赚外汇。”

    ……

    国家需要外汇也很简单,因为国家需要进口大量的器械,还有一些这十年落下的东西,就需要以外汇去购买,因此给下面的场子制定的目标都很高。

    一个个厂长都愁眉苦脸。

    专门举办春交会的领导人,更是头发都从黑变白。

    完不成任务是一回事。

    看着各个厂子们呕心沥血做出来的产品,被外国的人以嫌弃的样子扫过去,甚至眼神都没有停留,他的心里就五味杂陈,眼眶是止不住的酸涩,要不是人多,他真的就是想痛哭一场。

    忽然——

    他听到一阵嘈杂声。

    别说领导,就连聚集在一块的愁眉苦脸的厂长们,也探头探脑。

    因为举办春交会是小摊子,一般派中层领导摆摊就好了,他们厂长就是盯一盯成果,毕竟他们也不想那么的丢人!

    “发生了什么事?”

    郑海作为举办这场盛大宴会的人,紧皱着眉头问。

    小助理赶紧去打听。

    没一会儿欣喜若狂的回来,“领导,有外国友人正在抢购我们华国的订单。”

    “真的?”

    郑海不可置信。

    “对,你快去看看吧。”

    郑海不再耽搁。

    急匆匆往嘈杂处走去,他只看到有人正在挥着手臂说。

    “我要一万份。娃衣三万份。”

    “我要三万份。娃衣十万份。”

    “我要四千份。娃衣三万份”

    ……

    听着这些数额,郑海感到不可思议,问周围摆摊的同志们,“这到底是卖些什么的?”

    其实在周围摆摊的同志们也是云里雾里。

    “不知道啊。”

    他们就只是看着小小的娃娃,娃娃虽然挺可爱的,有着好几种样式。

    但是总感觉不至于被疯抢吧?!

    张秋月被包围着,举着喇叭喊:“排队,我们中华民族是最讲文化美德的地方,但凡有人插队,我们拒绝合作。”

    这种硬气的话语。

    她敢说。

    大家都不敢听!

    可是很诡异的是,现场许多人都按照张秋月说的话排着队。

    张秋月道:“数量有限,所以我们需要以预售的方式给你们,你们也可以提前交定金,放心好了,我们会有最专业的律师制定合同,是国际合同!”

    她去港城干嘛了?

    总不能全是科研人才。

    当然也有其他人。

    律师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员!

    尤其是精通中英双语,还要熟知现在国际贸易法律的人才,真的非常难找。

    张秋月是懂英语的。

    八级。

    周智林一样如此。

    两人都要在律师制定好合同之后,假借着去找教授,然后把错书给挑出来,因为周智林知道,在这个时代,有许多外国商人,借着国内的人不太懂国际贸易的法律,就一直钻文字的空子。

    最着名的案例:给别人白打工就算了,还要赔钱!

    像是那种“包括但不限于”,玩这种哑谜的就很多。

    因此,张秋月对于合同很慎重,看过合同的外国商人们更是有些震惊,原本以为华国已经没落了,没想到制定的合同比他们国内还要严谨,还要清晰明了。

    “现在是卖三美元一个娃娃,往后应该不会涨价了吧?”

    一个小娃娃,按照当下的汇率来算,高达四块五。

    放在外国虽然还好,但也不是属于廉价物品了。

    他们真的不希望涨价。

    张秋月笑:“我们并不喜欢涨价,我们只是一直在研发,想要给大家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