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 改道

    果不其然,正如李南凯所预料的那样,金军将领之所以会叫住金亮等人,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他注意到金亮他们携带的食物似乎不太充足。恰巧他自己手头还有一些多余的食物,所以便心生善念,想要将这些食物分一部分给金亮。

    金亮自然也不会推辞,毕竟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嘛!于是他欣然接受了金军将领的好意,吩咐手下将这些粮食收拾好,然后准备驾着船只朝临安进发。

    李南凯曾经在史书上详细地阅读过这段历史:建炎三年的时候,宋高宗并非直接从扬州逃往临安,而是首先逃到了镇江。他不禁开始思考,究竟是史书的记载出现了错误,还是说他们这行人在前往临安的路途上将会遭遇某些未知的阻碍呢?此刻,在宋高宗的身旁有两位备受宠爱的臣子,其中一位是御营的副统领王渊。虽然名义上御营的统领是呼延三绝,但通过这几日的观察,李南凯发现,似乎宋高宗更为偏爱王渊一些。而另一个人则是宋高宗的亲信宦官康履。他们三人常常在船舱内秘密交谈着什么,李南凯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两个人看向自己的眼神充满了冷峻和轻蔑,甚至还带有几分不屑一顾。这种情况正应了那句古话:“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自古以来,类似的现象屡屡出现,并不罕见。

    李南凯初入银行时,担任客户经理一职。在处理企业贷款业务时,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企业的老板们往往更加和蔼可亲,而财务人员却显得难以接近,似乎他们自视甚高,认为自己能够左右老板的决策。

    如今,李南凯意识到,要想赢得宋高宗的绝对信任,那两名宠臣无疑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不能抓住机会将他们铲除,那么就必须设法找到他们的把柄,以便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正当李南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杨小乙和几名斥候驾驶着一艘小船返回。这是李南凯事先的安排,他担心前方可能会遇到金兵的阻拦,因此提前派遣杨小乙的斥候队前去打探情报。杨小乙从船上下来,登上了李南凯所在的大船。看到杨小乙的表情,李南凯便知道前方一定出现了什么异常情况。

    杨小乙汇报道:“将军,我刚才率领兄弟们向前行驶了二十多里,发现前往临安的必经之路上出现了许多可疑的船只。”李南凯皱了皱眉,问道:“哪里可疑?”杨小乙继续说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时期,河面上怎么可能突然出现这么多的渔船?而且那些渔船上的渔夫都是一些体格健硕的壮汉,恐怕他们并非普通的渔民,而是有埋伏的敌军。”

    李南凯知道杨小乙所言非虚,这与历史上的记载不谋而合。如果继续沿着原定路线向临安进发,他们很可能会遭遇危险。经过深思熟虑,李南凯决定改变路线,转而前往镇江,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危险。

    然而,当前的形势要求必须更改行进路线,这自然需要得到宋高宗的批准。李南凯急匆匆地带领杨小乙前去觐见宋高宗。宋高宗对李南凯颇为赏识,得知他求见,便没有摆出皇帝的架子。李南凯和杨小乙行过礼后,便让杨小乙将之前向自己汇报的情况重新陈述一遍。宋高宗听完,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阴晴不定。

    在宋高宗尚未开口之际,站在他身旁的太监康履率先发言:“陛下,我们已经定好的路线,现在临时改变行程恐怕会影响到我们的后续布局。”李南凯心中明白,这个太监可能会成为阻碍,但他也清楚,现在并非与这个宦官正面冲突的时机,因此他选择了沉默。

    康履的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御营副统领王渊便开口道:“陛下,我们现在人马有限,如果再遇到一次大规模的金兵拦截,恐怕情况将变得十分不妙。”李南凯听到王渊竟然与康履意见相左,便意识到这两人虽然都是天子的宠臣,但恐怕各自心中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既然自己现在地位卑微,言轻人微,倒不如乐得坐山观虎斗,看这两人如何相互争斗。

    此时,赵构的优柔寡断的一面显露无疑。这位宋高宗本性软弱,他深知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愿冒任何风险。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对李南凯说:“我们现在就改道去镇江。”听到赵构的命令,王渊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仿佛小人得志;而康履则面露尴尬之色。

    李南凯全程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为他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言多必失。再者,宋高宗也没有征求他的意见。自古以来,帝王的心思最为难以捉摸。李南凯也知道,虽然赵构现在对自己颇为器重,但要获得赵构的绝对信任,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到这些,他没有多言,拜别皇上后,便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经过连日的艰难跋涉,李南凯和宋高宗一行人终于看到了镇江的轮廓。在这段充满危险和不确定的逃亡路上,他们没有再遇到任何阻拦,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李南凯深知,一旦进入镇江的控制范围,如果守军发现他们穿着金人的衣服。恐怕会有冲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他请示过赵构后,果断下令让所有人将身上的金兵军服换成自己的衣服。

    宋高宗一路上提心吊胆,此刻看到镇江城的轮廓,不由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心中明白,如果没有李南凯的指挥得当,他们一行人的逃亡之路不会如此顺利。他对李南凯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在心里暗下决心,一旦自己重掌朝纲,一定要对李南凯委以重任,如今大宋的江山可谓是风雨飘零,自己身边已经没有多少能臣可信,这位少年将军真像是老天派给他的,岂有不好好利用之理。

    李南凯也在心中盘算着自己的下一步。他知道,在这个乱世之中,想要立足并非易事。如果能在前期就抱上宋高宗这根大腿,无疑将为他带来诸多好处。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历史上的赵构生性多疑,耳根子软,容易受到奸臣小人的谗言影响。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以便在日后赵构想要对他下手时,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