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章 范蠡逃走,勾践追捕

    当夜,范蠡回到自己的寝宫,心中的伤痛难以平复。他坐在案前,借着微弱的烛光,提笔写下了一封给文种的信。

    信中,他表达了对文种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倾诉了自己对越国未来的担忧。他将这封信小心翼翼地封好,然后叫来自己的亲信命独山,悄悄地将信交给他,并嘱咐他一定要亲手交给文种。

    完成这一切后,范蠡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开始收拾细软。他的动作迅速而果断,仿佛在与时间赛跑。每一件物品都被他仔细整理好,放入行囊中。

    收拾完毕,他看了看窗外的夜色,银灰色月光泻到了他的脸上,坚定了他的决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带着行囊走出房间。

    命独山早已在门外等候多时,他默默地接过范蠡的行囊,引领着他走向停放车马的地方。马匹已经准备好,静静地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范蠡跃上马车,手中缰绳一紧,马车在寂静的夜中缓缓驶出王宫,朝着远方的黑暗驶去。

    他不知道前方的路会通往哪里,但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选择。他要逃离这片权力的漩涡,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宁静。

    独山瞪大眼睛,满脸疑惑地问道:“大将军,越国之所以能够强大称霸,全赖您的功劳啊!如今正是您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您为何要弃官逃走呢?您这十几年的呕心沥血,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范蠡抬头望着高悬于天际的明月,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深深地叹息一声:“我并未辜负自己肩负的使命,竭尽全力扶持越国,为楚国尽心竭力,并非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啊。”

    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透过那轮明月看到了过去的种种经历和努力。月光洒在他身上,映照出他内心的坚持与忠诚。

    然而,大将军啊!您如此毅然决然地离开勾践身边,实在是有些欠妥啊!这恐怕会给您带来生命危险呢。”独山满脸忧虑地说道。

    他深知眼前这位大将军的忠诚和勇敢,但同时也明白勾践的猜忌与残忍。他担心大将军此举会引起勾践的不满和怀疑,从而招来杀身之祸。

    “你就等时间来证明吧,此君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范蠡说完,催促独山加快马步。

    文种接过独山递来的密信,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轻轻地打开信封,范蠡的字迹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读完信上的两句话,文种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容。他心想:“范蠡啊范蠡,你未免太过小心翼翼了。我为越国尽心尽力,越王岂能不明白我的忠心?”

    他将信放在一旁,心中暗自思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这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我文种立下赫赫战功,越国的繁荣复兴有我的一份功劳,越王怎会轻易舍弃我?”

    文种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坚定,他对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有着充分的信心。他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谋略足以应对任何危机,越王也会对他的贡献给予应有的回报。

    然而,他没有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尽管他对范蠡的警告不以为然,但那两句话却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或许是因为文种过于自信,或许是因为他不愿相信越王会对他不利,他选择了忽视这一丝不安。

    文种决定将范蠡的信抛诸脑后,继续专注于自己的职责。

    文种与范蠡知交,事前得知范蠡要逃走,他的内心十分复杂。一方面,他理解范蠡的选择,或许范蠡真的察觉到了危险,才决定离开;另一方面,作为越国的大臣,他又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范蠡捉拿回来。

    一番挣扎后,文种最终选择了装作若无其事。他明白范蠡的为人,知道他不会轻易背叛越国,他的离去一定有自己的苦衷。而且,文种也不愿意看到范蠡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直到勾践要传范蠡过来商议称霸春秋、扩张策略时,才得知范蠡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了一封给越王勾践的信。勾践看完信后,脸色骤变,他没想到范蠡会如此决绝地离开。

    勾践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他无法接受范蠡的不辞而别。他立刻下令对范蠡进行全方位的追捕,派出大批兵马,封锁各个要道,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文种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自为范蠡祈祷。他希望范蠡能够平安无事,也希望勾践能够冷静下来,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追捕的行动持续了一段时间,但范蠡仿佛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毫无踪迹。勾践的怒火越来越旺,他将这一切都归咎于文种,认为是文种故意放走了范蠡。

    他开始对文种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文种的地位也因此受到了动摇。

    文种一脸忠义,坚定地说道:“大王,臣对越国的忠心天地可鉴,绝无半点背叛之心。范蠡的离开,实非臣之过。”

    勾践冷哼一声,面露怒色,质问道:“哼!若非你有意纵容,范蠡岂能如此轻易逃脱?”

    文种皱起眉头,神色焦急地解释道:“大王,范蠡与臣乃是知交,他的离去定有其难言的苦衷。臣相信他不会背叛越国,请陛下明察。”

    勾践双手抱胸,眼神冷漠,厉声道:“寡人岂会听你一面之词!如今范蠡逃走,寡人定要将他追捕归案。”

    文种跪地叩首,言辞恳切地说:“大王,范蠡乃是治国之能臣,若他真有二心,岂会留下书信?望陛下三思。”

    勾践的脸色稍有缓和,但依然尖着小鸟般的长嘴道:“也罢,寡人便再给你一次机会。若能将范蠡追回,寡人便既往不咎。否则,你也休想逃脱罪责。”

    文种连连叩头道:“大王!臣有话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臣知范蠡初心使命,扶越成后,便功成身退,权高富贵并不是他所也。”

    “寡人可以容他不图,但他的聪明睿智,万一日后投入他国,叫寡人如何宽心?”

    “臣可以以人头担保,如范大夫投入他国,臣不苟生。”

    勾践看文种也是有功之臣,便暂且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