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邻居张家
双方一番热情问候。
“哎呦,这是长筠长欢吧?”
陆父陆母见俩小宝喜爱的不行,立马从柜子里拿出大白兔奶糖一人给了一大把。
“来,吃糖。”
俩小宝就看向苏荷,眼神意思是这糖能不能要,苏荷笑道,“拿着吧。”
俩小宝就拿着了,并道,“谢谢陆奶奶。”
陆母摸了摸俩娃的头发,“真乖。”
“小荷啊你真是太会生了,居然生了两对龙凤胎。”
陆母很是佩服闺女这小姑子,真的太会生了,第一胎龙凤胎就算了,第二胎还是龙凤胎,人这基因真是厉害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亲家才生了一对龙凤胎。
生的孩子还都那么优秀,这谁不羡慕啊。
苏荷笑,“我也是没想到。”
怀二胎时,她婆婆,她二嫂,几个姑姐天再来个龙凤胎就完美了,谁知还真来了。
陆母,“我让你大哥大嫂再生个二胎吧,我们给带,她俩不愿意,说耽误工作。”
苏荷,“大哥大嫂工作确实忙点,尤其是大嫂。”
在医院上班,还是临床大夫就更忙了。
陆母语气颇为遗憾,“孩子多好,清雅小时候都没有玩伴。”
他们两口子也是就生了一个女儿。
“长意长安怎么没跟你们一起过来啊?回学校了?”
76年暑假俩宝去他们大舅那儿待了一段时间,因此跟陆父陆母很熟了。
“昨天就住了一宿,今天早上就回学校住了,说学校住着方便。”
“倒也是,改天你让他们来家里玩。”
“好的伯母。”
陆父也跟顾建华聊着了,“建华工作调到首都了?”
顾建华,“是的伯父,明天就去公安局上班了。”
陆父点头,“挺好的,一家人长久两地分离也不是个事。”
苏荷他们到陆家的时候已经十点钟了,聊了会儿十一点了,陆父陆母热烈邀请他们吃了午饭再走。
盛情难却,加上饿了,于是一家四口吃了午饭才走的。
第二天顾建华就上班去了,苏荷让他带了牛肉干奶皮子奶豆腐这些,让他跟同事们分享。
幼儿园小朋友想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那就得拿出自己的玩具零食跟大家分享,大人也一样。
可能不拿东西分享也没什么,不过拿东西分享会融入的更快,大伙对你也会更热情一点吧。
这些道理不用苏荷说,活了四十多年的顾建华也懂,他入职完,就先给领导送了一斤牛肉干一整块奶豆腐,一整张奶皮子。
“张局,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特产奶豆腐啥的,您尝尝。”
张局全名叫张孝全,比顾建华大个几岁,今年45了。
前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跟苏澈认识了,挺聊的来,托苏澈帮忙过事,就欠下一个人情了。
几个月前苏澈找到他说了一下这个事情。
正好呢局里也缺人他就答应了。
而且听苏澈小兄弟讲,这位顾建华同志,他一对儿女还有媳妇都考上大学了,在首都念书。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要到首都。
张局想这一家子出好几个大学生,估计以后混得不会太差。
他笑着把东西接下了,“好好,小刘啊,你带顾建华同志去工作的岗位。”
“好。”
出了办公室,小刘问顾建华,“顾同志你家是蒙省的?”
顾建华笑着点头,并从兜里掏出两根牛肉干,“你尝尝。”
小刘接过,“谢谢啊。”顾建华又掏出一小块奶豆腐,“这个是奶豆腐你也尝尝,挺好吃的。”
“还有这个奶皮子..”
“谢谢谢谢。”
小刘对这个新来得顾同志充满了好感,他人也太热情了吧。
“顾同志,你们那边是不是都住蒙古包,上班上学是不是也骑马去?”小刘问了一个外省人都会问到问题。
顾建华,“不啊,我们老家不是草原,跟京市周围村里一样,不过每个村里会养点牛羊马儿。”
“嗐,我们那儿跟这儿一样,上班家条件好的骑自行车,吃饭啥的都一样。”
小刘恍然,“这样啊,我以为你们蒙省人都住蒙古包骑马上班上学呢。”
“没有没有,那是草原,我们跟大家一样。”
聊着聊着就到办公室门口了,小刘跟大伙介绍了新来的同志。
“这位是顾建华同志。”
“顾同志,你的座位在那边。”小刘给指了位置,就回去了。
有牛肉干奶豆腐这些小零食在,顾建华很快跟同事们熟悉了。
该藏的得藏,但是有些事就不能藏着。
比如同事问起,“哎,顾建华同志,你老家蒙省的,咋还调过来首都了?”
顾建华就道,“这不去年恢复高考了嘛,我家俩孩子还有我媳妇都考上大学了,来首都念书了,我就把工作调过来了。”
听闻顾建华两个孩子还有他媳妇都考上了大学,办公室众人惊讶无比。
“你这孩子媳妇都考大学了?这么厉害啊?”
“我媳妇儿以前教书的,老师。”顾建华其实也想谦虚一下,但事实就是这样的。
同事,“那也很厉害啊,他们仨都在哪儿读书啊?”
顾建华笑道,“我媳妇儿和闺女在北大,儿子在医科大。”
同事,“你家这厉害了,你这人生赢家啊!儿女都考大学了。”
家里有一个上大学的,就已经光宗耀祖祖坟冒青烟的事了,这家伙的他家出了三个大学生。
祖坟是烟窟窿吧。
顾建华唉一声,“家里还有俩小的呢,他俩要是也像他们姐姐哥哥一样考上大学,那我就没什么可愁得了。”
同事,“你家四个娃啊?”
“是,俩闺女,俩儿子。”顾建华说。
同事,“这好唉,对称了。”
顾建华: 他也是这么觉得。
同事,“你闺女儿子都多大了?有二十了吗?”
顾建华,“没有,他俩今年十六岁。”
俩都十六岁,同事惊讶,“他俩龙凤胎啊?”
“是,一起出来的。”
同事,“这么好!”
顾建华,“老三老四也是龙凤胎。”
这个炫耀吗?应该不是吧。
同事服了,“你媳妇真是太会生了。”
其他同事,“生龙凤胎双胞胎应该是有遗传,不过像你媳妇儿这样能生两对龙凤胎的少。”
顾建华,“对,我媳妇儿娘家有那个遗传,我媳妇儿跟她三哥也是龙凤胎。”
...........
苏荷这边早上睡醒后吃了早饭,就带着俩小宝出去溜达了,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在外溜达一会儿,顺便去菜市场买个菜。
挺好。
八月天很是热,俩娃热的受不了,想吃冰棍,苏荷就带他们去供销社买了冰棍,自己吃了一个。
“你俩中午想吃什么菜啊?”
长筠,“妈妈,我想吃鱼。”
苏荷,“咱们前天才吃鱼啊,今天还想吃啊?”
她这小儿子还挺爱吃鱼。
长筠,“想吃,我就算天天吃鱼也吃不腻。”
苏荷,“那行吧,买个小点的鱼,也做烤鱼?”
长筠,“行。”他就爱吃烤鱼。
“长欢想吃啥?”
长欢,“妈我想吃京酱肉丝!”
苏荷,“行,你俩就喜欢吃这两道菜。”不是烤鱼就是京酱肉丝。
老大老二则是他们姥爷给做的干炸丸子和红烧排骨,百吃不腻。
苏荷带着俩孩子去菜市场买菜,看有李子在卖,尝了一个不酸,就买了十斤。
买完菜母子三人就回家了,半路碰上邻居张大妈跟她闺女。
“去买菜了?”张大妈看苏荷提个篮子就笑问。
苏荷也笑,“是,大娘您这是去哪儿溜达了?”
张大妈,“不是,我陪着美丽相亲去了。”
有意思,妈陪着相亲,苏荷就停下来,给了张大妈和张美丽几个李子,“刚在菜市场买的挺甜的。”
“那相成功没啊?”
张大妈咬了一口李子摇头,苏荷看了一眼张大妈身旁的姑娘,问 “美丽没看上啊?”
张大妈点头,“对呗这死丫头也不知道想找个什么样的?”
苏荷看了一下张美丽,姑娘可能有点害羞,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苏荷笑道,“大娘别急,美丽才多大,多看几个。”
张美丽今年22,说大也不大。
张大妈,“也不小了我在她这年纪都有两个娃了。”
“我们那年代,跟现在不一样了。”苏荷道。
张大妈点点头,苏荷,“大娘,我们改天聊啊,我先回去给做饭。”
她想起来了,看到张大妈闺女去相亲,她想起一件事了,那就是顾三姐王组长俩人拜托让她给红星找个对象。
下午的时候她先去问问红星,要是想找,她就看看给介绍一个。
苏荷走后,张大妈看了一眼闺女,“刚才人过来怎么不打招呼?”
张美丽吃着李子,“我不想说话。”
张大妈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瞪了一眼闺女,“不想说话还吃人李子!”
听闻,张美丽直接把手中李子扔了,冷声,“我不吃行了吧!”
张大妈手指着闺女气的说不出话,她刚才说的是她闺女没看上人家,事实是人家没看上她闺女。
去了就一直给人摆个臭脸,好像对方欠了她二百块钱。
张美丽扔完李子扭头回家去了,也没等张大妈。
张家儿媳陈芸看小姑子一个人回来了,问,
“美丽,妈呢?”
张美丽也没搭理她嫂子,直接回屋,“啪”关门。
张家儿媳陈芸深呼吸一口气,嘀咕“不气不气。”
但还是忍不住生气,她这小姑子多少有点病,天天拉个脸不知道给谁看。
张美丽挺烦的,她说了不想嫁人,她爹娘还拉着她一直相亲,给介绍那对象一个个都不好看,歪瓜裂枣。
张大妈也很烦,闺女自从高中毕业,就一直没有工作,在家待了四年,儿子儿媳对此颇有微词。
她寻思给找个对象嫁出去算了,但看了五六次了,不是她闺女看不上别人,就是别人看不上她闺女。
张大妈回来时,儿媳已经把午饭做好了。
“陈芸午饭等妈回来做就好了,你腰还疼着呢,应该好好休息。”
陈芸笑道,“没事妈,我腰不疼了,我下午就去上班了。”
“美丽这次相亲是又黄了?”
对此的回应是张大妈叹了口气。
陈芸就明白了,“是美丽没看上还是对方没看上?”
张大妈,“两个都没看上。”
陈芸微笑,“以后再看看。”
张大妈嗯一声,到饭点了,张美丽不用人叫自己就出来了。
吃完饭就又回去了。
每每看到这场景陈芸忍不住想,她那一辈子勤快的公婆怎么就教出了这样懒的闺女。
小姑子懒到什么程度,那是酱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
衣服自己从不洗,都是她婆婆洗,自己屋子也从不收拾,都是她婆婆给收拾,更别说给做饭收拾家里了。
真的不怪她讨厌,这一家子,就她跟她男人工作,不仅要养孩子,还要养下乡的小叔子,待在家的小姑子。
小叔子72年下乡的,也是她嫁进来的那年。
到现在下乡六年,每隔半年都要邮三五十的过去,小姑子呢隔几天就要钱,不是要买那个就是要买这个。
小姑子人还非常懒,待在家啥也不干,只知道张嘴吃喝要钱,还动不动就拉个脸甩脸子。
要不是她公婆人实在太好,她估计都干仗八百回了,每次小姑子作妖,她都是看在她公婆面子上没说话。
也想着小姑子待不了几年,嫁出去就好了。
谁知相亲好几回,没有一个看上的,真是心比天高啊!
陈芸很无奈,也不知道她这姑子能看上什么样的男人。
苏荷不知道张家的弯弯绕绕,她做菜做的欢,她发现只要食材充足,菜备好,做饭炒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今天中午除了俩娃点的两个菜,苏荷还做了两个素的,一个是凉菜,凉拌藕片,一个素炒的菜心。
主食是馒头,白面馒头。
他们一家四口够吃了。
顾建华是好伴侣,无论苏荷做什么菜,情绪价值会给的很到位,他尝了一片藕片,“媳妇儿,你这手艺绝了啊,咋做这么好吃呢!”
“你这手艺都可以拿出去开餐馆了。”
苏荷,“有那么好吃吗?”她夹起尝了一块,味道确实不错,不过跟人家大师傅没法比。
顾建华,“必须好吃啊!”说着又吃了两块。
苏荷,“吃肉,别光吃凉菜。”给卷了京酱肉丝。
做了十个大馒头,顾建华吃了三个,苏荷吃了两个,俩娃一人吃了两个半,比苏荷吃的还多。
至于菜,光盘,一点没剩,都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