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3章 请太上皇,称陛下!

    李纲率先站出来,开口道:“回禀官家,政事堂已经准备妥当了。”

    “涉及金国大片的区域,尤其昔日的辽国也是金国的一部分,地域辽阔,需要太多太多的人才能治理。”

    “臣等考虑后,决定抽调八千官员北上,去北方赴任。”

    李纲表态道:“有了八千人,至少大范围的框架能搭建起来。同时,臣等也认为,应该选拔当地的一些人为官,既安抚了当地的本土势力,又吸纳了这些人,避免出现造反的情况。”

    宗泽表态道:“官家,枢密院也规划了北方金国的地区。一部分的地区设州,一部分地区设立路,尤其要有地方驻军,确保地方的稳定。”

    “设路的地方有五处,驻军的地方多达十八处。”

    “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地方稳定。”

    “可以预见到,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北方恐怕还会有许多的小规模作乱。所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军队坐镇,才能稳定地方。

    宗泽说道:请官家明鉴。”

    政事堂的李纲和枢密院的宗泽,都拿出了各自的策略。

    实际上,是两人早就商量过的。

    该在哪里驻军,该在哪里设州、府,以及各自需要多少人,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唯有如此,才能直接对症下药,把北方的大片地方接管过来。

    赵桓对李纲和宗泽的回答很满意,吩咐道;“既然没问题,那就让这些人抓紧北上,尽快去地方上赴任,着手调整地方。”

    “为了减少金国境内可能出现的叛乱,也为了让官员到了后方便施政,朕对拿下的金国区域,减免一年赋税和徭役。”

    “除此外,一年之内的治理,他们可以便宜行事。”

    “不要担心出了问题,只要是行正道,只要是有利于治理地方,朕不吝嘉奖,也会为他们撑腰。”

    赵桓吩咐道:“一句话,朕等着他们的好消息。”

    李纲神色激动,高声道:“官家圣明!”

    赵桓摆了摆手,道:“要抓紧时间安排,时间不等人啊。我们正在做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完成了这件事,我们都会留名青史。”

    “汉朝时,有云台二十八将。”

    “唐朝时,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我大宋朝,现在也正在往大一统的路上行进,未来天下一统,朕也会论功行赏,专门设立阁楼,放置功臣画像,以纪念功勋。”

    赵桓微笑道:“希望你们,不会让朕失望,也希望诸公能陪着朕一路走下去。”

    呼!!

    一个个的呼吸都急促起来,更是眼中放光。

    文臣一辈子追求什么?

    求的是名!

    但凡是文臣巅峰的人,哪个不希望留名青史呢?

    一旦将来天下一统,皇帝依照功劳论资排辈,自己也能够进入功臣的序列,那将是无与伦比的荣耀。

    就算杨时这样,对功名已经看得很淡的人,此时此刻,也是红光满面,期待道:“官家,金国灭了,何时灭夏呢?”

    徐处仁也是眼中放光了。

    灭国之功!

    不仅是前线的将军,他们这些后方主持政务的宰相们,也一样有功劳的。谁敢说搞后方的宰相没功劳,那么天下士人都不会答应。

    徐处仁正色道:“官家,王彦在北方坐镇,韩世忠进入了昔日辽国的区域。有王彦和韩世忠,足以稳定金国局势。”

    “现在岳飞回来了,为什么不立刻让岳飞进攻西夏呢?”

    “灭国之战,宜快不宜慢。”

    “趁着士气旺盛,一鼓作气灭掉西夏国,从而完成北方的统一。”

    徐处仁也有些急了。

    想要功劳。

    唯有在接下来对西夏,对大理国的战事中,提出了更多的主张,皇帝采纳了他的策略,他的功劳才更大。

    吴敏也彻底变了,表态道:“官家,臣支持一战。”

    众人齐齐表态。

    一个个眼中都流露出期待神色,希望和西夏尽快碰一碰。

    赵桓看着热情洋溢的几人,脸上神情反而很轻松,淡淡道:“你们一个个,都迫切的希望求战。”

    “只是,这一战还要缓一缓。”

    “可以预见到,金国的治理上,还会耗费我们绝大多数的精力。”

    “甚至于零星的叛乱发生,也会让我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

    “我们攻城掠地的时候,什么都不用管,没什么负担,也不需要担心战事扩大。因为灭国之战时,战役的规模越大,反而越能聚集更多的敌人,方便我们取胜。”

    “治国伤,却快不得,要慢下来才行。”

    赵桓沉声道:“覆灭西夏的问题,暂时等一等。至少等今年过去了,再来考虑是否出兵的事情。”

    宗泽拱手道:“官家圣明!”

    李纲仔细的思索,也认可赵桓的判断。

    治理很难。

    一旦变成了治理,意味着金国的土地是自己人,这些人成了自己的百姓,就不能再随意处置,要处理好双方的关系。

    李纲正色道:“官家的提议,臣也是同意的,现如今,主要精力就在治理上。如今大批官员北上去了,朝廷冗官压力极大的减小了。”

    提到这里,李纲话锋一转,问道:“官家,科举选拔上,今年是否扩大招募的规模呢?”

    “不扩大!”

    赵桓毫不犹豫给了答复。

    大宋为什么有了冗官的问题,就是因为车神得国不正,欺负孤儿寡母,不得不让利给文官,大批大批的招录士人。

    一代代下来,积累了太多太多的文官。

    经由陈东去巡视地方,一州一州的处理,使得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员被处置,大批贪官污吏被处置,肃清了大批的冗官。

    如今,又因为开疆拓土,使得大批官员北上,减少了内部冗官的压力。

    再加上赵桓登基后,开科取士的事情近乎于停滞,清理了官员的存量,又没有新的官员补充,才有了这一年压力小了太多太多。

    赵桓眼神锐利,强硬道:“科举选拔,重在为国抡才,而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选拔上来。”

    “科举选拔,也不是搞什么均平富,只要读了书就行。”

    “选上来的人,一定要是人才。”

    “这些选上来的人,将来都是要做官的,都是要代天牧民的。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朕,也关系着百姓生死。”

    “恰是如此,宁缺毋滥。”

    赵桓直接给科举定了调子,沉声道:“人才要选拔,上升渠道要打通,却也不能滥觞,明白吗?”

    李纲正色道:“官家教诲,臣谨记于心。”

    话锋一转,李纲说道:“科举选拔的规模不扩大,却也要推进。这一事情,臣亲自来安排,先拟定一个章程,请官家核准后再安排。”

    赵桓笑道:“正该如此!”

    大体的事情定下后,李纲、宗泽等人去忙碌了。

    赵桓空闲下来,却是想到了赵佶,有好事儿怎么能不分享呢?

    得让老父亲知道。

    否则,那就是锦衣夜行了。

    “黄经,准备马车,朕要去龙德宫。”

    赵桓安排了下去,黄经在短短时间,就准备好了马车,一路来到了龙德宫中。

    进入夏季,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赵佶穿得也宽松了些,正在后院画画,这是他经常做的事情。

    画画、写字,都是他的基本功。

    在这方面上的造诣,虽然天下有无数的书法家和画家,可是要比起来,赵佶也是不遑多让的人。

    在皇帝当中比拼书法造诣,赵佶的造诣就是最高的,远比什么十全老人那样的盖章狂魔强。

    赵桓看到了赵佶,行礼道:“父皇!”

    赵佶斜眼一扫,阴阳怪气道:“哟,这不是咱们的皇帝陛下吗?你一贯是日理万机,忙得脚不沾地。不是杀贪官污吏,就是忙着攻城掠地开疆拓土,怎么今天,有闲情逸致来朕的龙德宫了。”

    赵桓笑道:“没有事情,朕就不来龙德宫吗?”

    “当然没来。”

    赵佶哼声道:“你每一次来,就是打击朕的,说说看,你这一回来又有什么事儿?莫非是燕云十六州彻底拿下了,或者是夺取了金国的一部分地区。”

    “以你现在的国力,仅仅夺取一部分地区,那也太稀松平常了。”

    “皇帝,做人还是要低调些,还是要务实些。”

    “整天炫耀这,炫耀那,也没见你有什么好处。真以为取得了这些微末功劳,就可以追上秦皇汉武,能追上隋帝唐宗吗?”

    “你小子,还差得远啊!”

    赵佶言语中,没有半点的柔和,反而是极尽强势,就是要敲打下皇帝。

    因为皇帝的锋芒太盛了。

    每一次来,都让他的面子挂不住。

    赵佶见赵桓没回话,愈发的自信了,干脆搁下了手中的画笔,正色道:“皇帝,你不要取得了一丁点微末的功劳,就跑来炫耀。”

    “等你真正灭了金国的国祚,再来不迟。”

    “那时候,朕会真正敬佩你。”

    “还会真正在你的前面,称呼一声陛下,或者是称呼一声官家。”

    赵佶叭叭叭说了一大通话后,彻底舒坦了,摆手道:“好了,你可以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了,朕今天很忙,没时间招待你。”

    赵桓却是笑了笑,留在了原地。

    赵佶斜眼一扫,略微皱眉道:“你还愣着干什么,让你回去了。”

    赵桓笑眯眯道:“父皇刚才说,等我灭了金国的国祚,要称呼我一声陛下。现如今,我等着父皇行礼啊。”

    轰!

    赵佶的脑中仿佛有惊雷炸响,脸上的神情一点点僵住。他看向赵桓,神色仍是难以置信,问道:“你刚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