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8章 北平人选

    朱樉心里有苦难言,他能穿越成为朱元璋的儿子。

    既是一种幸运又是一种不幸,幸运的是他出生不久就拥有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秦王身份。

    不幸的是头顶上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父皇管着,他很难有一番大的作为。

    别说是他了,哪怕是他的大哥朱标被誉为世上最稳的太子爷。

    可实际上大哥朱标除了每逢佳节,穿着天子服饰代表老头子去祭天以外,朱标手里的权力跟永乐朝的朱高炽差了老鼻子远。

    比如朱高炽的太子教令可以直接任命大臣,而朱标名为监国,实际上大事小事都要向洪武皇帝汇报请示。

    太子朱标手里的权力有限的很,更遑论秦王朱樉还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这些藩王呢?

    老头子名义上让他跟三弟朱棡一南一北,掌握大明的所有兵权。

    实际上是为了制衡那些重新起复的淮西老将,朱樉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凭借一道圣旨赋予的兵权,就能掌握天下超过半数的兵马。

    他手上的兵权是老头子给的,手底下的班底也是老头子任命的将领。

    老头子轻飘飘的一道圣旨,就可以尽数将他跟朱棡手中的兵权收回。

    不过朱樉也不气馁,一想到历史上的永乐大帝,如今还在北平当孙子。

    他还有什么资格躺平呢?

    黔灵山的山顶上燃起了袅袅炊烟,一群纨绔子弟休息完毕以后,正在山顶上砍柴做饭。

    做饭这种粗活,对于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纨绔子弟来说,都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不过他们干劲十足,一些人拾柴,一些人挖灶垒土,还有的杀猪宰羊忙的不亦乐乎。

    朱樉抱着手站在最高处,监督着这群二世祖烧水做饭。

    他的余光一扫,看见山脚下有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一名头盔上插着鹞鸟羽毛的羽林卫士卒登上了山顶。

    一路上都是山路,他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这名羽林卫士卒靠着一块大石上,喘了好一阵才缓过劲。

    他快步走在朱樉面前,然后行了一个军礼。“禀报上将军,标下从京城带来了急信。”

    说完,羽林卫士卒从腰间系着的一个木盒子里拿出了一封信。

    朱樉从他手中接过一看,上面的信完封泥都是完好的。

    “你日夜兼程赶路,一路十分辛苦。先下去候着吧。”

    “标下遵命。”

    送信的那名羽林卫士卒直接退了下去。

    朱樉走到一处无人的角落,直接拆开了信封。

    信上只有寥寥几个字,“巩昌侯薨了?”

    看完了信,朱樉的眉头紧锁。

    巩昌侯郭兴是武定侯郭兴的哥哥,他们还有一个妹妹是老朱的妃子郭宁妃。

    这些年来,郭兴一直奉命镇守在北平。

    前些年,燕王朱棣在北平就藩。

    老朱又将郭英任命为燕王府的左相,让他统领北平一带的所有卫所。

    现在郭兴突然病逝,北平一地能统领军队的人物只剩下燕王朱棣一人。

    老朱来信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向他询问何人继任郭兴的位置。

    毕竟朱樉作为上将军,兼任着中军都督是老朱家第二代里的领军人物。

    涉及到了将领的任免问题,朱元璋当然要询问朱樉的意见。

    朱樉在信的背面看到了三个名字,是老朱的御笔亲书的红字。

    分别是信国公汤和、武定侯郭英还有江夏侯周德兴。

    朱元璋特地在汤和的名字上画了一个红圈,说明这是他心目中的最好人选。

    朱樉用火折子将信纸付之一炬后,他站在山顶上目光眺望向了北方。

    在朱樉的心目中,他的对手不是朱标,也不是历史上的建文帝朱允炆。

    他的真正对手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那就是未来的永乐大帝,现在的燕王朱棣。

    一想到这儿,朱樉的嘴角扬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老四啊,老四,二哥正愁找不到机会给你添堵,没想到机会今天就送上门了。”

    ……

    南京,紫禁城。

    上书房内,朱元璋正为继任北平的将领人选头疼不已。

    北平作为故元的都城,也是北方最重要的三个重镇之一。

    对于郭兴的继任人选,朱元璋显然是特别慎重。

    原本最好的人选,就是率兵进入北平城的徐达。

    可是现在,他需要徐达来担任他军事上的左右手。

    来帮他整顿各地的卫所,因此,朱元璋只能另寻他法,找一个他信的过的老兄弟来帮他驻守北方重镇。

    朱元璋原本属意汤和,可是汤和死活不愿意去北方服役。

    他只能找周德兴,好巧不巧恰逢湖广的五溪土民叛乱,湖广又是征南军的大后方。

    为防止事态扩大,朱元璋迫于无奈只好派出了周德兴领兵去镇压。

    他看上的将领只剩下了郭英一人,可惜鞑虏在边境作乱,兵锋直指陕西一地。

    朱元璋只能派出郭英去西安坐镇,以防备鞑虏寇边。

    兜兜转转,他心目中的人选又剩下了汤和一人。

    今日一大早,朱元璋就派出内使将汤和叫进了宫里。

    汤和满头白发,一身粗布麻衣跟着内侍进了上书房。

    一看到汤和,朱元璋就拉着他坐到自己身旁话起了家常。

    “老哥哥,你看你府邸里还缺什么?”

    听到皇上发问,作为发小的汤和,自然对老朱的秉性十分熟悉。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汤和摇着手,拒绝道:“重八啊,我什么都不缺了。你上次赏赐我的一百个秀女搞得我家里那个老婆子吃醋,都跟我分房睡一年了。”

    他脑袋摇的拨浪鼓作响,“你可千万别赏我了,我这把老骨头实在熬不住了。”

    上次汤和要卸甲归田,朱元璋恶趣味的下了道圣旨。

    送他一百个娇妻美眷,汤和一看那些宫女的年龄比他孙女还小。

    他又如何下得去手,最重要的是汤和上了年纪,没有老朱那样的宝刀未老。

    对于一百位青春靓丽的美貌女子,汤和实在是无福消受。

    眼见朱元璋又要赏他,汤和连忙选择了拒绝。

    生怕老朱一时兴起,再赏他几个宫女。那家里的老妻还不得跟他闹分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