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宁静且祥和的乡村,杨雄和廖逸仙仿若沉浸于一场美轮美奂的梦境之中,度过了令人刻骨铭心的十多天。每日清晨,璀璨的阳光透过繁茂枝叶间错落的缝隙,轻柔地洒落于地面,宛如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细碎的金缕衣。他们总是手牵着手,悠然自得地漫步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小径上,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芬芳与花草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他们尽情地呼吸着这纯净的气息,用心去体悟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与宁静。
随着时光的缓缓流淌,彼此间的了解愈发深入且细致,仿佛在岁月的长河中挖掘出了一颗颗璀璨夺目的宝石。他们的感情亦如那窖藏多年、醇厚无比的美酒,愈发香浓醉人。每一次眼神的交汇,每一回心灵的共鸣,都让这份感情在心底深深地扎根、生长。
廖逸仙性格活泼开朗,心地善良且关怀备至,恰似一缕温暖的阳光,很快便与杨雄的家人融为一体。她时常会陪着杨雄的母亲在那烟火缭绕的灶台前忙碌,一边熟练地帮忙递着调料、添着柴火,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着老人家讲述那些久远而又饱含温情的往昔故事。她那专注的神情和不时发出的惊叹与感慨,让杨雄的母亲倍感欣慰与欢喜。有时,她还会和杨雄哥哥的儿子在宽敞的院子里尽情嬉戏玩耍,欢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在整个院落中久久回荡,为这个原本就充满温馨的家庭增添了更多的欢乐与生气。杨雄的家人也对这位美丽善良、热情开朗的姑娘喜爱至极,无论是嘘寒问暖的关怀,还是分享美食的时刻,都把她当作自家人真心相待。
然而,分别的时刻终究还是无情地降临。廖逸仙的眼中满是深深的不舍,那眼眶中闪烁的泪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眷恋。她紧紧地拥抱着杨雄的母亲,声音带着些许哽咽,轻声说道:“阿姨,我走了,我会想您的。”杨雄的母亲则轻轻拍着她的背,那轻柔的动作充满了慈爱与不舍,说道:“孩子,有空常回来。”说着,杨雄母亲从兜里缓缓掏出一叠整齐的钞票,执意要塞给廖逸仙,“孩子,拿着,这是阿姨的一点心意。”廖逸仙赶忙推辞,双手不停地摆动着,“阿姨,您年纪大了,我不能要您的钱。”杨雄母亲却坚持要给,紧紧地把钱往廖逸仙的手里塞,“拿着,别跟阿姨客气。”最终,廖逸仙还是坚决地拒绝了杨雄母亲的好意,她深知这份情谊的珍贵绝非金钱所能衡量。
回城后,廖逸仙和秦芳玲恰好迎来了大学毕业的重要时刻,同时也面临着找工作这一棘手的难题。恰在此时,杨雄所在的厂里正急需会计人员。杨雄凭借自己在厂里的人脉和影响力,顺利地将廖逸仙安排在自己公司担任会计一职,又把秦芳玲安排到汶川分公司同样从事会计工作。对于这样的安排,两人均感到十分满意,心怀感激地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此时,改革开放的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澎湃,不断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入的层次推进。一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即将如同一条巨龙般穿过杨雄家所在的村庄,这无疑是时代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烦恼和纷争。杨雄的母亲年事已高,早已经将自家的土地慷慨地让给别人种植。如今,修建高速公路要占用土地,涉及到数额不菲的赔偿金分配问题,矛盾便由此产生。
杨雄的母亲态度坚决,始终认为,那片土地是当初国家按照政策公平公正地分给自家的,只是出于好心让别人种植而已,自己毫无疑问拥有土地的合法所有权,所以赔偿金理应全部归自家所有。而那位土地的种植者却觉得,这些年来自己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心血,这土地既然一直由自己精心照料和种植着,那么所有的赔偿就都应该归自己。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都觉得自己的理由充分且正当。杨雄的母亲气得双手颤抖不停,脸上的皱纹仿佛因愤怒而更加深刻,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这地是国家分给我的,我只是让你种,怎么能说都是你的呢?”种植者也不甘示弱,瞪大了双眼,涨红了脸,大声争辩道:“我种了这么多年,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就一点回报都没有?”一时间,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点就着的火药桶。邻里乡亲们听到激烈的争吵声,纷纷围过来,试图从中调解劝说,然而双方都在气头上,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告和解释。
母亲将这件事情详详细细地告诉了杨雄,话语中满是焦虑和无奈,眼中透着对事情妥善解决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尽快回家处理好这件棘手的事。杨雄听闻后,眉头紧皱,心里明白这事儿不好办,但还是决定尽快回去,不让母亲为此太过忧心。
杨雄回到家里后,马不停蹄地找到种植者杨清楚,他怀着和平解决此事的美好愿望,语气诚恳且平和地说道:“清楚哥,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这件事咱们好好商量,总能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解决办法。”然而,杨清楚却是个蛮横不讲理的人,听到杨雄的话,不仅没有丝毫的退让之意,反而怒目圆睁,情绪越发激动。
只见他冲进屋里,猛地拿出一把刀来,挥舞着刀在空中乱晃,嘴里还不干不净地叫嚷着:“少来这套!这地就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属于我的赔偿!你给我滚!”那凶狠的模样,仿佛失去了理智。杨雄见状,心中虽有愤怒,但还是强压着怒火,不愿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只能暂时先离开。
杨雄一边往回走,一边在心里暗暗思索着对策。他知道,面对这样蛮不讲理的人,硬来肯定不行,得另想办法,找到一个既能维护母亲的权益,又能化解矛盾的妥善途径。
杨雄找来村上的干部,让他们来做中间人,评判这赔偿金究竟该谁领?村上的干部们一听这事儿,立刻重视起来,跟着杨雄来到了纠纷现场。
领导干部们先是耐心地倾听了双方的陈述和诉求,然后表情严肃地给杨清楚宣讲政策:“清楚啊,这土地赔偿金可不是谁种了就归谁,得看土地归属谁。按照规定,谁的土地谁得这土地赔偿金。但是呢,你种了这么些年,地里的青苗是你付出了心血种出来的,这青苗款就归你。这都是有政策规定的,咱们得依法依规办事。”
杨清楚一开始还梗着脖子,满脸的不情愿,但在政策的明确规定面前,他也知道自己没了理,不得不让步。他的脸色阴沉,嘴里嘟嘟囔囔地抱怨着,但终究还是接受了这样的分配方式。
事情得到了妥善解决,杨雄的母亲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杨雄也松了一口气,对村上的干部们充满了感激。
经过这一番波折,村子里的人们也更加明白了依法依规办事的重要性,邻里之间的相处也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杨雄处理完家里的事情后,又匆匆返回了城里,继续为工作和生活忙碌着。而母亲在村子里,也过上了平静安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