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正在上庸郡忙碌的荀彧,给莫不凡传来一个信息。
原来,荀彧希望莫不凡能多创作几首好诗,借这些诗作在中原大地继续扬名立万。
他认为,如此不仅能提升自身声誉,还可能在招贤纳士时带来更多便利。
毕竟,才华出众的诗人往往备受人们的敬仰和追捧。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荀彧的操作下。
莫不凡文武双全的名声在中原大地上迅速传播开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赞叹不已。
许多文人墨客听闻他的事迹后,纷纷慕名而来,希望能在他麾下效力。
这些文人怀揣着理想和抱负,渴望在这个乱世中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仅如此,还有众多学者和贤士纷纷前来拜访,希望能够拜入莫不凡门下。
他们相信,在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指导下,必定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与此同时,一些富商巨贾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前来投资,希望能与莫不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他们认为,在这位有能力、有远见的领袖领导下,益州必将迎来繁荣昌盛的未来。
……
就这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天,位处汉中的益州州牧府门前,来了几位特殊的人。
原来是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把诸葛亮带了过来。
自从4年前,莫不凡拜访过诸葛珪之后,往后每年,都会让人带上厚礼送上门。
现在诸葛亮已经8岁,早就已经到了识文断字的年龄。
莫不凡如今,不但在文坛如日中天,在官场更是一方封疆大吏,且有勇有谋。
于是诸葛亮之父诸葛珪,千里迢迢把诸葛亮带到汉中,一心想让诸葛亮拜莫不凡为师。
莫不凡听闻诸葛珪携诸葛亮到来,亲自出门相迎。
“诸葛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莫不凡拱手笑道。
诸葛珪赶忙回礼:“莫大人,此次贸然前来,还望莫怪。”
莫不凡说道:“何来怪罪之说,快请进府。”
众人进入府中,分宾主落座。
莫不凡看向诸葛亮,只见长的眉清目秀,目光炯炯,透着一股聪慧之气。
“令子都长这般大了?果然不凡。”莫不凡赞叹道。
诸葛珪赶忙起身,恭敬地说道:“莫大人,犬子自幼聪慧,对兵法谋略颇有兴趣。
今日我带他前来,便是希望他能拜在大人门下,得您悉心教导。”
莫不凡心头一惊,暗自思忖:“让我给诸葛亮当师傅?我配吗?我感觉自己着实不配啊!”
但脸上还是忙不迭说道:
“诸葛兄,我哪有这能耐。令郎天赋异禀,聪明过人,我只怕自己才疏学浅,误人子弟。”
诸葛珪言辞恳切说道:“莫大人实在过谦了。您才华出众,智谋超群,这是众人皆知之事。
若能得您指点一二,犬子必能在学业和为人处世方面有所建树。”
莫不凡皱着眉头沉思片刻,看着诸葛亮那充满期待、清澈明亮的眼神,缓缓说道:
“既然诸葛兄如此信任我,那我便暂且应下。只是拜师就免了,我们相互探讨,共同学习吧。”
诸葛珪听闻,顿时大喜:“多谢莫大人!”
自此,诸葛亮便留在了莫不凡身边。
哪怕是已然过了好多天,莫不凡依旧是一脸茫然懵怔的模样,
让自己教导诸葛亮?
莫不凡觉得自己定然是不配的,这个问题甚至连想一下都觉得是一种僭越。
但是现如今,诸葛亮年8岁,正是求知若渴、亟待引导的年纪,自己到底该如何培养呢?
莫不凡凭借自己后世的知识,绞尽脑汁,精心为诸葛亮设计了一套学习计划。
……
每天清晨,
诸葛亮便会跟随在赵云身后,苦练一个时辰的武功,以强健体魄;
紧接着,他将到郭嘉那,学习谋略之术,包括军事战略、政治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下午时分,
诸葛亮又要与关羽一同修炼武功,领悟武之道,以增强自身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
随后,他将前往荀攸处,接受更深入的学术教育,涵盖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
夜晚来临,
诸葛亮仍不能休息,由其他谋士将领如程昱、满宠、张楚等人以及童渊、华佗等大师轮流授课。
这些课程不仅有兵法战术、治国理政,还有医术、天文地理等。
每月,
荀彧也会专程从上庸赶来益州州牧府,亲自教导诸葛亮两天。
这两天里,诸葛亮将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政治智慧和管理经验。
最后,荀彧还把从莫不凡这里拿走的《太平要术》给了诸葛亮,让他闲暇时研究研究。
诸葛亮接过《太平要术》,眼中满是好奇与兴奋:“多谢荀先生,我定当用心研读。”
此后,诸葛亮常常沉浸于《太平要术》的奥秘之中,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
莫不凡坚信,诸葛亮拥有无限的潜力,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够应对自如。
莫不凡也会时不时地把后世发生的种种事,以及自己的一些理解,讲给诸葛亮听,以增长其阅历。
莫不凡讲述后世之事时,诸葛亮总是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
时光荏苒,诸葛亮在诸位大才悉心的教导下,心智愈发沉稳成熟,谋略愈发精妙高深。
但是,诸葛亮对学武之事兴致缺缺,这可让莫不凡犯了难。
没办法,莫不凡心一横,直接停了他的所有文化课,态度坚决地让他必须先学武,
毕竟莫不凡可不想眼睁睁看着诸葛亮因体弱而英年早逝。
就这样又不知不觉过去了好些天,
莫不凡忽然想起他以前曾精心绘制的曲辕犁图纸,便拿给了诸葛亮。
殊不知诸葛亮聪慧过人,仅用一天时间,就成功地指挥工匠把曲辕犁造了出来。
莫不凡见到成品,不禁赞叹道:“诸葛亮,你真乃奇才也!此曲辕犁必能大大提高农耕效率。”
诸葛亮微笑着说道:“大人所绘图纸精妙绝伦,亮不过依样而行。”
很快,曲辕犁在益州推广开来,农田里的劳作变得轻松高效,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随着粮食的丰收,益州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集市上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
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手中拿着刚采购的物品,与摊主们讨价还价,气氛热闹而祥和。
乡间的道路上,满载着粮食的牛车缓缓前行,孩子们在田边嬉笑玩耍,。
新修建的水利设施让农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稻浪。
城中的工坊里,工匠们忙碌地打造着各种器具,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莫还特地耗费诸多人力物力建立了一座书院,以供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能够有安心读书之所。
书院的地址选在了华佗的医学院旁边,以便二者之间能够有所交流和互助。
学堂里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先生严厉而又慈祥的教导下,正认真学习着经典和礼仪。
莫不凡极其重视教育之事,正因他的这一善举,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了读书识字的宝贵机会。
他们个个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努力地汲取着知识的丰富养分,如同久旱的禾苗渴望着甘霖。
街头的茶馆里,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家长里短和天下大事。
由于经济的日益繁荣,益州好似一块充满魅力的磁石,吸引了众多外地的商人前来贸易。
他们带来了各地独具特色的特产和新奇有趣的玩意儿,也满心欢喜地带走了益州品质优良的产品。
驿栈里住满了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客人,
客栈里更是生意兴隆,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