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撞船,不到万不得已之下,是不会这么去做的,所以楼船虽然庞大,但是楼船的命,在周法尚等人的心中,那是比自己的命都要重要的,所以倭国人一直担心的撞击事件,也并没有发生。

    有倭国人最终选择了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就如同飞蛾扑火一样,撞向了大隋的战船,可惜大隋战船根本就不给他机会,凭借速度优势,轻易就避开了倭国人的这艘战船。

    倭国人的这艘战船,本来速度就不快,被弓箭射死了不少人之后,速度就更慢了,他们想要同归于尽,哪怕是他们全速时期,那也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

    两艘战船交错而过,大隋士兵见倭国人都在奋力划船,根本就没有一点儿攻击力,他们又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所以只是一个照面,倭国人的这艘战船就停止在了大隋战船的后面,再也没有了动静。

    只能见到整个战船上面,都插满了箭羽,如同一个大号的刺猬,浮在海面上顺水飘荡。

    见到这一幕的倭国人,胆子都被吓破了,在生死面前,他们再也不去考虑什么舍身取义了,“快,快点突围,突围啊。”

    现在,倭国人唯一的希望,就是大隋的战船只是大,只是快,但是数量并不多,所以如果现在突围的话,还是很有机会的,至少有机会死道友不死贫道!

    在生和死的考验下,在生和死的选择下,倭国人也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潜能,每一个还活着的倭国人,都陷入了疯狂之中。

    他们疯狂地滑动着手中的船桨,完全无视了飞射过来的弓箭,只是拉起死去或者重伤的士兵,搭在了自己的身上,尤其来躲避弓箭。

    多余的尸体,或者已经无力划船的士兵,则是被他们直接推进了海里。

    生死面前,他们别无选择,也只有拼尽全力,才能换来一线生机。

    可惜了,只是他们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虽然他们的战船,船舱里面也有小型的螺旋,甚至他们也有大大的船帆,可是如此的技术,和大隋的战船相比,实在是落后的多。

    眼看着跑不掉了,倭国士兵也停了下来,他们终于是选择了和大隋硬刚,面对倭国人突然停了下来,大隋士兵也有些没有反应过来,很多士兵也都中了倭国人射出的弓箭,倒在了船上。

    周法尚和杨义臣,还有何劲良等将军,也都收起了自己心中的轻蔑和轻视,他们立刻指挥士兵做好防御的时候,全力压制着倭国人的反击。

    这一次,大隋水师奉旨出战,出动了整整一万五千士兵,而且弓箭准备充分,就是万箭齐发,都起码能够发射二十轮,也就是说,每个士兵都携带了箭羽不下于二十支。

    海上作战,不同于陆地,个人武力值再高,也没有落脚点,现在就算是斛斯政来了,他想要跳上别的战船,在空中也能把他给直接射下来了。

    所以大隋水师,装备准备十足,若是这样都能让倭国人给突围出去的话,那他们的颜面也是尽失,哪怕是胜了,也只能说是败了!

    倭国人为了抢夺大隋的财富,为了能让自己满载的更多一点,他们装备并不充足,而且他们在陆地上抢夺,还要带兵器,所以弓箭的选择就少了太多太多,若不是有很多倭国士兵都死了,恐怕他们的弓箭,早就已经用光了。

    倭国人反击了片刻,发现弓箭没有了,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弓箭手,他们也没有胆子敢跳到大隋的战船上去送死,所以他们很快就又开始了逃窜。

    大隋水师这边,则是全速追击,很快就传来他们那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而每一次的欢呼声,都标志着倭国的战船有一艘开始不动了。

    高句丽的战船,确实也堪称先进,尤其是他们和倭国勾结后,更是改良了不少,连螺旋都被他们研究了出来。

    当然,这个螺旋,和大隋水师一样,乃是脚踩手摇的螺旋!

    所以高句丽的水师,在晋朝后面,中原王朝陷入纷乱的时候,也堪称是当世最强的水师,只可惜他们遇到了他们的祖宗,单凭人手就可以各方位压制他们的楼船!

    周法尚接到圣旨的那一刻,他也不敢有丝毫的犹豫,虽然雷州造船的工匠艺人,还没有建造出崭新的战船,他们用的还是三艘百年前的东吴楼船,但是圣旨到了,也容不得他们不奉旨行事,顺带也可以当成是水师的第一次实战练兵。

    这一战,大隋投入楼船三艘,小型战船十二艘,共计一万五千人,但是却实打实击沉了倭国人二十艘战船,杀灭倭国士兵六千人。

    大海上的战斗,不需要俘虏,只需要把弓箭收回,把敌人的战船掠夺回去便是。

    其实,在这场海战一开始甚至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倭国人就已经害怕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相信传说中的一切,居然都是真的,而且他们也从来就没有见到过这样庞大的战船。

    东吴已经是接近四百年前了,大秦更是接近八百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倭国和高句丽呢,所以这种庞然大物,对他们来说,也只能是传说。

    至于朔州停靠的三艘楼船,很多朔州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更何况是身为敌人的倭国人和高句丽人呢?

    所以这一场海战,完全就是一场全面碾压的海战,最终结果也是以大隋水师完胜而宣告终结!

    返回雷州后,周法尚和杨义臣也有一些好奇,他们也好奇倭国人的战船,是如何做到短小精干的?

    带着工家匠人,周法尚和杨义臣登上了倭国人的战船,最终他们发现了问题,原来倭国人的战船,两侧都有浮板,使得他们的战船,具有非常良好的稳定性,两相比较之下,倭国人的战船,也的确是要比大隋的战船稳定的多。

    搞清楚这一点后,周法尚立刻回到营地,书写奏章呈报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