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秦都哀歌,诸侯同愤

    在那片被历史尘埃轻轻覆盖的古老大地上,公元前二九七年,楚国的天空似乎比往常更加阴沉,预示着一场不可逆转的悲剧即将上演。楚怀王,这位曾经威震四方的君主,此刻却如同迷途的羔羊,踏上了逃亡之路。

    楚怀王站在宫门之前,望着远方渐渐黯淡的天际,心中五味杂陈。身后,是他曾经无比辉煌的宫殿,如今却成了囚禁他的牢笼。秦人的密探无处不在,他知道,自己已无法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安坐王位。

    “大王,秦人已封锁了所有官道,我们必须从秘密小路离开。”一位忠心耿耿的侍臣匆忙赶来,面色凝重。

    楚怀王深吸一口气,转过身,那双曾经闪烁着威严之光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决绝。“走吧,去赵国,或许赵主父能助我一臂之力。”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位落魄的君王。当他们一行人历经艰险,终于抵达赵国边境时,却得知赵主父正在代地巡视,赵国内部人心浮动,无人敢擅自做主接纳楚怀王。

    “大王,赵人不敢收我们,我们该怎么办?”侍臣的声音因焦急而微微颤抖。

    楚怀王望着远处模糊的山峦,心中一片茫然。“去魏国,或许魏国念及与我楚国的旧情,会伸出援手。”

    但希望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他们转道前往魏国时,秦人的追兵已如影随形,最终,楚怀王还是被带回了秦国,成为了阶下囚。

    公元前二九六年,在秦国的层层楼宇之中,楚怀王的病榻上传来了沉重的喘息声。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心中满是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权力的渴望,如今却只能化作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大王,您要好好休息,保重身体。”侍臣在旁低声劝慰,眼中却难掩哀伤。

    楚怀王勉强睁开眼,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吾已时日不多,但吾心念楚国,念那些无辜的子民……愿上天佑我大楚,早日解脱秦之束缚。”言罢,他缓缓闭上了眼睛,一代英主,就此陨落。

    楚怀王的死讯传回楚国,举国皆哀,百姓如同失去亲人般悲痛欲绝。他的离世,也激起了诸侯间对秦国日益增长的愤怒与不满。齐国、韩国、魏国、赵国、宋国,五国联合,誓要讨伐暴秦,为楚怀王讨回公道。

    “秦王无道,欺弱凌寡,今日我等五国联军,必破秦都,以祭怀王之灵!”赵国之主在联军大营中振臂高呼,声音响彻云霄,激起了将士们的热血与斗志。

    然而,五国之师虽锐不可当,却因各自利益纠葛,最终未能深入秦国腹地,仅至盐氏便不得不撤军而回。秦国则借此机会,以韩之武遂、魏之封陵两地作为和谈的筹码,暂时平息了战火。

    与此同时,代地,赵主父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他不仅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巩固了赵国的边疆,还与西河地区的楼烦王展开了接触,成功地将楼烦的兵力纳入麾下,为赵国的未来增添了强大的助力。

    “主父英明,赵国之幸!”麾下将领纷纷跪拜,对赵主父的雄才大略表示由衷的敬仰。

    赵主父站在高山之上,眺望着远方,那里既是他的疆土,也是他征服天下的起点。“大争之世,唯有强者方能生存。秦国虽强,但并非不可战胜。”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与决心。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年。魏国与韩国也迎来了权力交替的时刻。魏襄王离世,其子昭王即位;韩襄王崩逝,厘王咎继承大统。两国朝政虽有所变动,但对外政策却依旧强硬,时刻准备着应对来自秦国的威胁。

    而在这一切的动荡与变革之中,秦国也并未停下扩张的脚步。丙寅二十年盛夏,秦尉错挥师东进,鏖战魏地襄城,硝烟蔽日。又一次展示了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然而,秦国的霸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五国联军虽然暂时撤退,但那份对秦的仇恨与戒备已深深刻在了每一个诸侯的心中。

    而在遥远的东方,赵国武灵王携手齐、燕盟友,誓师共克中山。战旗猎猎,中山国破,国君沦为阶下囚,徙至边陲肤施。

    武灵王凯旋归朝,金戈铁马之音犹绕心间。他立于朝堂之上,声若洪钟:“诸卿劳苦功高,寡人特赐厚赏!”随即大赦天下,欢声雷动。

    夜宴特设,灯火辉煌,酒香四溢,赵王举杯:“此役胜,非一人之力,而是国士无双,共饮此爵,庆我赵国盛世!”席间欢歌笑语,持续五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