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国的首都安邑,春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繁忙的街道上,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王宫之内,却是一片凝重而深沉的氛围,魏文侯面带忧色,坐于龙案之后,双眸中闪烁着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期许。
他缓缓开口,声音穿透殿堂的每一个角落,唤来了朝中闻名的智者——李克。
“李克先生,寡人素闻您才高八斗,言必有中。昔日先生曾言,‘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此言深刻,至今犹在耳畔回响。眼下我魏国正值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需一位能够辅佐寡人,安定四方的良相。寡人几经思量,人选锁定于魏成与璜二人,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李克躬身行礼,谦逊而又不失恭敬地答道:“大王谬赞了,臣不过是一介布衣,安敢妄议朝中重臣。世俗有云,‘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位处阙门之外,于朝中事务知之甚少,实在不敢承命。”
文侯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目光更加坚定:“先生勿需谦让,今日之事,唯有先生之言可定乾坤。先生但说无妨。”
李克见状,思索片刻,缓缓道来:“既蒙大王抬爱,臣斗胆陈词。衡量一位辅国之才,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见。臣以为,可观其人于五时五境之表现:居家之时观其所亲,富贵之时视其所与,显达之时察其所举,困厄之际审其所不为,贫寒之间明其所不取。此五者,足以洞悉人心,判定贤愚。何须臣赘言,大王自能明断。”
文侯听罢,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寡人心中的迷雾顿消。先生且归家休息,寡人之相已有所定。”
李克退下之后,心中仍有些许波澜。他深知此番言谈,虽未直接点名,实则已为魏成的脱颖而出铺设了道路。
走出宫门,正巧遇上满脸期待之色的翟璜。翟璜急步上前,难掩焦急之情:“今儿闻大王召见先生以卜相,未知究竟花落谁家?”
李克微微一笑,淡然回应:“魏成。”
翟璜闻言,脸色骤变,愤然之色溢于言表:“西河之守吴起,乃是我所荐;内忧邺城,我推荐西门豹;欲图中山,乐羊将军因我而出;中山既克,又长荐先生以守之;乃至大王之子无良师,还是我进言屈侯鲋。论及贡献与忠诚,我何曾愧对魏国?何曾逊色于魏成?”
李克闻言,神色依旧平和,他耐心地解释道:“璜兄误会矣。我向大王进言,非是为比周求官,乃是为国举材。大王之所以选择魏成,非无因由。魏成大公无私,其禄千钟,然所享不过十分之一,余者皆用于招揽贤才。东夏之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位大贤,皆因魏成而得侍大王左右,成为大王之师。反观你所荐五人,虽皆为栋梁,却皆被视为臣子。在汇聚天下英才,共谋国家大计上,你我又如何能与魏成相提并论呢?”
翟璜听完这番话,初时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刻的自省与敬佩。
他连忙躬身行礼,态度谦卑:“李克兄一番话,如醒醐灌顶,令璜恍然大悟。我实乃浅薄之人,方才有误于先生之言。愿从今往后,跟随先生左右,潜心学习治国之道。”
李克轻轻拍了拍翟璜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璜兄不必过谦,各有所长,相互学习方能共同进步。我辈身为魏臣,当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携手共赴中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