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内,林修像往常一样,在日记本上叙写着此次“诡异”事件经历。关于此次事件大概经过,林修早已通过刘晓晓,连并“诡异”尸体一起交给基地。
但再一次记录,有助于详细思考,甚至于未来……。
林修感觉想的有些太远,又摇了摇头,沉下心思仔细记录着。
云游县-新华区“心理诡”事件,诡异能力:记忆倒影,能力偏向辅助。
特点:会具象化呈现……。
行动中的点滴,都被林修所记录,只是队友经历,虽然直接询问有些不好,但林修还是与李唯唯主动谈论过……。
得知对方,全程都在闭眼蹲着、抱头痛哭外,唯一信息就是,洁白空间和频率加快窸窸窣窣声。
林修也着实感觉无奈。
布奇,林修虽未主动打听,但从对方回到基地后,就主动要求刘晓晓为其搜集骨头事件来看,林修感觉也不必再询问什么。
傲安澜则一反常态,主动和林修讨论起一些事情,当然重点并不在此列。
主要是傲安澜明确表示,自己强大虽已超出大多数人想象。
但至今也达到瓶颈,虽然突破不突然重要程度没有这么高。
毕竟,以现有实力,也足以平推一切。
但傲安澜终归有一颗勇攀高峰的至强之心。
当然普通世间俗物,对于傲安澜而言已没有任何作用。
应当是求道,求一个本心,也顺应天道、地势、红尘炼心……需要体验世间情、爱,以磨砺道心,虽然跟刘晓晓发许多信息,但对方并不配合自己。
所以,主要问题是,傲安澜想换一个联络人,感觉刘晓晓忒不负责任,不但不听从命令,还胆敢反驳……。
一番话下来,林修看向傲安澜的目光已越来越诡异……。
最终解决方案,给傲安澜推荐一本推理型小说…以及留下了副部长-曹建华私人电话号码…。
其次,莫子昂经历此次“诡异”事件后,在宿舍内一直保持沉默,就连以往的“飞蝗石”,都不再如此喜爱。让林修心中一阵嘀咕……。
放下日记本,又从抽屉中取出(灾厄模拟分析Ⅳ),在结尾处,补充着自己想法。
哪怕到现在,那种青色火苗,林修也不懂,但心中明白这很重要……。
基地内的生活,相比“诡异”经历,终究是平静的。
傲安澜经过林修推荐,这阵子确实对一些推理小说较为着迷。
其次,还经常与曹建华单独联系,让其讲述下基地内部一些人员职位情况,哪怕傲安澜全都不认识……。
当然,林修对于此事的解释,全是傲安澜自作主张,以至于曹建华每次与林修通话时,经常欲言又止。
布奇,这段时间比较安静,除了每天固定前往李唯唯宿舍闲逛一圈外,大多数时间都待在狗窝,自哀自怨,以往时常在基地内到处溜达的身影已一去不复返。
李唯唯与莫子昂二人,则在基地内属于“透明型”人员,只要不涉及到两人,也甚少出现于林修视线内。
林修,这段时间,除了每日翻看一些涉及到情绪类书籍,以及试验一些情绪管理方法外,也逐渐开始通读一些历史书籍,这也是情绪管理方法论的一种,通过转移思维角度,进行潜移默化适应情绪变化……,其实与傲安澜看小说行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傲安澜看似思想疯癫,无法认清现实与虚幻,经常陷于幻想之中无法自拔,但其实这也是一种本能衍生出的自我保护机制。
不过平静生活随着刘晓晓一封邮件,又再次打破。
邮件内容,主要是基地内以张贤贤为首的研究人员,根据林修汇报以及那具“诡异”、研究,所做出的一个阶段性报告。
这份报告,也是由林修向基地内申请,虽然程序有些复杂。
但林修可不会自大认为,仅凭自己对“诡异”事件分析和判断,就足够把握一切蛛丝马迹……。
甚至,在林修考虑中,以后所经历的每次“诡异”事件,无论结果如何,自己都必须要经手一份。
打开邮件,“心理诡”事件研究Ⅰ,林修细细研读……。
除了一些专业化词汇,以及分析过程中的公式化,林修有些看不懂外,关于“诡异”能力分析,引起林修重视。
“诡异”能力,据“灾厄小队”陈述,属于记忆具象化……别名,记忆倒影。
此项能力,具备缺陷,无法完美呈现。
推测1,污染强度有限,(试验未完成中)。
推测2,以现有统计“诡异”以及“灾厄者”能力,虽有污染性强弱之分,但从未有如此明显缺陷。
以结果为导向推测,“诡异”能力缺陷,极有可能是异变不完全,亦或缺失某种条件,但这种情况概率很小。
另一种分析,“诡异”生前,可能是一名“灾厄者”,或预备“灾厄者”,死亡后遭受污染侵蚀,转化为“诡异”,但两种形态相冲下,造成能力缺陷。
推测3,“记忆倒影”,此种能力施展原因虽属未知。
但以展示手段而言,必然与“受侵袭者”大脑息息相关。
而大脑,本就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自我防护意识等诸多因素……。
目前诡异信息,都是由“灾厄者”进行搜集,每位“灾厄者”都或多或少具备常人所不能拥有的能力。
本身自主防御,以及对于污染抗性,亦不是常人所能比较,这种原因,也可能是造成能力缺陷主要因素。
目前阶段,主要由推测1与推测2两个方向进行研究……。
林修长舒一口气,关闭电脑文件。
研究人员推测的几个方向都有较大概率因素,不过林修并不打算在此事浪费时间。
“心理诡”事件已解决,无论什么原因,对于“灾厄小队”影响,应该都是极其有限。
经历过多次“诡异”事件,林修心中明白,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某个“诡异”事件。
而是要把目光放的更加广阔,才可能寻找出答案……。